一种声波测试换能器的同步升降装置及超声波检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711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声波测试换能器的同步升降装置及超声波检测系统,涉及超声波测试技术领域,所述声波测试换能器的同步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其中,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的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之间通过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发射换能器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绕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轮上;所述接收换能器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绕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工程质量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工程质量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工程质量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声波测试换能器的同步升降装置及超声波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超声波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声波测试换能器的同步升降装置及超声波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声波测试技术现已变成一种常规的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设备简单、测试面广、经济实用,结合地质能较全面地提供岩石及岩体的多种物理力学的动态指标。已较为广泛地采用声波探测解决下列地质问题:根据波速等声学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工程岩体的地质分类;根据波速随岩体裂隙发育而降低及随应力状态的变化而改变等规律,圈定开挖造成的围岩松驰带,为确定合理的衬砌厚度和锚杆长度提供依据;测定岩体或岩石试件的力学参数如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等;利用声速及声幅在岩体内的变化规律进行工程岩体边坡或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的评价;探测断层、溶洞的位置及规模,张开裂隙的延伸方向及长度等,利用声速、声幅及超声电视测井的资料划分钻井剖面岩性,进行地层对比,查明裂隙、溶洞及套管的裂隙等;划分浅层地质剖面及确定地下水面深度,天然地震及大面积地质灾害的预报。
[0003]针对声波透射法测试技术,在待测区域的附近事先打好发射声测管和接收声测管,声测管深度根据待测深度而定,使用连接了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的检测主机对区域进行检测,每测一次两个探头提升相应距离。现场检测时跨孔法要求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必须同步移动,在实际操作时当钻孔距离较大时,控制放线的操作人员很可能会收线不同步,引起检测误差,且误差随深度增加而扩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声波测试换能器的同步升降装置及超声波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声波透射装置在现场检测时,不易实现同步升降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声波测试换能器的同步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其中,
[0006]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的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之间通过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发射换能器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绕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轮上;所述接收换能器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绕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轮上。
[0007]进一步的,第一导向轮上,或者在所述第二导向轮上设有旋转角度传感器。
[000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声波检测系统,包括:发射声测管和接收声测管,所述发射声测管和所述接收声测管并行竖向设置在待测区域中;在所述发射声测管中设有发射换能器,在所述接收声测管中设有接收换能器;在所述发射声测管的管口处设有第一导向轮,在所述接收声测管的管口处设有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的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之间通过传动轴相连接;
所述发射换能器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绕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轮上之后,与检测主机电连接;所述接收换能器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绕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轮上之后,与所述检测主机电连接。
[0009]进一步的,第一导向轮上,或者在所述第二导向轮上设有旋转角度传感器,所述旋转角度传感器通过第三导线与所述检测主机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发射换能器距离所述第一导向轮的高度,与所述接收换能器距离所述第二导向轮的高度相同。
[0011]本技术实施例声波测试换能器的同步升降装置及超声波检测系统,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的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之间通过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发射换能器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绕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轮上;所述接收换能器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绕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轮上,这样,通过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的同步转动,使二者的转动圈数相同,相应地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升降距离相同,即可实现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的同步升降,便于保证检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声波测试换能器同步升降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实施例一
[0016]参看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声波测试换能器的同步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导向轮1、第二导向轮2、发射换能器3和接收换能器4。
[0017]其中所述第一导向轮1和所述第二导向轮2的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轮1和所述第二导向轮2之间通过传动轴5相连接;所述发射换能器3 连接有第一导线6,所述第一导线6绕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轮1上;所述接收换能器4连接有第二导线7,所述第二导线7绕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轮2上。
[0018]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的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之间通过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发射换能器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绕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轮上;所述接收换能器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绕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轮上,这样,通过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的同步转动,使二者的转动圈数相同,相应地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升降距离相同,即可实现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的同步升降,便于保证检测的准确度。
[00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轮2上设有旋转角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第一导线6和第二导线分别经过第一导向轮1和第二导向轮2将发射换能器3和接收换能器4与主机连接。
[0020]当第一导向轮1转动,旋转角度传感器实时测出转动角度,并将信号发给主机,由于第一导向轮1转动角度与第一导线6经过的长度有唯一对应关系,即发射声波换能器的升降距离直接可以在主机中换算得到并实时显示,且可以作为参数进行运算;因为第一导向轮1和和第二导向轮2通过传动轴5接连,所以两个导向轮转动相同圈数,即发射换能器3的导线和接收换能器4的导线升降距离相同,从而可带动发射换能器和接受换能器同步升降。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图1装置控制换能器的升降距离,并在主机上实时显示收放换能器的数据线长度和测量点埋深,从而实现两个换能器的同步升降。
[0022]实施例二
[0023]参看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声波检测系统,包括:发射声测管8和接收声测管9。其中所述发射声测管8和所述接收声测管9并行竖向设置在待测区域中;所述发射声测管8中设有发射换能器3,在所述接收声测管9中设有接收换能器4;在所述发射声测管8的管口处设有第一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波测试换能器的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其中,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的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之间通过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发射换能器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绕设在所述第一导向轮上;所述接收换能器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绕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轮上,或者在所述第二导向轮上设有旋转角度传感器。3.一种超声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声测管和接收声测管,所述发射声测管和所述接收声测管并行竖向设置在待测区域中;在所述发射声测管中设有发射换能器,在所述接收声测管中设有接收换能器;在所述发射声测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平甲庞拓张长军龙彬彭泽波袁周伟闫宪政赵会超王芳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