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氧化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542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式氧化燃烧装置。包括一过滤装置、一换热装置和一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一加热器和至少一个的催化床;所述催化床包括一床体,所述床体两端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内壁上,所述床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的蜂窝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蜂窝孔之间设置有催化剂涂层,所述催化剂涂层设置在所述床体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蓄热式氧化燃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燃烧室内的催化床上设置有蜂窝孔,可起到吸附浓缩废气的作用,配合设置在催化床上的催化剂涂层,可对废气进行有效而充分的燃烧和催化氧化。效而充分的燃烧和催化氧化。效而充分的燃烧和催化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式氧化燃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式氧化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使用蓄热式氧化燃烧装置处理废气是一种常见的、有效的方式。
[0003]蓄热式氧化燃烧装置燃烧余热利用效率高,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催化剂降低废气的活化能,而将废气的分解温度降低,同时由于催化剂一般为多孔性材料,其较强的表面吸附能力使反应物分子在其表面富集,变相的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浓度,因此提高了反应速率,加快了反应的进行,最终使废气与氧分子在较低的起燃温度条件下,发生无焰燃烧被氧化分解,并释放出热量。氧化分解后气体通过蓄热材料储存催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然后再利用其它材料吸收蓄热材料吸收的热量。
[0004]现有的蓄热式氧化燃烧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同时,燃烧室的燃烧及催化效果较差,废气未得到充分有效地燃烧和催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氧化燃烧装置,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蓄热式氧化燃烧装置,包括:
[0008]一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过滤壳体和至少一个的滤网;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一废气入口和一废气出口,所述废气出口连接有一输送风机;
[0009]一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输送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一换热壳体和一蓄热腔体,所述换热壳体上设置有一冷气入口和一冷气出口,所述冷气入口通过一第一输送管道与所述输送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冷气出口与一第二输送管道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蓄热腔体设置在所述换热壳体的内部,所述蓄热腔体上设置有一热气入口和一热气出口,所述热气出口连接有一排气管道;所述蓄热腔体内设置有一蓄热陶瓷体;所述冷气入口和所述冷气出口之间通过一换热盘管连通,所述散热盘管螺旋缠绕包裹在所述蓄热陶瓷体上;和
[0010]一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的输出端连通,并通过一第三输送管道与所述热气入口连通;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一加热器和至少一个的催化床;所述催化床包括一床体,所述床体两端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内壁上,所述床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的蜂窝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蜂窝孔之间设置有催化剂涂层,所述催化剂涂层设置在所述床体的外壁上。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蓄热式氧化燃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燃烧室内的催化床上设置有蜂窝孔,可起到吸附浓缩废气的作用,配合设置在催化床上的催化剂涂层,可对废气进行有效而充分的燃烧和催化氧化;设置的滤网可对废气中的粉尘颗粒等
杂质进行过滤,净化效率高;同时,设置的换热盘管螺旋缠绕包覆在蓄热陶瓷体上,经过燃烧室加热后的废气经过换热装置,热量存贮在蓄热陶瓷体上,并给换热盘管内的气体换热,由于换热盘管螺旋缠绕在蓄热陶瓷体上,换热的效果较好,热量能够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涂层为浸渍有贵金属催化剂的分子筛。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贵金属催化剂为钯化合物。
[0014]采用具有高效光谱性的贵金属钯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主要组份,并将催化剂浸渍在分子筛上,由于分子筛具有很好的耐高温、高湿性,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使催化剂均匀负载,从而提高了催化床的净化效率,并使废气得到有效而充分的燃烧和催化氧化。
[0015]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床设置有三个,且并排倾斜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内。
[0016]将催化床倾斜设置,可增加催化床与废气的接触面积,以增强燃烧和催化氧化效果。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输送管道上设置有阻火器。
[0018]设置阻火器,以防止燃烧室内的产生的火焰蔓延到换热装置内,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输送管道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20]设置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二输送管道内气体的温度,当检测到的温度达不到反应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器进行加热,直至达到反应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燃烧室内气体的温度,当检测到的温度大于安全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
[0021]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报警器,所述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22]设置报警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燃烧室内气体的温度,当检测到的温度大于安全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同时报警器运作,以提醒工作人员。
[0023]更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一助燃管道,所述助燃管道内通有助燃气体,所述助燃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24]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二输送管道内气体的温度,当检测到的温度达不到反应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器进行加热,同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助燃气体通入燃烧室内,促进加热器的燃烧,进而加快温度的上升。
[0025]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阐述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中催化床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附图标记为:
[0029]10、过滤装置;20、换热装置;30、燃烧室;40、第一输送管道;50、第二输送管道;60、排气管道;70、第三输送管道;11、过滤壳体;12、滤网;13、废气入口;14、废气出口;15、输送风机;21、换热壳体;22、蓄热腔体;221、热气入口;222、热气出口;23、蓄热陶瓷体;211、冷气
入口;212、冷气出口;24、换热盘管;31、加热器;32、催化床;321、床体;322、蜂窝孔;323、催化剂涂层;33、第二温度传感器;34、助燃管道;35、电磁阀;61、第一温度传感器;71、阻火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蓄热式氧化燃烧装置,包括一过滤装置、一换热装置和一燃烧室。
[0031]其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过滤壳体和至少一个的滤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沿着废气的流通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一废气入口和一废气出口,所述废气出口连接有一输送风机。
[0032]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输送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一换热壳体和一蓄热腔体,所述换热壳体上设置有一冷气入口和一冷气出口,所述冷气入口通过一第一输送管道与所述输送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冷气出口与一第二输送管道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蓄热腔体设置在所述换热壳体的内部,所述蓄热腔体上设置有一热气入口和一热气出口,所述热气出口连接有一排气管道;所述蓄热腔体内设置有一蓄热陶瓷体;所述冷气入口和所述冷气出口之间通过一换热盘管连通,所述散热盘管螺旋缠绕包裹在所述蓄热陶瓷体上。具体地,所述蓄热陶瓷体成一圆柱体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氧化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过滤壳体和至少一个的滤网;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一废气入口和一废气出口,所述废气出口连接有一输送风机;一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输送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一换热壳体和一蓄热腔体,所述换热壳体上设置有一冷气入口和一冷气出口,所述冷气入口通过一第一输送管道与所述输送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冷气出口与一第二输送管道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蓄热腔体设置在所述换热壳体的内部,所述蓄热腔体上设置有一热气入口和一热气出口,所述热气出口连接有一排气管道;所述蓄热腔体内设置有一蓄热陶瓷体;所述冷气入口和所述冷气出口之间通过一换热盘管连通,所述散热盘管螺旋缠绕包裹在所述蓄热陶瓷体上;和一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的输出端连通,并通过一第三输送管道与所述热气入口连通;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一加热器和至少一个的催化床;所述催化床包括一床体,所述床体两端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内壁上,所述床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的蜂窝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蜂窝孔之间设置有催化剂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杰叶超郑旭君文赵斌
申请(专利权)人:乳源瑶族自治县鑫源环保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