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泳生产线的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5805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泳生产线的除尘装置,属于除尘装置领域,该装置包括车体、沉降机构与吸收机构,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顶板两侧底部,所述吸尘管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抽风机一端与所述吸尘管连通,所述第一抽风机另一端与所述集尘箱连通,所述旋转扇叶包括进尘管、叶片和出尘管,所述连接管贯穿安装于所述车体侧部,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旋转扇叶和所述第二抽风机,所述旋转扇叶与所述连接管转动连接,所述进尘管通过所述叶片内部与所述出尘管连通,所述出尘管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抽风机与所述第二水箱连通,装置便于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吸尘效果较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泳生产线的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泳生产线的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泳是电泳现象的简称,指的是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
[0003]在电泳生产线上,需要对工件进行钻孔、切割、打磨、涂装等多个工序,在这些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灰尘和颗粒物,灰尘及杂质容易弥漫在空气中,对工作人员及生产环境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泳生产线的除尘装置,旨在改善生产线上产生的灰尘和颗粒物较多和灰尘及杂质容易弥漫在空气中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用于电泳生产线的除尘装置,包括车体、沉降机构与吸收机构。
[0007]所述沉降机构包括顶板、电机、第一水箱与喷头,所述顶板转动安装于所述车体顶部,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顶板连通,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顶板两侧底部,所述喷头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泳生产线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00);沉降机构(200),所述沉降机构(200)包括顶板(210)、电机(220)、第一水箱(230)与喷头(240),所述顶板(210)转动安装于所述车体(100)顶部,所述电机(220)输出轴与所述顶板(210)连接,所述第一水箱(230)与所述顶板(210)连通,所述喷头(240)设置于所述顶板(210)两侧底部,所述喷头(240)与所述顶板(210)连通;吸收机构(300),所述吸收机构(300)包括底板(310)、吸尘管(320)、第一抽风机(330)与集尘箱(340),所述底板(310)固定安装于所述车体(100)底部,所述底板(310)形状为圆形,所述吸尘管(320)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底板(310),所述第一抽风机(330)和所述集尘箱(340)设置于所述底板(310)内部,所述第一抽风机(330)一端与所述吸尘管(320)连通,所述第一抽风机(330)另一端与所述集尘箱(340)连通;侧部吸尘机构(400),所述侧部吸尘机构(400)包括旋转扇叶(410)、连接管(420)、第二抽风机(430)与第二水箱(440),所述旋转扇叶(410)包括进尘管(411)、叶片(412)和出尘管(413),所述连接管(420)贯穿安装于所述车体(100)侧部,所述连接管(420)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旋转扇叶(410)和所述第二抽风机(430),所述旋转扇叶(410)与所述连接管(420)转动连接,所述进尘管(411)通过所述叶片(412)内部与所述出尘管(413)连通,所述进尘管(411)方向设置为倾斜向上,所述叶片(41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叶片(412)在所述出尘管(413)侧部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出尘管(413)与所述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巨富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