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热电三联供供能系统余热深度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热量回收装置,具体是一种冷热电三联供供能系统余热深度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冷热电三联供供能系统中,往往会用到余热回收装置即余热锅炉,以对产生的热能进行高效利用。由于余热回收装置上的回收热烟气中还有一定量的粉尘,在烟气进入回收装置内的省煤器时,由于流速很快,混杂着粉尘颗粒的烟气会给省煤器内蛇形管壁带来不间断冲击,继而造成严重磨损,以往所采用在蛇形管壁外设置防磨角铁来进行保护,但防护角铁在安装时比较困难,需要牢牢把握好角度以避免磨损的加剧,难度较高,为此,需要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电三联供供能系统余热深度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冷热电三联供供能系统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依次设有炉体、蒸汽箱和空预器,炉体和空预器依次设在蒸汽箱的两侧,空预器通过连接管与蒸汽箱连通,蒸汽箱上端设有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电三联供供能系统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依次设有炉体(3)、蒸汽箱(5)和空预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预器(7)通过连接管(10)与蒸汽箱(5)连通,所述蒸汽箱(5)上端设有汽包(4),所述汽包(4)通过下降管(6)与蒸汽箱(5)连通,所述炉体(3)通过缓冲管道与设置在蒸汽箱(5)内的省煤器(16)相连通;所述缓冲管道包括第一横管(12)和第二横管(15),所述第一横管(12)置于汽包(4)上端一侧并通过连接管件(13)与炉体(3)内烟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横管(15)置于第一横管(12)下方一侧并固定在蒸汽箱(5)内上端部,所述第二横管(15)管身中部与省煤器(16)相连通,所述第二横管(15)管身两端通过连接导管(14)与第一横管(12)两端连通,所述连接导管(14)两端同第一横管(12)和第二横管(15)的连接处呈弧形结构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电三联供供能系统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管(14)同第一横管(12)和第二横管(15)相连内端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美玲,佟禹皓,刘栋,王维克,孟昊,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