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757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包括:余热锅炉;设置在余热锅炉的一侧的辅机间;设置在余热锅炉的前置模块;设置在余热锅炉的顶部的气泡层;第一吸音隔音罩,设置在辅机间的外侧;第二吸音隔音罩,设置在前置模块的外侧;多个支撑杆,间隔环绕设置在余热锅炉的外侧;第三吸音隔音罩,设置在多个支撑杆的顶部,其中第三吸音隔音罩环绕设置在气泡层的外侧;其中,第二吸音隔音罩环绕设置在前置模块外,第三吸音隔音罩环绕设置在气泡层外,且第二吸音隔音罩和第三吸音隔音罩呈圆环状。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采用吸音隔音罩对噪声进行隔离,能够起到降噪的同时还能保持通风,也保证了采光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余热锅炉是燃气电厂的重要设备,余热锅炉通过余热回收可以生产热水或蒸汽来供给其它设备使用。但余热锅炉的噪声污染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也一直成为各个燃气发电厂的通病。
[0003]具体地,余热锅炉噪声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余热锅炉的辅机间给水泵所产生的噪声;2、余热锅炉供给天然气的前置模块所产生的噪声;3、锅炉顶部的汽包层阀门、管道的噪声。
[0004]其中,位于余热锅炉辅机间给水泵噪声值可达到85~90dB(A),噪声值相对比较高,影响较大,而前置模块的管道内为天然气,不能采取全封闭的措施,需要考虑防止天然气聚集而产生危险;另外,锅炉顶部的汽包层的噪声约为80dB(A),主要为阀门、管道噪声,噪声频率较高,同时汽包层散热量大,需要考虑通风散热问题。
[0005]因此,降低燃气发电厂余热锅炉的噪声是当前重要的问题,急需一种技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采用吸音隔音罩对噪声进行隔离,能够起到降噪的同时还能保持通风,且也保证了采光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包括余热锅炉、设置在所述余热锅炉的一侧的辅机间、设置在所述余热锅炉的前置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余热锅炉的顶部的气泡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吸音隔音罩,设置在所述辅机间的外侧;第二吸音隔音罩,设置在所述前置模块的外侧;多个支撑杆,间隔环绕设置在所述余热锅炉的外侧;第三吸音隔音罩,设置在所述多个支撑杆的顶部,其中所述第三吸音隔音罩环绕设置在所述气泡层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二吸音隔音罩环绕设置在所述前置模块外,所述第二吸音隔音罩呈圆环状,其中所述第三吸音隔音罩环绕设置在所述气泡层外,所述第三吸音隔音罩呈圆环状。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音隔音罩覆盖在所述辅机间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一吸音隔音罩中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中均设置有消声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消声器由玻璃丝棉构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音隔音罩包括:钢结构背板,呈圆环状,环绕设置在所述前置模块外;第一吸音隔音材料层,呈圆环状,环绕设置在所述钢结构背板远离所述前置模块的一侧面中;第一穿孔板,呈圆环状,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音隔音材料层远离所述钢结构背板的一侧面中。
[0011]进一步的,所述钢结构背板的厚度为1.2mm,所述第一穿孔板的孔径为2.5

5.0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吸音隔音罩包括:塑料结构背板,呈圆环状,环绕设置在所述气泡层外,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多个支撑杆的顶部;第二吸音隔音材料层,呈圆环状,环绕设置在所述塑料结构背板远离所述气泡层的一侧面中;第二穿孔板,呈圆环状,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二吸音隔音材料层远离所述塑料结构背板的一侧面中。
[0013]进一步的,所述塑料结构背板的厚度为1.2mm,所述第二穿孔板的孔径为2.5

5.0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可伸缩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中的第二支撑杆,其中所述塑料结构背板的底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收容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收容在所述收容通孔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还设有与所述收容通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钉。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包括:余热锅炉;设置在余热锅炉的一侧的辅机间;设置在余热锅炉的前置模块;设置在余热锅炉的顶部的气泡层;第一吸音隔音罩,设置在辅机间的外侧;第二吸音隔音罩,设置在前置模块的外侧;多个支撑杆,间隔环绕设置在余热锅炉的外侧;第三吸音隔音罩,设置在多个支撑杆的顶部,其中第三吸音隔音罩环绕设置在气泡层的外侧;其中,第二吸音隔音罩环绕设置在前置模块外,第三吸音隔音罩环绕设置在气泡层外,且第二吸音隔音罩和第三吸音隔音罩呈圆环状。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的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采用吸音隔音罩对噪声进行隔离,能够起到降噪的同时还能保持通风,且也保证了采光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空调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的第二吸音隔音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中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的第三吸音隔音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1]如图1

3所示,该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包括余热锅炉10、设置在余热锅炉10的一侧的辅机间11、设置在余热锅炉10的前置模块12\ 设置在余热锅炉10的顶部的气泡层13、第一吸音隔音罩14、第二吸音隔音罩15、多个支撑杆16和第三吸音隔音罩17。
[0022]第一吸音隔音罩14设置在辅机间11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音隔音罩14覆盖在辅机间11的外侧,即第一吸音隔音罩14是密封设置在辅机间11的外侧。应理解,第一吸音隔音罩14具有吸音隔音效果,能够对辅机间11给水泵所产生的噪声进行降噪。
[0023]优选地,第一吸音隔音罩14包括第一玻璃棉层、第二玻璃棉层以及设置在第一玻璃棉层和第二玻璃棉层之间的真空层。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吸音隔音罩14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玻璃棉层的内侧面的第一活性炭层,使得可以通过第一活性炭层对辅机间11给水泵所产生的污染气体进行吸附。
[00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音隔音罩14中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进风口和出风口中
均设置有消声器。优选地,消声器由玻璃丝棉构成。
[0025]第二吸音隔音罩15设置在前置模块12的外侧。
[002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音隔音罩15呈圆环状。优选地,第二吸音隔音罩15环绕设置在前置模块12外。应理解,第二吸音隔音罩15具有吸音隔音效果,而第二吸音隔音罩15环绕设置在前置模块12外,因此第二吸音隔音罩15能够对前置模块12所产生的噪声进行降噪,而第二吸音隔音罩15呈圆环状,即第二吸音隔音罩15的顶部是开孔状的,方便前置模块12的管道内的天然气排走,通风,散热效果好,安全性高。
[002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音隔音罩15包括钢结构背板151、第一吸音隔音材料层152和第一穿孔板153。其中钢结构背板151呈圆环状,且钢结构背板151环绕设置在前置模块12外,第一吸音隔音材料层152 呈圆环状,且第一吸音隔音材料层152环绕设置在钢结构背板151远离前置模块12的一侧面中,第一穿孔板153呈圆环状,且第一穿孔板1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包括余热锅炉、设置在所述余热锅炉的一侧的辅机间、设置在所述余热锅炉的前置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余热锅炉的顶部的气泡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吸音隔音罩,设置在所述辅机间的外侧;第二吸音隔音罩,设置在所述前置模块的外侧;多个支撑杆,间隔环绕设置在所述余热锅炉的外侧;第三吸音隔音罩,设置在所述多个支撑杆的顶部,其中所述第三吸音隔音罩环绕设置在所述气泡层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二吸音隔音罩环绕设置在所述前置模块外,所述第二吸音隔音罩呈圆环状,其中所述第三吸音隔音罩环绕设置在所述气泡层外,所述第三吸音隔音罩呈圆环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音隔音罩覆盖在所述辅机间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一吸音隔音罩中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中均设置有消声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由玻璃丝棉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组合式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音隔音罩包括:钢结构背板,呈圆环状,环绕设置在所述前置模块外;第一吸音隔音材料层,呈圆环状,环绕设置在所述钢结构背板远离所述前置模块的一侧面中;第一穿孔板,呈圆环状,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音隔音材料层远离所述钢结构背板的一侧面中。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贵朱德勇冯庭有童鹏雷保明蔡焕捷蔡承伟刘希念林伟良张旋洲孙伟生张健伟吴波肖宇俊蒋嘉伟高鸿李涛林少国严家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东莞燃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