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泵泵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81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潜水泵泵体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潜水泵寿命不佳的问题。本潜水泵泵体结构包括进水座、出水座和设置在进水座和出水座之间的至少一组过水单元,过水单元包括固定设置的导叶、设于导叶内的叶轮以及固定设置且呈圆环形的隔板,隔板设置在叶轮入口一侧,隔板向叶轮方向延伸一体形成环部,环部呈圆环形并与隔板同轴,且环部内壁与隔板内孔内壁齐平;环部插在对应叶轮的入口中,环部外壁和叶轮入口内壁之间存在环形间隙。本潜水泵泵体结构能延长潜水泵寿命。本潜水泵泵体结构能延长潜水泵寿命。本潜水泵泵体结构能延长潜水泵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水泵泵体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潜水泵,特别是一种潜水泵泵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用于喷泉景观。
[0003]现有的潜水泵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深井潜水泵工作部件结构(申请号:201420230408.3),包括转轴和第一工作单元,所述第一工作单元包括叶轮、导叶壳、止窜片、轴套、橡胶轴承和隔板,所述叶轮、轴套、止窜片从下到上依次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轴套安装在所述橡胶轴承内,所述橡胶轴承安装在所述导叶壳上,所述止窜片上设置有3个切破的凸点。
[0004]在上述以及现有的潜水泵中,考虑到进水量,叶轮进水口一般会设置的比较大,导致在实际使用时会出现一定的水力外泄,减弱水流向前流动,增加卡沙风险,影响使用稳定性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潜水泵泵体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潜水泵工作稳定性。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潜水泵泵体结构,包括进水座、出水座和设置在进水座和出水座之间的至少一组过水单元,过水单元包括固定设置的导叶、设于导叶内的叶轮以及固定设置且呈圆环形的隔板,隔板设置在叶轮入口一侧,其特征在于,隔板向叶轮方向延伸一体形成环部,环部呈圆环形并与隔板同轴,且环部内壁与隔板内孔内壁齐平;环部插在对应叶轮的入口中,环部外壁和叶轮的入口内壁之间存在环形间隙。
[0007]通过在隔板上设置延伸至叶轮入口的环部,在不影响叶轮转动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少叶轮入口处水力外泄,使水携带更大冲力向前流动,在降低卡沙子风险同时,加强排沙功能,以提高潜水泵工作稳定性和寿命。
[0008]在上述的潜水泵泵体结构中,环形间隙的宽度为0.2mm~0.8mm。
[0009]在上述的潜水泵泵体结构中,环部内壁和隔板远离叶轮的端面之间通过圆弧过渡,以加强环部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实现提高潜水泵工作稳定性和寿命的目的。
[0010]在上述的潜水泵泵体结构中,环形间隙的宽度为0.5mm。
[0011]在上述的潜水泵泵体结构中,隔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使其具备较高强度,使其稳定发挥作用。
[0012]在上述的潜水泵泵体结构中,过水单元至少有两组,其中一个隔板夹紧定位在进水座和对应的导叶之间,剩余的隔板分别夹紧定位在相邻两导叶之间。采用上述设计,具有
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0013]在上述的潜水泵泵体结构中,隔板远离叶轮的一侧具有凸头,导叶上设有与凸头匹配且供凸头插入的卡槽,进一步周向限位隔板,来提高工作稳定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潜水泵泵体结构通过在隔板上设置延伸至叶轮入口的环部,在不影响叶轮转动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少叶轮入口处水力外泄,使水携带更大冲力向前流动,在降低卡沙子风险同时,加强排沙功能,以提高潜水泵工作稳定性和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潜水泵泵体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2是过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导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进水座;2、出水座;3、导叶;3a、卡槽;4、叶轮;5、隔板;5a、凸头;5b、环部;6、环形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如图1所示,本潜水泵泵体结构包括进水座1、出水座2和竖直设置在进水座1和出水座2之间的至少一组过水单元。其中,进水座1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座2上设有出水口,过水单元具备中心轴线,且进水口、出水口和过水单元三者中心轴线共线。
[0022]具体来说,如图1和图2所示,过水单元包括固定设置的导叶3、设于导叶3内的叶轮4以及固定设置且呈圆环形的隔板5,且导叶3、叶轮4和隔板5三者同轴设置。叶轮4包括呈圆形的入口,且隔板5设置在叶轮4入口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过水单元至少有两组并轴向分布,此时,相邻两导叶3紧压在一起形成密封,处于首尾的两导叶3分别紧压在进水座1和出水座2上形成密封;其中一个隔板5夹紧定位在进水座1和对应的导叶3之间,剩余的隔板5分别夹紧定位在相邻两导叶3之间。其中,隔板5和导叶3的安装方式均是现有的,具体可参考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深井潜水泵工作部件结构(申请号:201420230408.3),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0023]进一步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隔板5远离叶轮4的一侧具有凸头5a,导叶3上设有与凸头5a匹配且供凸头5a插入的卡槽3a,进一步周向限位隔板5,来提高工作稳定性。实际产品中,卡槽3a呈条形并沿导叶3径向延伸;卡槽3a数量为4个且沿导叶3周向分布。
[0024]如图2和图3所示,隔板5向叶轮4方向延伸一体形成环部5b,环部5b呈圆环形并与隔板5同轴,且环部5b内壁与隔板5内孔内壁齐平;环部5b插在对应叶轮4的入口中,且环部5b外壁和入口内壁之间存在环形间隙6。环形间隙6的宽度为0.2mm~0.8mm,且优选这一宽度为0.5mm。通过在隔板5上设置延伸至叶轮4入口的环部5b,在不影响叶轮4转动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少叶轮4入口处水力外泄,使水携带更大冲力向前流动,在降低卡沙子风险同时,加强排沙功能,以提高潜水泵工作稳定性和寿命。
[0025]进一步说明,环部5b内壁和隔板5远离叶轮4的端面之间通过圆弧过渡,以加强环
部5b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实现提高潜水泵工作稳定性和寿命的目的。隔板5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使其具备较高强度,使其稳定发挥作用。
[002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水泵泵体结构,包括进水座(1)、出水座(2)和设置在进水座(1)和出水座(2)之间的至少一组过水单元,过水单元包括固定设置的导叶(3)、设于导叶(3)内的叶轮(4)以及固定设置且呈圆环形的隔板(5),隔板(5)设置在叶轮(4)入口一侧,其特征在于,隔板(5)向叶轮(4)方向延伸一体形成环部(5b),环部(5b)呈圆环形并与隔板(5)同轴,且环部(5b)内壁与隔板(5)内孔内壁齐平;环部(5b)插在对应叶轮(4)的入口中,环部(5b)外壁和叶轮(4)的入口内壁之间存在环形间隙(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泵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环形间隙(6)的宽度为0.2mm~0.8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潜水泵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锦杰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阳春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