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焙隧道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97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烘焙隧道炉,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前后两端的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中部的炉体组件,所述炉体组件包括外炉体、内炉体、匀风组件和燃烧管组件,其中外炉体固定在机架上,内炉体安装在外炉体内侧,多个匀风组件沿X向并行间隔安装在内炉体内侧,每组匀风组件内均安装可独立控制的燃烧管组件;安装在炉体组件前后端部的端边封头;安装在机架前后两端的排湿风机。本烘焙隧道炉通过对驱动机构及炉体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产品在炉体内的自动转向传动,大幅降低烘焙隧道炉对安装场地纵向长度的要求,并且可以实现对烘焙隧道炉内部温度和湿度的精准控制,智能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焙隧道炉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炉,具体涉及一种烘焙隧道炉。

技术介绍

[0002]食品燃气烘焙隧道炉(简称隧道炉)包括大致呈长方体的炉体,其每2

3米分组成段,段与段相连接再加上用于输送待烘焙产品的输送带、电控系统、加热系统即形成一条连续的烘烤隧道。炉体内设有加热用的多个喷火管,各个喷火管与隧道炉的长度方向垂直,多个喷火管在隧道炉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例如公开号为CN103875746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式热风循环隧道炉,包括炉体、热风循环装置、输送带、加热装置,热风循环装置包括热风发生器、风机、四通接头、上风盒和下风盒,四通接头包括一横向的进风壳和由进风壳两端竖向延伸的两分风壳,进风壳的顶面开有入口,进风壳的底面开有第一出口,两分风壳的上端均与入口连通,分风壳的下端分别开有第二出口,风机的出口与入口连通,第一出口与上风盒连通,第二出口与下风盒连通;上风盒的盒底开有多个第一出风孔,下风盒的盒顶开有多个第二出风孔;炉体内还设有回风道,第一出风孔和第二出风孔均经回风道与热风发生器相连。本技术能将热风循环装置输出热风均匀地循环导向待烘焙产品,且风温、风量、风速大小可控。
[0003]但是现有的烘焙隧道炉主要存在如下几个缺陷:(1)现有的烘焙隧道炉内部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不精准,导致烘烤产品受热不均匀,降低烘烤产品的品质。(2)现有的烘焙隧道炉呈长方体横向设置,长度较长,通常需要设置为20米以上,占地面积大,对场地的安装(尤其是纵向长度)要求高;(3)智能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烘焙隧道炉,可以实现对烘焙隧道炉内部温度和湿度的精准控制,智能化程度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烘焙隧道炉,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前后两端的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中部的炉体组件,所述炉体组件包括外炉体、内炉体、匀风组件和燃烧管组件,其中外炉体固定在机架上,内炉体安装在外炉体内侧,多个匀风组件沿X向并行间隔安装在内炉体内侧,每组匀风组件内均安装可独立控制的燃烧管组件,所述匀风组件包括上匀风板、下匀风板、端部密封罩、湿度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其中燃烧管组件固定在上匀风板和下匀风板之间,燃烧管组件的端部由端部密封罩密封,湿度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安装在上匀风板和下匀风板之间;安装在炉体组件前后端部的端边封头;安装在机架前后两端的排湿风机。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由两沿Y向并行分布且驱动方向相反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组成,其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传动链轮轴杆和第一传动链板,两个第一传动链轮轴杆并行安装在机架前后两端,第一传动链板安装在前后两第一传动链轮轴杆之间,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且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一传动链轮轴杆连接,
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动链轮轴杆和第二传动链板,两个第二传动链轮轴杆并行安装在机架前后两端并与第一传动链轮轴杆平行设置,第二传动链板安装在前后两第二传动链轮轴杆之间,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且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二传动链轮轴杆连接,其中第一传动链板的运动方向与第二传动链板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
[0007]优选的,所述燃烧管组件包括燃烧管体,所述燃烧管体的前端部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的后端安装有进气调节阀,所述燃烧管体上位于进气调节阀的后端侧面上沿燃烧管体的X向上设置有直线喷火槽,直线喷火槽的上下端面上均匀开设有喷火孔,直线喷火槽的前端部安装有点火针,点火针通过点火针接头与外部电源连接。
[0008]优选的,其中一个端边封头内安装有换向推挡机构,所述换向推挡机构包括推送气缸和挡板,其中挡板沿Y向安装在第一传动链板和第二传动链板的上方且位于端边封头内,推送气缸安装在挡板的一侧且可沿Y向伸缩。
[0009]优选的,所述燃烧管体为波浪形带状不锈钢镶片式金属管,火力均匀且长时间燃烧时燃烧管不弯曲变形。
[0010]优选的,所述内炉体和外炉体之间填充保温棉,以提高炉体组件整体的保温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外炉体的外侧安装有侧安装板,侧安装板上位于燃烧管组件的尾部预留有燃气管道接孔,方便燃气管道的布局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燃烧管体端部与端部密封罩之间通过安装板对接,以确保燃烧管体的安装稳定。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为交流变频减速电机,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要求进行输送速度的调节。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烘焙隧道炉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烘焙隧道炉可以实现对烘焙隧道炉内部温度和湿度的精准控制,智能化程度高,实际工作时,通过安装在各个匀风组件内的湿度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可以实时监测每段炉体内的温度及湿度,并自动控制对应燃烧管体进气调节阀的大小,以控制局部燃烧管体中直线喷火槽以及上下喷火孔内的火力大小,并通过上匀风板和下匀风板均匀向外进行火力输出,确保对局部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同时可以控制前后两端排湿风机排风量的大小,可按产品要求控制炉内湿度,实现对烘焙隧道炉内部温度和湿度的精准控制。
[0016](2)本烘焙隧道炉通过对驱动机构及炉体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产品在炉体内的自动转向传动,大幅降低烘焙隧道炉对安装场地纵向长度的要求。实际工作过程中,当产品在第一传动链板带动下移动至换向推挡机构上的挡板处,推送气缸工作将产品推向至第二传动链板处,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传动链板向与第一传动链板相反的方向移动,如此一来,可以实现产品在炉体内的自动转向传动,大幅降低烘焙隧道炉对安装场地纵向长度的要求,使得整个炉体的布局更加简练,大幅降低烘焙隧道炉对安装场地纵向长度的要求,最后烘焙好的产品由第二传动链板带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Ⅰ。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Ⅱ。
[0019]图3为本技术中内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炉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中匀风组件和燃烧管组件的立体结构安装示意图Ⅰ。
[0023]图7为本技术中匀风组件和燃烧管组件的立体结构安装示意图Ⅱ。
[0024]图8为本技术中燃烧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机架;2、驱动机构;21、第一驱动电机;22、第一传动链轮轴杆;23、第一传动链板;24、第二驱动电机;25、第二传动链轮轴杆;26、第二传动链板;3、炉体组件;31、外炉体;32、内炉体;33、侧安装板;34、匀风组件;341、上匀风板;342、下匀风板;343、端部密封罩;344、湿度感应器;345、温度感应器;35、燃烧管组件;351、燃烧管体;352、点火针接头;353、安装板;354、进气调节阀;355、进气孔;356、直线喷火槽;357、喷火孔;35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焙隧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前后两端的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中部的炉体组件,所述炉体组件包括外炉体、内炉体、匀风组件和燃烧管组件,其中外炉体固定在机架上,内炉体安装在外炉体内侧,多个匀风组件沿X向并行间隔安装在内炉体内侧,每组匀风组件内均安装可独立控制的燃烧管组件,所述匀风组件包括上匀风板、下匀风板、端部密封罩、湿度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其中燃烧管组件固定在上匀风板和下匀风板之间,燃烧管组件的端部由端部密封罩密封,湿度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安装在上匀风板和下匀风板之间;安装在炉体组件前后端部的端边封头;安装在机架前后两端的排湿风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焙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由两沿Y向并行分布且驱动方向相反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组成,其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传动链轮轴杆和第一传动链板,两个第一传动链轮轴杆并行安装在机架前后两端,第一传动链板安装在前后两第一传动链轮轴杆之间,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且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一传动链轮轴杆连接,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动链轮轴杆和第二传动链板,两个第二传动链轮轴杆并行安装在机架前后两端并与第一传动链轮轴杆平行设置,第二传动链板安装在前后两第二传动链轮轴杆之间,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且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二传动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伟格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