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透水回用铺装路面结构
[0001]本专利属于透水路面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透水回用铺装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自《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发布以来,国内掀起了海绵城市建设热潮。海绵城市建设终极目标为雨洪管理,其综合控制目标包括雨水总量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雨水污染控制和峰值削减,而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低影响开发技术的落实。
[0003]目前,透水铺装是一种新兴的城市铺装形式,通过采用空隙率较高的材料应用于面层、基层,并保证路面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使雨水能够顺利进入铺面结构内部,通过具有临时贮水能力的基层,直接下渗入土基或进入铺面内部排水管排出,从而达到涵养水分、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交通安全舒适性等功能。
[0004]由于屋面雨水被认为是一种水质较好的雨水资源,屋面雨水若直接排入市政管网会导则雨水资源的浪费,也会增加雨水管网的峰值负担;若直接散排至地面则会被地面污染物污染,需要重新进行净化,是不合理的。
[0005]现有透水铺装的路面,未进行精细化设计,要么造成透水能力不足以承担日常降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透水回用铺装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向下铺设的第一透水层(2)、第二透水层(3)、第三透水层(4)和第四透水层(5),第四透水层(5)铺设于原状基础(1)上,且内部敷设有穿孔管(13),用于将第四透水层(5)内储集的水引出供用水点使用;所述全透水铺装路面结构的中部沿路面走向设有排水沟(7),所述排水沟(7)两侧的第一侧路面和第二侧路面形成双向道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透水回用铺装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水层(3)、第三透水层(4)、第四透水层(5)外均包裹有渗透型土工布(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透水回用铺装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7)的深度等于第一透水层(2)的顶面至第四透水层(5)的顶面距离;所述排水沟(7)内铺设有进水管(8)。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全透水回用铺装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13)外包裹有渗透型土工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透水回用铺装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路面和/或第二侧路面的第四透水层(5)内铺设至少一根穿孔管(1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透水回用铺装路面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昕,李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