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622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防漏封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通过变形来适应不同宽度缝隙的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该胶条上开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变形腔与第二变形腔,第一变形腔与第二变形腔沿胶条的高度方向依序设置,胶条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定胶条最大插堵深度的封边部,第一变形腔或/和第二变形腔的外侧面设置有边缘变形部。上述胶条通过设置第一变形腔和第二变形腔,胶条在压入待封堵缝隙时变形且宽度改变,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缝隙;封边部用于防止胶条插入过深并对缝隙二次封堵,还保持了封堵线条外形的顺直,以改善封堵部位的外形;边缘变形部用于调节胶条宽度以及增大胶条与预制构件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胶条安装后掉落,提高了胶条封堵的可靠性。胶条封堵的可靠性。胶条封堵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漏封堵
,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变形来适应不同宽度缝隙的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

技术介绍

[0002]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往往通过预先成型方法制造各种构件,将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或使用,以缩短工期。在预制构件的安装过程中,还需要对相邻预制构件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以避免在后续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中,砂浆经由相邻预制构件间的缝隙漏出,从而保证施工作业的正常进行。现有的预制构件封堵方案为直接打泡沫胶或采用圆形的空心防漏砂浆胶条进行封堵,前者的成型效果差,影响封堵部位的外形,且在缝隙较大时有脱落风险,防漏封堵的可靠性不足;后者对预制构件的尺寸精准度要求较高,当预制构件安装存在尺寸偏差时,将致使预制构件之间的间距与图纸有出入,如安装间距偏大则胶条与构件连接处的摩擦力变小,封堵效果不好易漏浆,安装间距偏小则连接处的摩擦力变大,虽然提高了封堵效果,但成型效果较差,不易控制封堵部位的外形和顺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泡沫胶成型效果差、有脱落风险,以及胶条对预制构件尺寸精准度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过变形来适应不同宽度缝隙的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
[0004]一种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该胶条上开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变形腔与第二变形腔,所述第一变形腔与所述第二变形腔沿所述胶条的高度方向依序设置,所述胶条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定胶条最大插堵深度的封边部,所述第一变形腔或/和所述第二变形腔的外侧面设置有边缘变形部。/>[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变形腔底部的两外边侧与第二变形腔底部的两外边侧分别设置有边缘变形部。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条的表面凸起以形成边缘变形部。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缘变形部的末端向所述胶条的顶部偏折,并与所述胶条上于所述第一变形腔或/和所述第二变形腔的外侧面形成锐角夹角。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条的顶部于胶条的两边侧部分别向胶条外侧延伸以形成封边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缘变形部的长度介于4

10mm之间,所述胶条的宽度介于20

25mm之间,所述胶条的高度介于25

35mm之间,胶条的宽度与封边部的宽度和介于40

60mm之间。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条由橡胶材料制成。
[0011]实施本技术的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通过在胶条的高度方向上开设第一变
形腔和第二变形腔,胶条在压入待封堵缝隙时变形,第一变形腔的宽度和第二变形腔的宽度改变,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缝隙;封边部一方面用于防止胶条完全没入缝隙造成的胶条插入深度过深问题,另一方面还用于对胶条外表面与预制构件之间的缝隙进行二次封堵,防止混凝土浇筑作业中出现漏浆现象,有利于施工作业时快速封堵缝隙并保持封堵线条外形的顺直,有利于改善封堵部位的外形;边缘变形部用于辅助调节胶条的封堵宽度,用以解决胶条与待封堵缝隙尺寸相差较大造成的密封性较差问题,还用于增大胶条与预制构件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胶条安装后掉落,提高了胶条封堵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正常封堵时的变形情况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在缝宽较大时的变形情况示意图;
[0015]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在缝宽较小时的变形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7]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变形来适应不同宽度缝隙的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10,该胶条由橡胶材料制成,在受到挤压时容易产生变形,以便填充房屋建筑施工中相连接的两预制构件20之间的缝隙,避免在后续的混凝土浇筑作业中,混凝土经由预制构件20间的缝隙流动,进而造成的混凝土材料浪费以及影响预制构件20连接缝形态的问题,以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在具体选材时,胶条还可采用聚氨酯材料以及其他的耐磨、可塑性较强的软质塑料,具体根据生产条件和成本控制来确定,于此不再赘述。
[0018]请参阅图1,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10上开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变形腔100与第二变形腔200,第一变形腔100与第二变形腔200沿胶条的高度方向依序设置,胶条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定胶条最大插堵深度的封边部300,第一变形腔100或/和第二变形腔200的外侧面设置有边缘变形部40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变形腔100与第二变形腔200相互独立,互不连通,这样,在第一变形腔100的外侧面与第二变形腔200的外侧面受挤压时,第一变形腔100内的气压与第二变形腔200内的气压分别增大,以支撑第一变形腔100及第二变形腔200的壁面,以保证胶条具有足够强度以填充缝隙。
[0019]第一变形腔100和第二变形腔200用于胶条对缝隙的第一重封堵,通过设置第一变形腔100和第二变形腔200,第一变形腔100与第二变形腔200之间实际由橡胶板500隔开,橡胶板500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胶条的强度,避免因胶条高度过大,胶条的中部出现凹陷或垮塌变形等问题,以便于胶条在插入预制构件20之间的待封堵缝隙时,胶条上于第一变形腔100的外侧面以及第二变形腔200的外侧面在橡胶板500的支撑下均能够与预制构件20贴合,从而提升封堵效果。一实施例中,第一变形腔100底部的两外边侧与第二变形腔200底部的两
外边侧分别设置有边缘变形部400,亦即,橡胶板500的边缘与第二变形腔200的底部边缘分别形成有边缘变形部400。另一实施例中,胶条的表面凸起以形成边缘变形部400。进一步的,一实施例中,边缘变形部400的末端向胶条的顶部偏折,并与胶条上于第一变形腔100或/和第二变形腔200的外侧面形成锐角夹角,如此,减少了边缘变形部400与预制构件20之间的磕碰或预制构件20对边缘变形部400的阻挡,降低胶条的插入难度。在胶条插入缝隙的过程中,边缘变形部400与预制构件20的侧面抵接并在两个预制构件20的共同挤压下发生形变,边缘变形部400与第一变形腔100外侧面或第二变形腔200外侧面之间的夹角进一步减小,胶条的整体宽度进一步减小,以便将胶条置入缝隙内。
[0020]封边部300用于胶条对缝隙的第二重封堵,在胶条插入缝隙时,封边部300与缝隙的边缘部位抵接,如此,封边部300一方面在预制构件20的约束下始终与预制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其特征在于,胶条上开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变形腔与第二变形腔,所述第一变形腔与所述第二变形腔沿所述胶条的高度方向依序设置,所述胶条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定胶条最大插堵深度的封边部,所述第一变形腔或/和所述第二变形腔的外侧面设置有边缘变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其特征在于,第一变形腔底部的两外边侧与第二变形腔底部的两外边侧分别设置有边缘变形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的表面凸起以形成边缘变形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件封堵用防漏浆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变形部的末端向所述胶条的顶部偏折,并与所述胶条上于所述第一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冬王国保王楷杨骏韦云克黄培鑫黄伟权郑宝健吴永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