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管自动排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620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23
一种下水管自动排堵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水箱系统和自动排堵系统;水箱系统包括水箱、电磁阀YV和液位变送器LT,水箱顶盖设有水管入口,电磁阀YV安在水管上,液位变送器LT安在顶盖上并伸入水箱内;自动排堵系统包括压力变送器PT、下水管入口电动门、水泵出口电动门和水泵,压力变送器PT安在下水管入口的下水管上,下水管入口电动门安在压力变送器PT底部,水泵入水口接水箱底部,出水口通过水泵出口电动门接下水管入口电动门底部的下水管;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液位变送器LT、压力变送器PT连接,输出端与电磁阀YV、两个电动门及水泵连接。该系统自动启泵给水加压冲水,利用水的大推力排堵,无需人为操作,检修方便。检修方便。检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水管自动排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排堵
,具体涉及下水管自动排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下水管是现代楼房排水系统的主要部分,其入口上部连接的是洗手池、厕所大小便盆、地面排水口等直接排污口。发生堵塞时这些直接排污口可以人工直接使用工具通堵,但是当堵塞处在下水管入口以下部位时直接通堵变得困难,特别是堵塞处在下水管拐弯之后。现有技术对PLC控制系统的应用很多,对使用水泵、电磁阀、电动门这些设备进行过程控制的场合也比较多,但是对楼房下水管排堵方面的应用很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水管自动排堵系统,使用PLC控制的下水管自动排堵系统,可以实现在无人管理、操作的条件下实现下水管自动冲水排堵功能,以克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水管自动排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系统以及与其连接的水箱系统和自动排堵系统;
[0005]所述水箱系统包括水箱、电磁阀YV和液位变送器LT,该水箱的顶盖设有供自来水管通入的口,电磁阀YV安装在自来水管上,所述液位变送器LT安装在水箱顶盖上,其探头从水箱顶盖的预留口伸入水箱内;
[0006]所述自动排堵系统包括压力变送器PT、下水管入口电动门、水泵出口电动门和水泵,该压力变送器PT安装在下水管入口拐弯附近的下水管道上,所述下水管入口电动门安装在压力变送器PT底部附近的下水管道上,所述水泵的入水口通过水管与水箱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泵出口电动门接下水管入口电动门底部的下水管道;
[0007]所述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分别与液位变送器LT、压力变送器PT连接,PLC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YV、下水管入口电动门、水泵出口电动门和水泵连接。
[0008]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PLC控制系统采用S7

200 PLC控制系统,包括CPU222、接触器KM1和继电器组,该继电器组包括继电器KM2~KM5;
[0009]所述CPU222的2个输入接口分别与液位变送器LT、压力变送器PT连接,液位变送器LT、压力变送器PT同时串接CPU222的直流电源;
[0010]所述CPU222的6个输出接口分别与电磁阀YV、接触器KM1及继电器组的线圈连接,电磁阀YV、接触器KM1和继电器组的线圈同时串接220V交流电源;
[0011]接触器KM1的触点与水泵的启动信号线连接,继电器KM2和继电器KM3的触点分别与下水管入口电动门的开、关信号线连接,继电器KM4和继电器KM5的触点分别与水泵出口电动门的开、关信号线连接。
[0012]其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下水管入口电动门和水泵出口电动门采用220V电源,水泵使用380V电源。
[0013]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之下水管自动排堵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 本申请的下水管自动排堵系统采用PLC控制,水箱的液位变送器LT、下水管拐角下的测堵压力变送器PT分别将液位、压力检测信号由输入接口送入PLC,PLC采集、处理信号后,能根据下水管拐角下的测堵压力大小对下水管是否堵塞自动判断,如果堵塞则通过输出接口将控制信号传输到水箱顶部的加水电磁阀YV、水泵、下水管入口电动门和水泵出口电动门,PLC控制电动门的开、关,水泵的启、停,从而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及排堵功能,解决了下水管堵塞给人们生活造成的麻烦。
[0015]2.由于本申请自动对下水管进行排堵,实现系统的自动化,避免了人工操作。
[0016]3.本申请PLC设置并能按合理的顺序控制开、关下水管入口电动门和水泵出口电动门,以及启、停水泵,避免冲水时水上冒,以及停泵后下水管上部积水流入水泵等问题,各个设备的动作顺序设计合理。
[0017]4.本申请使用西门子S7

200 PLC,选择CUP222型CPU模块,在接口数量上能满足需要且没有浪费接口,与选择其他CPU模块在本申请中使用相比能达到最高的性价比,体现较好的经济性;同时由于需要控制水泵、电磁阀YV和电动门等这些强电设备,使用这种PLC控制非常方便且可以达到很高的可靠性。
[0018]5.本申请在结构上以PLC为中心,其他设备除了与PLC相互联系外相互没有影响,使得故障检修维护很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之下水管自动排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PLC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连接结构框图;
[0021]图3为PLC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之下水管自动排堵系统工作时的流程图。
[0023]图中:
[0024]1‑
水箱,2

电磁阀YV,3

液位变送器LT,4

污口,5

下水管入口,6

压力变送器PT,7

下水管入口电动门,8

水泵出口电动门,9

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
[0026]一种下水管自动排堵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以及与其连接的水箱系统和自动排堵系统;
[0027]所述水箱系统包括水箱1、电磁阀YV2和液位变送器LT3,该水箱采用容积为120L的长方体铝质水箱,为避免杂物落入,水箱顶部带盖,其顶盖设有供自来水管通入的口,电磁阀YV安装在自来水管上,所述液位变送器LT采用西门子7ML5050型超声波液位变送器,其安装在水箱顶盖上,其探头从水箱顶盖的预留口伸入水箱内;
[0028]所述自动排堵系统包括压力变送器PT6、下水管入口电动门7、水泵出口电动门8和水泵9,该压力变送器PT安装在下水管入口5拐弯附近的下水管道上,所述下水管入口电动门安装在压力变送器PT底部附近的下水管道上,所述水泵的入水口通过水管与水箱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泵出口电动门接下水管入口电动门底部的下水管道,水
箱系统起到为水泵冲水排堵时提供足够水量的作用;
[0029]所述PLC控制系统采用S7

200 PLC控制系统,包括CPU222、接触器KM1和继电器组,该继电器组包括继电器KM2~KM5;
[0030]所述CPU222的2个输入接口分别与液位变送器LT、压力变送器PT连接,液位变送器LT、压力变送器PT同时串接CPU222的直流电源,液位变送器LT用于实时测量水箱液位并将液位高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CPU222输入接口传送给CPU222,压力变送器PT能实时测量水管入口拐弯附近下水管道的水压,并通过CPU222输入接口将信号传递给CPU222;
[0031]所述CPU222的6个输出接口分别与电磁阀YV、接触器KM1及继电器组的线圈连接,电磁阀YV、接触器KM1和继电器组的线圈同时串接220V交流电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水管自动排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系统以及与其连接的水箱系统和自动排堵系统;所述水箱系统包括水箱(1)、电磁阀YV(2)和液位变送器LT(3),该水箱的顶盖设有供自来水管通入的口,电磁阀YV安装在自来水管上,所述液位变送器LT安装在水箱顶盖上,其探头从水箱顶盖的预留口伸入水箱内;所述自动排堵系统包括压力变送器PT(6)、下水管入口电动门(7)、水泵出口电动门(8)和水泵(9),该压力变送器PT安装在下水管入口(5)拐弯附近的下水管道上,所述下水管入口电动门安装在压力变送器PT底部附近的下水管道上,所述水泵的入水口通过水管与水箱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泵出口电动门接下水管入口电动门底部的下水管道;所述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端分别与液位变送器LT、压力变送器PT连接,PLC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YV、下水管入口电动门、水泵出口电动门和水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智舟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