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装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00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装饰板,包括板体,板体下表面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第二留置槽,第二留置槽内靠近板体外表面的一端上部固定安装有呈水平状态的挡板,板体下表面远离第二留置槽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第一留置槽,滑动槽槽轨内部之间共同插设有呈水平状态的滑动杆,滑动杆靠近板体外表面一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呈水平状态的固定块,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便于简单快速的进行装配及拼接,提高了整个装配流程的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的同时节省了大量在建筑装饰板的装配及拼接上使用的时间,进而有利于推广使用。推广使用。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装饰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板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装饰板。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装饰板是墙体用于装饰的围护,属装饰墙板,不承重,建筑装饰板的优点有艺术效果好,建筑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各种造型,可呈现不同颜色,与周围环境协调,配合光照等使建筑物与自然融为一体,让建筑物减少压迫感,增加了建筑物的观赏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建筑师设计理念“人性之于建筑”的提升,建筑物越来越向高层、高档、多功能方向发展,因此建筑装饰板产品也必然向高新技术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才能适应人们日渐增强的环保节能意识,满足市场对建筑装饰板功能的需求。
[0003]现有的建筑装饰板在进行装配的过程中,操作流程繁琐复杂,缺少简洁的固定结构,不便于简单快速的进行装配及拼接,进而影响整个装配流程的效率,浪费人力物力的同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建筑装饰板的装配及拼接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装饰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装饰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下表面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第二留置槽,所述第二留置槽内靠近板体外表面的一端上部固定安装有呈水平状态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前后两侧与第二留置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板体下表面远离第二留置槽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第一留置槽,所述第一留置槽前后两侧内表面的上部均开设有截面呈“J”形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槽轨内部之间共同插设有呈水平状态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靠近板体外表面一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呈水平状态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截面呈“J”形,所述固定块上的留置空间与挡板的大小相匹配。
[0006]优选的,所述板体靠近第二留置槽一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呈竖直状态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截面呈“L”形。
[0007]优选的,所述板体远离限位块一端外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三留置槽,所述第三留置槽的截面呈“L”形,且所述第三留置槽的大小与限位块相匹配。
[0008]优选的,所述板体上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头,所述第一限位头的截面呈圆形。
[0009]优选的,所述板体上端外表面位于第一限位头的四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头,所述第二限位头的截面呈圆形。
[0010]优选的,所述板体下端外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截面呈圆形,且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大小与第一限位头相匹配。
[0011]优选的,所述板体下端外表面位于第一限位槽的四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
形,固定块13上的留置空间与挡板10的大小相匹配,板体5靠近第二留置槽8一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呈竖直状态的限位块6,限位块6的截面呈“L”形,板体5远离限位块6一端外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三留置槽9,第三留置槽9的截面呈“L”形,且第三留置槽9的大小与限位块6相匹配,在使用的过程中,相邻的建筑装饰板之间通过推动固定块13,使得固定块13带动滑动杆12沿滑动槽11进行移动,当固定块13移动至第二留置槽8内的挡板10下方时,向上推动固定块13后,再往回推动固定块13,使得滑动杆12沿滑动槽11上方轨槽移动,进一步的使得相邻的建筑装饰板之间实现固定后,再通过粘合胶对缝隙处进行粘合以完成固定,进而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因其固定结构相对简洁,进而便于简单快速的进行装配及拼接,提高了整个装配流程的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的同时节省了大量在建筑装饰板的装配及拼接上使用的时间,通过将限位块6推送至第三留置槽9内,进一步的向侧方推动限位块6,使得相邻的建筑装饰板能够快速的实现对齐及简单的固定,提高了在对建筑装饰板进行装配及拼接的工作效率。
[0026]实施例2
[0027]请参阅图1~5,在其它部分均与实施例1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板体5上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头1,第一限位头1的截面呈圆形,板体5上端外表面位于第一限位头1的四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头2,第二限位头2的截面呈圆形,板体5下端外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3,第一限位槽3的截面呈圆形,且第一限位槽3的大小与第一限位头1相匹配,板体5下端外表面位于第一限位槽3的四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4,第二限位槽4的截面呈圆形,且第二限位槽4的大小与第二限位头2相匹配,板体5前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护层14,且保护层14与板体5外表面之间呈紧密贴合状态,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将建筑装饰板上端的第一限位头1及第二限位头2对齐相邻的建筑装饰板下端的第一限位槽3及第二限位槽4后插入,即可简单快捷的完成上下相邻的建筑装饰板之间的对齐及固定,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时间,通过保护层14可以对建筑装饰板进行保护,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损耗影响建筑装饰板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确保建筑装饰板的正常使用。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相邻的建筑装饰板之间通过推动固定块13,使得固定块13带动滑动杆12沿滑动槽11进行移动,当固定块13移动至第二留置槽8内的挡板10下方时,向上推动固定块13后,再往回推动固定块13,使得滑动杆12沿滑动槽11上方轨槽移动,进一步的使得相邻的建筑装饰板之间实现固定后,再通过粘合胶对缝隙处进行粘合以完成固定,进而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因其固定结构相对简洁,进而便于简单快速的进行装配及拼接,提高了整个装配流程的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的同时节省了大量在建筑装饰板的装配及拼接上使用的时间,通过将限位块6推送至第三留置槽9内,进一步的向侧方推动限位块6,使得相邻的建筑装饰板能够快速的实现对齐及简单的固定,提高了在对建筑装饰板进行装配及拼接的工作效率,通过将建筑装饰板上端的第一限位头1及第二限位头2对齐相邻的建筑装饰板下端的第一限位槽3及第二限位槽4后插入,即可简单快捷的完成上下相邻的建筑装饰板之间的对齐及固定,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时间,通过保护层14可以对建筑装饰板进行保护,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损耗影响建筑装饰板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确保建筑装饰板的正常使用,因此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便于简单快速的进行装配及拼接,提高了整个装配流程的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的同时节
省了大量在建筑装饰板的装配及拼接上使用的时间,进而有利于推广使用。
[00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装饰板,包括板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5)下表面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第二留置槽(8),所述第二留置槽(8)内靠近板体(5)外表面的一端上部固定安装有呈水平状态的挡板(10),所述挡板(10)的前后两侧与第二留置槽(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板体(5)下表面远离第二留置槽(8)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第一留置槽(7),所述第一留置槽(7)前后两侧内表面的上部均开设有截面呈“J”形的滑动槽(11),所述滑动槽(11)槽轨内部之间共同插设有呈水平状态的滑动杆(12),所述滑动杆(12)靠近板体(5)外表面一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呈水平状态的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截面呈“J”形,所述固定块(13)上的留置空间与挡板(10)的大小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5)靠近第二留置槽(8)一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呈竖直状态的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的截面呈“L”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5)远离限位块(6)一端外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三留置槽(9),所述第三留置槽(9)的截面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阳巫菊刚万小娟金际球巫菊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新悦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