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音频信号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691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音频信号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话筒信号处理电路、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背景音频信号处理电路、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所述话筒信号处理电路将话筒信号放大后传输至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背景音频信号处理电路将背景音频信号放大后传输至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当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检测到低音量的话筒信号时,控制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对背景音频信号进行高衰减后输出,当检测到高音量的话筒信号时,对背景音频信号进行低衰减后输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影音播放设备播放的背景音乐不能随着话筒讲话音量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调节功能单一,背景音乐对话筒讲话的烘托效果并不好的问题。烘托效果并不好的问题。烘托效果并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的音频信号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音频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音频信号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进入到生活的多种领域,人工智能涉及到的领域包含语言音频的处理,一些影音播放设备如音箱就是一种对音频信号处理的装置,我们在进行演讲或者影音制作时,有时会使用影音播放设备如音箱播放背景音乐,背景乐音可以烘托我们讲话的内容,达到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
[0003]现有技术的影音播放设备如音箱可以连接话筒设备,设置有话筒优先的功能,即在话筒讲话时,影音播放设备播放的背景音乐可自动关闭,或者某些影音播放设备在话筒讲话时,可自动调低背景音乐的音量,使得背景音乐的音量以某一固定的低音量播放以突出话筒讲话的声音。
[0004]但是,现有技术的这种影音播放设备播放的背景音乐不能随着话筒讲话音量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调节功能单一,背景音乐对话筒讲话的烘托效果并不好。
[0005]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音频信号处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影音播放设备播放的背景音乐不能随着话筒讲话音量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调节功能单一,背景音乐对话筒讲话的烘托效果并不好的问题。
[0007]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人工智能的音频信号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话筒信号处理电路、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背景音频信号处理电路、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所述话筒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电容C1连接话筒信号,输出端通过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输入端的二极管D1的正极,背景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电容C5连接背景音频信号,输出端通过电容C9连接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输入端的电阻R23,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通过电阻R25输出背景音频,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K1、继电器K2分别控制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中的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

1、继电器K2的常闭触点K2

1的闭合与断开。
[0008]本技术所实现的有益效果:
[0009]在演讲或者影音制作时,当话筒讲话声音小时,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检测到低音量的话筒信号,控制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对影音播放设备播放的背景音乐的音量进行衰减,且衰减程度高,播放低音量的背景音乐,以烘托突出话筒声音;当话筒讲话声音由小变大时,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控制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对影音播放设备播放的背景音乐的音量进行衰减,但衰减程度低,播放的背景音乐的音量随着话筒讲话声音音量的提高稍微也提高,但仍以话筒讲话的声音为主,使得背景音乐对话筒讲话的烘托配合效果更好,更加的相得益彰;当话筒讲话声音停止的一段时间内,影音播放设备播放的背景音乐的
音量依然是衰减的音量,防止讲话停顿时,背景音乐的音量恢复,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影音播放设备播放的背景音乐不能随着话筒讲话音量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调节功能单一,背景音乐对话筒讲话的烘托效果并不好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12]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方式详细的描述本技术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音频信号处理装置。
[0013]基于人工智能的音频信号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话筒信号处理电路、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背景音频信号处理电路、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所述话筒信号处理电路接收话筒信号,并将话筒信号经三极管Q1以及三极管Q2放大后传输至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所述背景音频信号处理电路接收背景音频信号,并将背景音频信号经运放器AR1、三极管Q6放大后传输至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当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检测到低音量的话筒信号时,继电器K1得电,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

1闭合,进而控制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对接收的放大的背景音频信号,经三极管Q7以及三极管Q8进行高衰减后输出低音量的背景音频,当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检测到高音量的话筒信号时,继电器K2也得电,继电器K2的常闭触点K2

1断开,进而控制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对接收的放大的背景音频信号,经三极管Q7进行低衰减后输出高音量的背景音频。
[0014]所述话筒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1的一端连接话筒信号,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可变电阻R5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并连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并连接电源VCC,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可变电阻R5的另一端,可变电阻R5的可调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
[0015]所述话筒信号处理电路的工作原理为:话筒信号处理电路接收话筒信号,并将话筒信号放大后传输至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电容C1以及电容C3为耦合电容,话筒信号经耦合电容C1进入话筒信号处理电路(一般影音设备如音箱都有话筒信号输入的端口,接入话筒输出的话筒信号),三极管Q1对接收的话筒信号进行一级放大,通过调节可变电阻R5的阻值,可调节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的一级放大的话筒信号的电平大小,三极管Q2接收一级放大的话筒信号,并进行二级放大,话筒信号处理电路接收话筒信号,并对话筒信号进行放大后传输至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通过调节可变电阻R5的阻值可调节话筒信号放大的电平的大小。
[0016]所述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话筒信号处理电路中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的正极、电阻R12的一端、稳压管D2的负极,稳压管D2的正极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继电器K2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继电器K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并连接电源VCC,电容C4的负极分别连接稳压管D4的正极、电阻R13的一端并连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稳压管D4的负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继电器K1的一端、二极管D5的正极,继电器K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并连接电源VCC;
[0017]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工智能的音频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话筒信号处理电路、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背景音频信号处理电路、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所述话筒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电容C1连接话筒信号,输出端通过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输入端的二极管D1的正极,背景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电容C5连接背景音频信号,输出端通过电容C9连接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输入端的电阻R23,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通过电阻R25输出背景音频,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K1、继电器K2分别控制背景音频音量调节电路中的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

1、继电器K2的常闭触点K2

1的闭合与断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音频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筒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1的一端连接话筒信号,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可变电阻R5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并连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并连接电源VCC,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可变电阻R5的另一端,可变电阻R5的可调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音频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筒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话筒信号处理电路中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4的正极、电阻R12的一端、稳压管D2的负极,稳压管D2的正极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继电器K2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继电器K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并连接电源VCC,电容C4的负极分别连接稳压管D4的正极、电阻R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侯星晨许鹏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财经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