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电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546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电监测设备,包括监测设备本体和保护箱,保护箱内开设有储存腔,监测设备本体安装在储存腔内,监测设备本体的顶部排列开设有多个接线槽,接线槽上插接有连接线,连接线包括接线端和导线,接线端的上部位于插槽内,保护箱的顶部开设有多个过线孔,多个过线孔与多个插槽相互对应,过线孔与插槽相互贯通,导线顶部穿过过线孔延伸至保护箱外,导线与过线孔密封配合;通过插槽和过线孔将导线引出保护箱外进行接线连接,将监测设备本体安装在插板条的底部,能够减少监测设备本体的接线槽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导线与过线孔的密封配合能够减少外界湿度较高的空气进入保护箱内,避免监测设备本体损坏。备本体损坏。备本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电监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监测
,具体是一种用电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高压输电线路受所处地理环境和气候影响很大,每年电网停电事故主要由线路事故引起,以前,输电线路检查主要依靠运行维护人员周期性巡视,虽能发现设备隐患,但由于本身的局限性,缺乏对特殊环境和气候的检测,在巡视周期真空期也不能及时掌握线路走廊外力变化,极易在下一个巡视未到之前由于缺乏监测发生线路事故,所以现在一般用实时用电监测设备本体来对电路进行监测,用电监测设备本体通过在监测设备本体本体上接线连接电器设备进行监测,现有技术中的用电监测设备本体一般是裸露放置在变电箱或用电设备上,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下,湿气极易对用电监测设备本体造成影响,导致用电监测设备本体发生故障,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提供了一种用电监测设备,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用电监测设备,包括监测设备本体和保护箱,保护箱内开设有储存腔,监测设备本体安装在储存腔内,保护箱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开口与储存腔相互贯通,保护箱的外壁上安装有防护门,防护门与开口阻挡配合,监测设备本体的顶部排列开设有多个接线槽,接线槽上插接有连接线,连接线包括接线端和导线,接线端的下部插接在接线槽内,导线设置在接线端的顶部,储存腔内的顶部安装有插板条,监测设备本体安装在插板条的底部,插板条内开设有多个插槽,多个插槽与多个接线槽相互对应,接线端的上部位于插槽内,保护箱的顶部开设有多个过线孔,多个过线孔与多个插槽相互对应,过线孔与插槽相互贯通,导线顶部穿过过线孔延伸至保护箱外,导线与过线孔密封配合。
[0005]进一步的,防护门包括第一阻挡门和第二阻挡门,第一阻挡门安装在第二阻挡门的一侧,第二阻挡门铰接安装在保护箱的外壁上,第一阻挡门与开口插接配合,第二阻挡门的内侧与保护箱的外壁抵接配合,并且第二阻挡门与开口遮挡配合。
[0006]进一步的,过线孔内围绕设置有密封圈,导线通过密封圈与过线孔密封配合。
[0007]可选的,保护箱的顶部安装有多个顶盖,多个顶盖分别与多个过线孔插接配合。
[0008]进一步的,储存腔内安装有多个缓冲机构,多个缓冲机构分别位于监测设备本体的外围和底部。
[0009]进一步的,缓冲机构包括安装板和多个弹簧,安装板安装在保护箱的内壁上,多个弹簧的一端均安装在安装板上,多个弹簧的另一端均与监测设备本体抵接配合。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通过将监测设备本体安装在保护箱内,能够对检测设备本体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将接线端插接在监测设备本体的顶部后,通过插槽和过线孔将导线引出保护箱外进行接线连接,将监测设备本体安装在插板条的底部,能够减少监测设备本体的接线槽与空气的接
触面积,导线与过线孔的密封配合能够减少外界湿度较高的空气进入保护箱内,避免监测设备本体损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个视角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视角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分别为:监测设备本体1、保护箱2、储存腔3、开口4、防护门5、接线槽6、连接线7、接线端8、导线9、插板条10、插槽11、过线孔12、第一阻挡门13、第二阻挡门14、密封圈15、顶盖16、缓冲机构17、安装板18、弹簧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电监测设备,包括监测设备本体1和保护箱2,保护箱2内开设有储存腔3,监测设备本体1安装在储存腔3内,保护箱2的一侧开设有开口4,开口4与储存腔3相互贯通,保护箱2的外壁上安装有防护门5,防护门5与开口4阻挡配合,监测设备本体1的顶部排列开设有多个接线槽6,接线槽6上插接有连接线7,连接线7包括接线端8和导线9,接线端8的下部插接在接线槽6内,导线9设置在接线端8的顶部,储存腔3内的顶部安装有插板条10,监测设备本体1安装在插板条10的底部,插板条10内开设有多个插槽11,多个插槽11与多个接线槽6相互对应,接线端8的上部位于插槽11内,保护箱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过线孔12,多个过线孔12与多个插槽11相互对应,过线孔12与插槽11相互贯通,导线9顶部穿过过线孔12延伸至保护箱2外,导线9与过线孔12密封配合。
[0016]进一步说明,通过将监测设备本体1安装在保护箱2内,能够对检测设备本体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将接线端8插接在监测设备本体1的顶部后,通过插槽11和过线孔12将导线9引出保护箱2外进行接线连接,将监测设备本体1安装在插板条10的底部,能够减少监测设备本体1的接线槽6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导线9与过线孔12的密封配合能够减少外界湿度较高的空气进入保护箱2内,避免监测设备本体1损坏。
[0017]进一步的,防护门5包括第一阻挡门13和第二阻挡门14,第一阻挡门13安装在第二阻挡门14的一侧,第二阻挡门14铰接安装在保护箱2的外壁上,第一阻挡门13与开口4插接配合,第二阻挡门14的内侧与保护箱2的外壁抵接配合,并且第二阻挡门14与开口4遮挡配合;第一阻挡门13能够对开口4进行初步阻挡,第二阻挡门14能够对开口4做进一步的遮挡,避免外界的湿气进入储存腔3内。
[0018]进一步的,过线孔12内围绕设置有密封圈15,导线9通过密封圈15与过线孔12密封配合;通过密封圈15能够实现导线9与过线孔12的密封连接。
[0019]可选的,保护箱2的顶部安装有多个顶盖16,多个顶盖16分别与多个过线孔12插接配合;当监测设备本体1上有接线槽6不需要插接连接线7时,将相应的顶盖16插接在过线孔12上,避免湿气通过过线孔12进入接线槽6。
[0020]进一步的,储存腔3内安装有多个缓冲机构17,多个缓冲机构17分别位于监测设备本体1的外围和底部;设置有缓冲机构17能够进一步保护监测设备本体1,避免监测设备本体1受外力损坏。
[0021]进一步的,缓冲机构17包括安装板18和多个弹簧19,安装板18安装在保护箱2的内
壁上,多个弹簧19的一端均安装在安装板18上,多个弹簧19的另一端均与监测设备本体1抵接配合;通过安装有多个弹簧19能够平衡监测设备本体1的受力,进一步达到保护的作用。
[0022]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技术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电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设备本体和保护箱,保护箱内开设有储存腔,监测设备本体安装在储存腔内,保护箱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开口与储存腔相互贯通,保护箱的外壁上安装有防护门,防护门与开口阻挡配合,监测设备本体的顶部排列开设有多个接线槽,接线槽上插接有连接线,连接线包括接线端和导线,接线端的下部插接在接线槽内,导线设置在接线端的顶部,储存腔内的顶部安装有插板条,监测设备本体安装在插板条的底部,插板条内开设有多个插槽,多个插槽与多个接线槽相互对应,接线端的上部位于插槽内,保护箱的顶部开设有多个过线孔,多个过线孔与多个插槽相互对应,过线孔与插槽相互贯通,导线顶部穿过过线孔延伸至保护箱外,导线与过线孔密封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电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防护门包括第一阻挡门和第二阻挡门,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业
申请(专利权)人:国泰百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