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管路端口电动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582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便携式管路端口电动加工装置。便携式管路端口电动加工装置包括固定架、镶嵌在固定架内的固定夹持块、顶紧丝杠驱动的活动夹持块、夹持刀具的刀盘、驱动刀盘旋转的电机、安装电机的导轨、驱动电机直线运动的进给丝杠和进给螺母;旋转的顶紧丝杠驱使活动夹持块向固定夹持块方向移动,将待加工件夹紧;进给丝杠带动进给螺母使得电机沿导轨直线运动,同时电机旋转带动刀盘上的刀具进行管路端口切削加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活动夹持块与固定夹持块夹持待加工件,进给丝杠和进给螺母驱动电机直线运动,同时,电机驱动刀盘上的刀具旋转进行切削加工,解决了管路端口端面和坡口的机械切削加工的技术问题。适宜作为管路端口电动加工装置使用。电动加工装置使用。电动加工装置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管路端口电动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管路装配过程中管路末端端面和坡口的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便携式管路端口电动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管路制作时,需要对管子端面进行加工,以满足对管端垂直度和焊接坡口角度的要求,进而保证成品管路的质量。管路下料传统方式均采用手工切割,经常有端面不平齐、必须进行二次手工修磨和坡口的加工的情况发生。另外,当前采用的管路坡口机只能加工外径不小于φ42的管子,因此对于小口径的管路的加工仍一直采用手工打磨的方式进行,对操作工人要求高、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极低,且端面垂直度和坡口角度无法控制,管路装配和焊接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管路端口端面和坡口机械切削加工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便携式管路端口电动加工装置。该装置通过活动夹持块、固定夹持块和更换调整垫片夹持待加工件,进给丝杠和进给螺母驱动电机直线运动,同时,电机驱动刀盘上的刀具旋转进行切削加工,解决管路端口端面和坡口的机械切削加工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0005]便携式管路端口电动加工装置包括固定架、镶嵌在固定架内的固定夹持块、顶紧丝杠驱动的活动夹持块、夹持刀具的刀盘、驱动刀盘旋转的电机、安装电机的导轨、驱动电机直线运动的进给丝杠和进给螺母;旋转的顶紧丝杠驱使活动夹持块向固定夹持块方向移动,将待加工件夹紧;进给丝杠带动进给螺母使得电机沿导轨直线运动,同时电机旋转带动刀盘上的刀具进行管路端口切削加工。
[0006]为了进一步解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固定架中,所述固定架坐落在共用支架上,共用支架用螺栓、螺母安装在底座上面;导轨支架用内六角螺栓安装在共用支架侧面,电机放在导轨支架的导轨上面;进给螺母与电机连接在一起。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支架上通过沉头螺钉安装有进给导向螺母,进给丝杠从进给导向螺母和进给螺母中穿入,进给丝杠外端安装进给手柄;进给丝杠采用梯形螺纹,并严格控制与进给螺母的装配间隙,使得进给稳定,避免出现“崩刀”、“跳刀”。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刀盘安装在电机输出轴端部,刀盘上有开槽,用于安装刀具,刀具用压紧螺钉顶紧,通过更换刀具完成待加工件端面加工和坡口加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下部和共用支架上部进行机加工,保证固定架安装后与刀盘中心对正,同时与共用支架紧密贴合;固定架与共用支架采用焊接固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底部有导向槽,上部安装有活动夹持块和固定夹持块;活动夹持块下部安装有活动导向块,固定夹持块下部安装有固定导向块,保证活动夹持块和固定夹持块在固定架上平稳滑动。
使得电机4沿导轨7直线运动,同时电机4旋转带动刀盘5上的刀具16进行管路端口切削加工。
[0024]所述固定架28坐落在共用支架3上,共用支架3用螺栓14、螺母15安装在底座1上面;导轨支架2用内六角螺栓13安装在共用支架3侧面,电机4放在导轨支架2的导轨7上面;进给螺母9与电机4连接在一起。
[0025]所述导轨支架2上通过沉头螺钉12安装有进给导向螺母11,进给丝杠8从进给导向螺母11和进给螺母9中穿入,进给丝杠8外端安装进给手柄10;进给丝杠8采用梯形螺纹,并严格控制与进给螺母9的装配间隙,使得进给稳定,避免出现“崩刀”、“跳刀”。
[0026]所述刀盘5安装在电机4输出轴端部,刀盘5上有开槽,用于安装刀具16,刀具16用压紧螺钉17顶紧,通过更换刀具16完成待加工件6端面加工和坡口加工。
[0027]所述固定架28下部和共用支架3上部进行机加工,保证固定架28安装后与刀盘5中心对正,同时与共用支架3紧密贴合;固定架28与共用支架3采用焊接固定。
[0028]所述固定架28底部有导向槽,上部安装有活动夹持块18和固定夹持块19;活动夹持块18下部安装有活动导向块26,固定夹持块19下部安装有固定导向块27,保证活动夹持块18和固定夹持块19在固定架28上平稳滑动。
[0029]所述固定架28安装时通过加工共用支架3底部的安装面,控制其安装姿态,使活动夹持块18和固定夹持块19夹紧待加工件6后,待加工件6中心与刀盘5对正,进而保证加工端面的垂直度和坡口的角度、对称度。
[0030]所述固定夹持块19通过转动锁紧手柄20进行锁紧或移动,实现调整垫片21的更换,保证待加工件6夹紧后与刀盘5的对正,进而实现对不同待加工件6的加工。
[0031]所述顶紧丝杠23通过压盖22用螺栓14与活动夹持块18连接,顶紧螺母24用螺栓14安装在固定架28上;转动摇动杆25,顶紧丝杠23通过顶紧螺母24带动活动夹持块18在固定架28上移动;活动夹持块18和固定夹持块19夹紧部位为V型结构,使得待加工件6被两个V形槽牢牢的夹紧。
[0032]所述导轨支架2安装有电源开关,并设置有手柄,方便搬运。
[0033]所述底座1采用方钢,强度大、重量轻,便于移动。
[0034]本技术的工作过程:
[0035]以外径不大于φ38的管路端面和坡口的加工为例:
[0036]首先,通过转动摇动杆25,使活动夹持块18与固定夹持块19分开,将待加工件6放入V形槽之间,其管子端部与刀盘5距离20mm左右;再次转动摇动杆25使活动夹持块18向固定夹持块19方向移动,将待加工件6夹紧。
[0037]其次,根据端面加工需要选择适当的刀具16,将刀具16安装在刀盘5上,并用压紧螺钉将其顶紧;启动电机开关,刀具16随刀盘5转动,摇动进给手柄10,电机4及刀盘5沿着导轨7移动,并逐渐接近待加工件6,当刀具16接触待加工件端面时,加工开始,此时进给速度应缓慢;当端面加工结束后,停止进给,反向摇动进给手柄10,电机4及刀盘5沿着导轨7向相反方向移动,当刀具16距离管子端面20mm左右时,停止摇动进给手柄10,关闭电机开关。
[0038]最后,再次转动摇动杆25,使活动夹持块18与固定夹持块19分开,取出待加工件6,加工结束。
[0039]为了适应不同规格管子的加工需要,在固定夹持块19与固定架28之间安装调整垫
片21。
[0040]管子规格与调整垫片厚度对应表如下:管子规格φ22φ24φ25φ30φ32φ34φ38调整垫片厚度(mm)11.319.909.195.664.242.830
[00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管路端口电动加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架(28)、镶嵌在固定架(28)内的固定夹持块(19)、顶紧丝杠(23)驱动的活动夹持块(18)、夹持刀具(16)的刀盘(5)、驱动刀盘(5)旋转的电机(4)、安装电机(4)的导轨(7)、驱动电机(4)直线运动的进给丝杠(8)和进给螺母(9);旋转的顶紧丝杠(23)驱使活动夹持块(18)向固定夹持块(19)方向移动,将待加工件(6)夹紧;进给丝杠(8)带动进给螺母(9)使得电机(4)沿导轨(7)直线运动,同时电机(4)旋转带动刀盘(5)上的刀具(16)进行管路端口切削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路端口电动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架(28)坐落在共用支架(3)上,共用支架(3)用螺栓(14)、螺母(15)安装在底座(1)上面;导轨支架(2)用内六角螺栓(13)安装在共用支架(3)侧面,电机(4)放在导轨支架(2)的导轨(7)上面;进给螺母(9)与电机(4)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管路端口电动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轨支架(2)上通过沉头螺钉(12)安装有进给导向螺母(11),进给丝杠(8)从进给导向螺母(11)和进给螺母(9)中穿入,进给丝杠(8)外端安装进给手柄(10);进给丝杠(8)采用梯形螺纹,并严格控制与进给螺母(9)的装配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路端口电动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刀盘(5)安装在电机(4)输出轴端部,刀盘(5)上有开槽,用于安装刀具(16),刀具(16)用压紧螺钉(17)顶紧,通过更换刀具(16)完成待加工件(6)端面加工和坡口加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路端口电动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架(28)下部和共用支架(3)上部进行机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洪亮黄树宏王波陈志强刘昌明张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