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的CPU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669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的CPU散热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中部的外径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的左右两端通孔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通过固定孔将第二壳体固定在CPU的上方,并与CPU保持充分接触,第二壳体内的冷却液带走CPU表面的热量并从排水铜管排出,通过控制电机转动将冷却液输送到水箱内部,散热肋片增大了水箱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热量能够更快的传递出去,温度传感器对冷却液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冷却液的温度达到设置的临界值时,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开启,通过加快空气流速更大程度的对散热肋片进行散热,提高散热设备的散热效率,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的CPU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的CPU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PU一个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中央处理器包含运算逻辑部件、寄存器部件和控制部件等,并具有处理指令、执行操作、控制时间、处理数据等功能,CPU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将这些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轻则导致死机,重则可能将CPU烧毁,CPU散热器就是用来为CPU散热的。散热器对CPU的稳定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0003]传统的CPU散热装置一般采用散热风扇直接对CPU进行散热,散热性能较弱,工作时噪音较大,并且散热风扇容易附着灰尘且不方便清理,灰尘附着过多散热能力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影响CPU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计算机的CPU散热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的CPU散热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中部的外径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的左右两端通孔处,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内壁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在转盘的底端中间位置,所述转盘的顶端的边缘处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转轴,所述第一软管的左端通过快拆接头与排水铜管的右端连接,所述排水铜管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的顶端左侧,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铜管,所述进水铜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快拆接头,所述水箱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肋片。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缝。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水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水箱的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口。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第一软管的右端外径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散热肋片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转轴的外径一周均转动连接有滚筒。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孔。
[00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中,首先通过固定孔将第二壳体固定在CPU的上方,并与CPU保持充分接触,第二壳体内的冷却液带走CPU表面的热量并从排水铜管排出,通过控制电机转动将冷却液输送到水箱内部,散热肋片增大了水箱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热量能够更快的传递出去,温度传感器对冷却液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冷却液的温度达到设置的临界值时,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开启,通过加快空气流速更大程度的对散热肋片进行散热,提高散热设备的散热效率。
[0022]2、本技术中,当CPU的温度不高的时候只通过水箱和散热肋片对其降温,不产生噪音,当CPU温度较高的时候启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对CPU进行散热,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间歇性运转,减小装置功率消耗,提高了散热装置的使用寿命,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计算机的CPU散热装置的正视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计算机的CPU散热装置的后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计算机的CPU散热装置中第一壳体的内部结构图。
[0026]图例说明:
[0027]1、水箱;2、通孔;3、散热缝;4、第一风扇;5、进水口;6、出水口;7、第一壳体;8、电机;9、转盘;10、转轴;11、滚筒;12、第一软管;13、第一快拆接头;14、排水铜管;15、进水铜管;16、第二壳体;17、固定孔;18、温度传感器;19、散热肋片;20、第二风扇;21、第二快拆接头;22、第二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计算机的CPU散热装置,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水箱1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5,进水口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
12,第一软管12的中部的外径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7的左右两端通孔2处,第一壳体7的底端内壁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机8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在转盘9的底端中间位置,转盘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三个转轴10,第一软管12的左端通过快拆接头13与排水铜管14的右端连接,排水铜管1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16的顶端左侧,第二壳体16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铜管15,进水铜管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快拆接头21,第二快拆接头21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软管22的左端,水箱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肋片19。
[0031]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缝3,水箱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4,水箱1的左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口6,第一软管12的右端外径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8,散热肋片19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20,转轴10的外径一周均转动连接有滚筒11,第二壳体16的外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孔17,
[0032]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固定孔17将第二壳体16固定在CPU的上方,并与CPU保持充分接触,第二壳体16内的冷却液带走CPU表面的热量并从排水铜管14排出,通过控制电机8转动将冷却液输送到水箱1内部,散热肋片19增大了水箱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热量能够更快的传递出去,温度传感器18对冷却液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的CPU散热装置,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5),所述进水口(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12),所述第一软管(12)的中部外径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7)的左右两端通孔(2)处,所述第一壳体(7)底端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在转盘(9)的底端中部,所述转盘(9)顶端的边缘处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转轴(10),所述第一软管(12)的左端通过第一快拆接头(13)与排水铜管(14)的右端连接,所述排水铜管(1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16)的顶端左侧,所述第二壳体(16)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铜管(15),所述进水铜管(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快拆接头(21),所述第二快拆接头(21)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软管(22)的左端,所述第二软管(2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出水口(6),所述水箱(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肋片(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光陈子远海玉东刘清源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