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喷式原位修复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732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喷式原位修复钻具,具有钻具主体、封堵器和吸入短节,所述钻具主体包括阀座短节、涡轮节内轴、阀芯,钻具主体内具有低压流道、高压流道,阀座短节下端与涡轮节内轴上端套接,阀芯在阀座短节与涡轮节内轴套接部分内轴向移动以进行所述低压流道、高压流道的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入修复药液过程中出现的返浆、地面冒浆的问题,提高了钻机在注入修复药液的施工效率。提高了钻机在注入修复药液的施工效率。提高了钻机在注入修复药液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喷式原位修复钻具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及地下水原位修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喷式原位修复钻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逐步恶化,已呈现从点状污染向带状和面状污染发展的态势。目前,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修复的主要方式为原位注入修复法,由于采用原位注入修复法具有不需要用泵抽和地面处理,无需开挖、可减少污染物暴露,施工影响较小、成本低、修复彻底、处理污染物种类多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
[0003]土壤及地下水原位注入修复效果的好坏与修复药液和地层污染物混合均匀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是采用钻机注入设备,钻机通过较大的喷射速度将修复药液喷入地层中,使药剂切割重构地层,实现较好的混合效果,但与此同时也会出现一个技术性难题,即由于修复药液的喷射速度较大,容易引起返浆和地面冒浆的情况发生,对施工造成麻烦。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技术人认为传统的钻机注入设备在注入修复药液的过程中存在有易返浆和地面冒浆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土壤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喷式原位修复钻具,包括封堵器(1)、吸入短节(2)和钻具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具主体包括阀座短节(3)、涡轮节内轴(4)、阀芯(10),钻具主体内具有低压流道、高压流道,阀座短节(3)下端与涡轮节内轴(4)上端套接,阀芯(10)在阀座短节(3)与涡轮节内轴(4)套接部分内轴向移动以进行所述低压流道、高压流道的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喷式原位修复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具主体还包括涡轮节外筒(5)、涡轮定子(6)、涡轮转子(7)、上端盖(8)、喷射短节(9)、阀芯(10)、转换接头(11)和钻头(12),所述封堵器(1)、吸入短节(2)、阀座短节(3)、涡轮节内轴(4)、转换接头(11)和钻头(12)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并在内部形成相互连通的低压流道,所述上端盖(8)安装于涡轮节外筒(5)一端并且与阀座短节(3)的外侧壁转动密封连接,所述喷射短节(9)安装于涡轮节外筒(5)另一端并且与涡轮节内轴(4)的外侧壁转动密封连接,使得涡轮节内轴(4)、涡轮节外筒(5)、上端盖(8)和喷射短节(9)之间形成密闭的高压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喷式原位修复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短节(3)侧壁径向贯通设有高压出口(18),所述涡轮节内轴(4)连接阀座短节(3)的一端内部一体成型有支撑台(20),支撑台(20)轴向贯通设有低压出口(21),所述阀芯(10)轴向移动以互斥的打开或关闭高压出口(18)与低压出口(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喷式原位修复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0)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柱体(22)、一体成型于主体靠近上端盖(8)一端的端头(23),以及同轴套设于柱体(22)外部的复位弹簧(24),复位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台(20)和端头(23)相对的一侧抵接,柱体(22)与支撑台(20)之间存在活动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喷式原位修复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23)远离柱体(22)一端的端面与阀座短节(3)的内壁通过锲形面接触配合,配合位置高于高压出口(18),所述柱体(22)远离端头(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昌盛夏春彭犇田玮刘长波卢光华刘诗诚吴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