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碳捕集设备的电气互联系统优化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697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碳捕集设备的电气互联系统优化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加入负荷预测单元、流量控制模块、最优能量流计算模块及第二个碳捕集设备,其结构简单易操作,能够节约系统总体运行成本、节省能耗,使系统能源利用率及环境效益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碳捕集设备引入电气互联系统还可以有效降低系统中的碳排放、有效实现富余电力的消纳,提高环境效益与能源利用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碳捕集设备的电气互联系统优化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能源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含碳捕集设备的电气互联系统优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火力发电过程中排放的烟气,特别是其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正处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关键时期,如何最大程度利用能源成为了能源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碳捕集设备的电气互联系统优化结构。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通过加入负荷预测单元、流量控制模块、最优能量流计算模块、第二个碳捕集设备,能够实现节约系统总体运行成本,使系统能源利用率及环境效益得到提高的技术目的。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含碳捕集设备的电气互联系统优化结构,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接入电网,火力发电厂通过管道与第一个碳捕集设备相连,第一个碳捕集设备的通过管道与储碳设备相连,储碳设备通过管道与流量控制模块相连,流量控制模块通过管道与P2G模块的甲烷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碳捕集设备的电气互联系统优化结构,其特征是:火力发电厂(3)发电机组接入电网(1),火力发电厂(3)通过管道与第一个碳捕集设备(4)相连,第一个碳捕集设备(4)的通过管道与储碳设备(5)相连,储碳设备(5)通过管道与流量控制模块(6)相连,流量控制模块(6)通过管道与P2G模块(7)的甲烷化单元(10)相连,P2G模块(7)的甲烷化单元(10)通过管道分别与气网(2)、储气设备(11)、燃气轮机(12)相连接;储气设备(11)通过多条管道与气网(2)互通,储气设备(11)与燃气轮机(12)相连,燃气轮机(12)通过管道与第二个碳捕集设备(13)相连,第二个碳捕集设备(13)的二氧化碳出口通过管道与储碳设备(5)的二氧化碳入口相连;燃气轮机(12)接入电网(1),最优能量流计算模块(15)通过控制电路控制P2G模块(7)启停,最优能量流计算模块(15)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燃气轮机(12)启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碳捕集设备的电气互联系统优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火力发电厂(3)的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个碳捕集设备(4)的烟气入口相连,第一个碳捕集设备(4)的二氧化碳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储碳设备(5)的二氧化碳气体入口相连,储碳设备(5)的二氧化碳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流量控制模块(6)的二氧化碳气体入口相连,流量控制模块(6)的二氧化碳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P2G模块(7)的甲烷化单元(10)的二氧化碳气体入口相连,甲烷化单元(10)的甲烷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气网(2)、储气设备(11)、燃气轮机(12)的甲烷气体入口相连;储气设备(11)通过多条管道与气网(2)互通、与燃气轮机(12)的甲烷气体入口相连,燃气轮机(12)的烟气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理汪明达韩震焘孙秋野刘鑫蕊何昕章祎婧高靖李华杨博金宇飞刘禹彤吉星朱赫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