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多线打包带同步传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736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全自动多线打包带同步传输机构,包括:同步传动架、运动导轮机构、张力调节机构和雾化降温机构;同步传动架包括支撑底座、引导过线板和压线板;运动导轮机构固定于引导过线板的表面并与过线孔一一对应,包括安装耳、浮动杆和导轮,导轮的底面和安装耳的顶面设有浮动磁块;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定压线套管、磁轭铁芯和压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新型张力压持结构,利用张力调节机构的重力下压以及张力调节机构内部电磁下压作用,保障打包带挤塑端至收卷设备端打包带输送张力,通过电磁相互作用进行弹性压持,可有效消除打包带输送过程中的微小张力波动,保持张力恒定避免发生滑脱和缠绕现象。发生滑脱和缠绕现象。发生滑脱和缠绕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多线打包带同步传输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
,具体为全自动多线打包带同步传输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大力满足市场需求,工厂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打包捆扎,捆扎的时候必不可少需要使用打包带,塑料打包带的弹性回复好,强度高,耐水性好,耐化学性强质轻柔软,即可手工捆扎又可机器捆扎,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压花打包带的两侧边缘也有纹线,这样极大地增加了打包带的摩擦力,不仅使捆扎长时间保持拉紧力而且容易打包,打包后不易断开被广泛运用在包装运输业。
[0003]在打包带的生产作业中,通过挤塑成型的方式打包带通过高温液体挤塑生产牵引至收卷设备上进行收集时,需要使用传输结构进行打包带的牵引传输作业,现有的传输设备主要采用导轮结构进行输送,结构过于简单,打包带传动中与导轮的摩擦系数较大,且无法进行打包带的张力调节,导致打包带输送过程中易发生滑脱,以及在收卷端缠绕乱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多线打包带同步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步传动架(100)、运动导轮机构(200)、张力调节机构(300)和雾化降温机构(400);所述同步传动架(100)包括支撑底座(110)、引导过线板(120)和压线板(130),所述支撑底座(110)和压线板(130)分别与引导过线板(120)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引导过线板(120)的表面开设有若干过线孔(121);所述运动导轮机构(200)固定于引导过线板(120)的表面并与过线孔(121)一一对应,包括安装耳(210)、浮动杆(220)和导轮(230),所述导轮(230)的内侧固定套接有滚珠轴承,且所述滚珠轴承的内侧固定套接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滑动套接于浮动杆(220)的外侧,所述导轮(230)的底面和安装耳(210)的顶面设有浮动磁块(240);所述张力调节机构(300)包括定压线套管(310)、磁轭铁芯(320)和压线轮(330),所述磁轭铁芯(320)滑动套接于定压线套管(310)的内部,所述压线轮(330)的顶面与磁轭铁芯(32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定压线套管(310)的内部设有永磁块(311)和电磁线圈(3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线打包带同步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121)的数量与张力调节机构(300)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过线孔(121)呈阶梯式斜线方向排列于引导过线板(120)表面,各个所述张力调节机构(300)位于不同竖直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线打包带同步传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剑泮俊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唯德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