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丝束的牵引收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510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丝束的牵引收卷装置,包括进丝装置、收卷装置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丝装置设置在牵引装置的一侧,在进丝装置上安装有用于进丝的进丝牵引辊,牵引装置包括有牵引架,在牵引架上安装有第一牵引辊、第二牵引辊与第三牵引辊,收卷装置设置在牵引装置的一侧,收卷装置包括有壳体,在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卷收缠绕轴与第二卷收缠绕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收卷效率高且质量稳定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进行连续化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在牵引架上安装有V型梯形排列结构的第二牵引辊,最大保证了丝束位置的稳定合理。定合理。定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丝束的牵引收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碳纤维
,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丝束的牵引收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碳纤维是由元素碳构成的一种纤维材料,是由有机纤维经过高温碳化而成,含碳量高于90%的高分子纤维,其中含碳量高于99%的称为石墨纤维。碳纤维的轴向强度和模量高,无蠕变,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耐药品性好。纤维的密度低,X射线透过性好。碳纤维按原丝种类可分为聚丙烯腈基、沥青基、粘胶基基酚醛基等,按力学性能则可分为通用型与高性能型两类。高性能碳纤维分为高强型与高模型。强度大于4000MPa者称为超高强型,模量大于450GPa者称为超高模型。
[0003]碳纤维丝束又称碳素纤维丝束、碳纤丝束、碳纤维编织丝束布、碳纤维预浸丝束、碳纤维加固丝束、碳丝束、碳纤维织丝束、碳纤维丝束与碳纤维丝束片材等,碳纤维丝束是一种单向碳纤维加固产品,通常采用12K碳纤维丝织造;传统碳纤维丝束制作时,需要进行收卷,一般收卷时采用人工辅助进行收卷,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同时收卷时碳纤维丝束收卷的一端采用粘接方式粘接在滚筒外侧,取下时极易造成碳纤维丝束损坏,降低碳纤维丝束使用寿命,同时无法调节碳纤维丝束收集时的转速,不利于碳纤维丝束收集,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可调节的碳纤维丝束自动卷收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0004]目前,随着国内碳纤维使用量日剧增加,可是碳纤维的产业产量却迟迟无法大幅成长,此问题导致国内无法解决产量的问题,导致产量较低的一个原因是目前的碳纤维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在国内碳纤维丝束设备中,碳纤维丝束在后序加工中需要对碳纤维丝束进行收卷,便于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工序,目前多采用手工或者简单的机械缠绕方式,自动化程度较低、绕卷精度差、常因较大的缠绕偏差形成纤维的扭曲,垂吊偏斜而成为次品,严重的造成报废,而且碳纤维丝束在进行收卷的过程中,由于碳纤维丝束不够直,在收卷的过程中,由于碳纤维丝束的弯曲可能会出现丝束从丝束牵引机构上偏移掉落的情况,影响碳纤维丝束的正常收卷。
[0005]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碳纤维丝束的牵引收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丝束的牵引收卷装置,本技术具有收卷效率高且质量稳定的优点,本技术可以进行连续化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在牵引架上安装有V型梯形排列结构的第二牵引辊,最大保证了丝束位置的稳定合理。
[0007]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丝束的牵引收卷装置,包括进丝装置、收卷装置与牵引装置,所述进丝装置设置在所述牵引装置的一侧,在所述进丝装置上安装有用于进丝的进丝牵引辊,所述牵引装置包括有牵引架,在牵引架上安装有第一牵引辊、第二牵引辊与第三牵引辊,所述收卷装置设置在所述牵引装置的一
侧,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有壳体,在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卷收缠绕轴与第二卷收缠绕轴,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设置在第二卷收缠绕轴的一侧,第一卷收缠绕轴与第二卷收缠绕轴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与第二卷收缠绕轴均通过连接轴与壳体之间相互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片外端盖A,两片外端盖A均与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的下端设置有外端盖旋转轴A,外端盖旋转轴A的一端与壳体内部的驱动机构相互驱动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传动连接件,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与该第一传动连接件之间相互同轴连接,所述外端盖旋转轴A的另一端通过该第一传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之间相互传动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卷收缠绕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片外端盖B,两片外端盖B均与所述第二卷收缠绕轴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卷收缠绕轴的下端设置有外端盖旋转轴B,外端盖旋转轴B的一端与壳体内部的驱动机构相互驱动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卷收缠绕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连接件,所述第二卷收缠绕轴与该第二传动连接件之间相互同轴连接,所述外端盖旋转轴B的另一端通过该第二传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卷收缠绕轴之间相互传动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与所述壳体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用于对外端盖旋转轴A与外端盖旋转轴B进行限位。
[0013]进一步,在所述进丝装置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控制进丝装置进丝控制装置。
[0014]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牵引杆,牵引杆与所述壳体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在牵引杆上安装有用于牵引碳纤维丝束的牵引轮A、牵引轮B与张紧引导件,张紧引导件设置在牵引轮B的下端。
[0015]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导线架,导线架与所述壳体之间相互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牵引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碳纤维丝束进行纠偏的丝束纠偏装置,该丝束纠偏装置与所述牵引架之间相互固定连接。
[0017]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丝束的牵引收卷装置,包括进丝装置、收卷装置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丝装置设置在牵引装置的一侧,在进丝装置上安装有用于进丝的进丝牵引辊,牵引装置包括有牵引架,在牵引架上安装有第一牵引辊、第二牵引辊与第三牵引辊,收卷装置设置在牵引装置的一侧,收卷装置包括有壳体,在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卷收缠绕轴与第二卷收缠绕轴。本技术具有收卷效率高且质量稳定的优点,本技术设置有丝束纠偏装置,可以有效防止碳纤维丝束从丝束牵引机构上偏移掉落的情况,保证了碳纤维丝束的正常收卷,本技术可以进行连续化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在牵引架上安装有V型梯形排列结构的第二牵引辊,最大保证了丝束位置的稳定合理。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
[0023]1、壳体;
ꢀꢀꢀꢀꢀꢀꢀꢀꢀꢀꢀꢀꢀꢀ
2、第一卷收缠绕轴;
ꢀꢀꢀꢀꢀ
3、第二卷收缠绕轴;
[0024]4、导线架;
ꢀꢀꢀꢀꢀꢀꢀꢀꢀꢀꢀꢀ
5、连接轴;
ꢀꢀꢀꢀꢀꢀꢀꢀꢀꢀꢀꢀꢀ
6、外端盖A;
[0025]7、外端盖旋转轴A;
ꢀꢀꢀꢀꢀ
8、外端盖旋转轴B;
ꢀꢀꢀꢀꢀꢀ
9、第一传动连接件;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丝束的牵引收卷装置,包括进丝装置(18)、收卷装置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丝装置(18)设置在所述牵引装置的一侧,在所述进丝装置(18)上安装有用于进丝的进丝牵引辊,所述牵引装置包括有牵引架(25),在牵引架(25)上安装有第一牵引辊(21)、第二牵引辊(22)与第三牵引辊(23),所述收卷装置设置在所述牵引装置的一侧,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有壳体(1),在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卷收缠绕轴(2)与第二卷收缠绕轴(3),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2)设置在第二卷收缠绕轴(3)的一侧,第一卷收缠绕轴(2)与第二卷收缠绕轴(3)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2)与第二卷收缠绕轴(3)均通过连接轴(5)与壳体(1)之间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丝束的牵引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片外端盖A(6),两片外端盖A(6)均与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2)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2)的下端设置有外端盖旋转轴A(7),外端盖旋转轴A(7)的一端与壳体(1)内部的驱动机构相互驱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丝束的牵引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传动连接件(9),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2)与该第一传动连接件(9)之间相互同轴连接,所述外端盖旋转轴A(7)的另一端通过该第一传动连接件(9)与所述第一卷收缠绕轴(2)之间相互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丝束的牵引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卷收缠绕轴(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片外端盖B(11),两片外端盖B(11)均与所述第二卷收缠绕轴(3)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卷收缠绕轴(3)的下端设置有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媛周易
申请(专利权)人:汉硕高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