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冷热电三联供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15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冷热电三联供设备,包括燃机、连接燃机排气端的余热回收结构,所述余热回收结构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外侧壁上盘绕有保温管,所述内筒的底部设有接口,所述接口的一端连接有进烟管,所述接口的一端连接有集渣盒,所述保温管的一端通过分支管路与进烟管连通,所述保温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蒸汽燃烧室,所述内筒内设有分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天然气的热能进行回收,避免资源浪费,降低成本,适合推广使用;保温管利用高温烟气所蕴含的热量,对内筒进行保温,减缓热量流失,内部交错设置的导热板,使得烟气流道延长,引导烟气缓慢充分的进行热交换,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的节约能源。的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冷热电三联供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
,具体是指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冷热电三联供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冷热电三联供,即CCHP(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是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微燃机或内燃机发电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供应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发电后排出的余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余热锅炉或者余热直燃机等)向用户供热、供冷。现有的余热回收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时,能源残留浪费,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热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冷热电三联供设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冷热电三联供设备,包括燃机、连接燃机排气端的余热回收结构,所述余热回收结构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套设在内筒的外侧,所述内筒的外侧壁上盘绕有保温管,所述保温管设置在内筒与外筒之间,所述内筒的底部设有接口,所述接口的一端连接有进烟管,所述接口的一端连接有集渣盒,所述保温管的一端通过分支管路与进烟管连通,所述分支管路上设有控制阀,所述保温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蒸汽燃烧室,所述内筒内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朝向接口设置,所述相邻的分流板间设有进气流道,所述进气流道内设有导风轮,所述导风轮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内筒内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内部交错设有导热板,相邻的导热板之间设有烟气流道,所述烟气流道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蛇形弯折,所述换热管沿导热板的外周方向设置,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接有供水设备,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设有输水设备,所述内筒的上端设有存烟腔,所述内筒的一侧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上设有引风机。
[0005]作为改进,所述排烟口的一端连接有烟囱,所述烟囱与排烟口之间设有冷凝装置。
[0006]作为改进,所述换热管连接供水设备的高度小于换热管连接输水设备的高度。
[0007]作为改进,所述存烟腔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存烟腔的高度大于排烟口的高度。
[0008]作为改进,所述换热管内水的流向与内筒内烟气的流向相反。
[0009]作为改进,所述外筒的外侧设有加强筋。
[0010]作为改进,所述换热管上设有增压泵。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天然气的热能进行回收,避免资源浪费,降低成本,适合推广使用;内筒与外筒的设置,内部夹设保温管,利用高温烟气所蕴含的热量,对内筒进行保温,减缓热量流失,烟气从接口处进入内筒,通过分流板进行分流,使得烟气的动力转化为电进行存储,内部交错设置的导热板,使得烟气流道延长,引导
烟气缓慢充分的进行热交换,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排出的烟气经冷凝后再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热污染。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冷热电三联供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冷热电三联供设备的内筒与外筒的配合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冷热电三联供设备的供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如图所示:1、内筒,2、外筒,3、保温管,4、接口,5、进烟管,6、集渣盒,7、分支管路,8、控制阀,9、蒸汽燃烧室,10、分流板,11、导风轮,12、换热腔,13、导热板, 14、烟气流道,15、换热管,16、供水设备,17、输水设备,18、存烟腔,19、排烟口,20、引风机,21、烟囱,22、冷凝装置,23、加强筋,24、增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冷热电三联供设备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结合附图,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冷热电三联供设备,包括燃机、连接燃机排气端的余热回收结构,所述余热回收结构包括内筒1和外筒2,所述外筒2套设在内筒1的外侧,所述内筒1的外侧壁上盘绕有保温管3,所述保温管3设置在内筒1与外筒2之间,所述内筒1的底部设有接口4,所述接口4的一端连接有进烟管5,所述接口4的一端连接有集渣盒 6,所述保温管3的一端通过分支管路7与进烟管5连通,所述分支管路7上设有控制阀8,所述保温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蒸汽燃烧室9,所述内筒1内设有分流板10,所述分流板10朝向接口4设置,所述相邻的分流板10间设有进气流道,所述进气流道内设有导风轮11,所述导风轮11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内筒1内设有换热腔12,所述换热腔12的内部交错设有导热板13,相邻的导热板13之间设有烟气流道14,所述烟气流道14内设有换热管15,所述换热管15为蛇形弯折,所述换热管15沿导热板13的外周方向设置,所述换热管15的一端连接有供水设备16,所述换热管15的另一端设有输水设备17,所述内筒1的上端设有存烟腔18,所述内筒1的一侧设有排烟口19,所述排烟口19上设有引风机20。
[0018]所述排烟口19的一端连接有烟囱21,所述烟囱21与排烟口19之间设有冷凝装置22。
[0019]所述换热管15连接供水设备16的高度小于换热管15连接输水设备17的高度。
[0020]所述存烟腔18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存烟腔18的高度大于排烟口19的高度。
[0021]所述换热管15内水的流向与内筒1内烟气的流向相反。
[0022]所述外筒2的外侧设有加强筋23。
[0023]所述换热管15上设有增压泵24。
[0024]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充分利用天然气的热能进行回收,避免资源浪费,降低成本,适合推广使用;内筒1与外筒2的设置,内部夹设保温管3,利用高温烟气所蕴含的热量,对内筒1进行保温,减缓热量流失,保温管3内的烟气进入蒸汽燃烧室9内,与燃气混合燃
烧;烟气从接口4处进入内筒1,通过分流板10进行分流,使得烟气的动力转化为电进行存储,同时对烟气中的杂质颗粒进行拦截,落入集渣盒6内;内部交错设置的导热板13,使得烟气流道14延长,换热管15内的流向与烟气流向相反,引导烟气缓慢充分的进行热交换,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排出的烟气经冷凝后再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热污染。
[0025]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冷热电三联供设备,包括燃机、连接燃机排气端的余热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结构包括内筒(1)和外筒(2),所述外筒(2)套设在内筒(1)的外侧,所述内筒(1)的外侧壁上盘绕有保温管(3),所述保温管(3)设置在内筒(1)与外筒(2)之间,所述内筒(1)的底部设有接口(4),所述接口(4)的一端连接有进烟管(5),所述接口(4)的一端连接有集渣盒(6),所述保温管(3)的一端通过分支管路(7)与进烟管(5)连通,所述分支管路(7)上设有控制阀(8),所述保温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蒸汽燃烧室(9),所述内筒(1)内设有分流板(10),所述分流板(10)朝向接口(4)设置,所述相邻的分流板(10)间设有进气流道,所述进气流道内设有导风轮(11),所述导风轮(11)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内筒(1)内设有换热腔(12),所述换热腔(12)的内部交错设有导热板(13),相邻的导热板(13)之间设有烟气流道(14),所述烟气流道(14)内设有换热管(15),所述换热管(15)为蛇形弯折,所述换热管(15)沿导热板(13)的外周方向设置,所述换热管(15)的一端连接有供水设备(16),所述换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中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蓝天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