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玻璃幕墙变形缝结构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317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外墙变形缝构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玻璃幕墙变形缝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新型的玻璃幕墙变形缝结构的安装方法。变形缝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变形缝的一侧的第一立柱,竖直设置在变形缝的另一侧的第二立柱,固定设置在第一立柱靠近变形缝的一侧且位于靠近室外的一边的第一玻璃,固定设置在第二立柱靠近变形缝的一侧且位于靠近室外的一边的第二玻璃,第二玻璃与第一玻璃错位设置且部分重叠,设置在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之间的第一可形变胶条。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变形缝结构在具有足够形变能力、良好的受力性能和密封性能的同时,使变形缝结构尽量隐藏,避免破坏了玻璃幕墙外立面的整体统一的效果。立面的整体统一的效果。立面的整体统一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玻璃幕墙变形缝结构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外墙变形缝构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玻璃幕墙变形缝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新型的玻璃幕墙变形缝结构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规模高层建筑的不同部分因结构形式、建筑高度等不同,将会在承受荷载时产生不同位移,为避免位移不协调对结构受力产生不利作用,主体结构会在特定部位设置变形缝,使变形缝两侧的结构能自由错动而不互相影响。传统玻璃幕墙变形缝结构在幕墙分格处采用拼接饰板用于装饰。但拼接饰板加入外饰面材料,破坏了玻璃幕墙外立面的整体统一效果,幕墙变形缝难以隐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玻璃幕墙变形缝结构,使变形缝结构在具有足够形变能力、良好的受力性能和密封性能的同时,使变形缝结构尽量隐藏,避免破坏了玻璃幕墙外立面的整体统一的效果。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新型的玻璃幕墙变形缝结构,包括:
[0006]第一立柱,第一立柱竖直设置在变形缝的一侧,第一立柱的顶面和底面设有第一安装座;
[0007]第二立柱,第二立柱竖直设置在变形缝的另一侧,且平行于第一立柱设置,第二立柱的顶面和底面设有第二安装座;
[0008]第一玻璃,第一玻璃固定设置在第一立柱靠近变形缝的一侧且位于靠近室外的一边,第一玻璃的顶面与第一立柱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玻璃的底面与第一立柱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0009]第二玻璃,第二玻璃固定设置在第二立柱靠近变形缝的一侧且位于靠近室外的一边,第二玻璃的顶面与第一立柱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玻璃的底面与第二立柱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玻璃与第一玻璃错位设置且部分重叠;
[0010]第一可形变胶条,第一可形变胶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玻璃远离第一立柱的一侧,第一可形变胶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玻璃远离第二立柱的一侧,第一可形变胶条的顶面与第一玻璃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可形变胶条的底端与第一玻璃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0011]优选的,变形缝结构还包括,
[0012]第一横梁,第一横梁有两个,两个第一横梁均设置在第一立柱上靠近第二立柱的一侧,两个第一横梁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柱的顶端和底端,第一横梁与第一立柱固定连接;
[0013]插芯,插芯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横梁中,且位于第一横梁靠近第二立柱的一侧,插芯与第一横梁固定连接;
[0014]第二横梁,第二横梁有两个,两个第二横梁均设置在第二立柱上靠近第一立柱的一侧,两个第二横梁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柱的顶端和底端,第二横梁的一端与第二立柱固定连接,第二横梁的另一端与插芯可滑动的连接;
[0015]第一隐框立柱,第一隐框立柱竖直设置在第一横梁上,第一隐框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横梁固定连接,第一隐框立柱与第一玻璃固定连接;
[0016]第二隐框立柱,第二隐框立柱竖直设置在第二横梁上,第二隐框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横梁固定连接,第二隐框立柱与第二玻璃固定连接。
[0017]优选的,变形缝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隐框立柱与第二隐框立柱之间的第二可形变胶条,第二可形变胶条的一端与第一隐框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隐框立柱固定连接。
[0018]优选的,变形缝结构还包括,
[0019]第三可形变胶条,第三可形变胶条设置在第一隐框立柱与第二隐框立柱之间,第三可形变胶条的一端与第一隐框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隐框立柱固定连接;
[0020]保温棉,保温棉填充在第二可形变胶条与第三可形变胶条之间。
[0021]优选的,变形缝结构还包括,
[0022]第一饰板,第一饰板设置在第一隐框立柱上,且位于第一隐框立柱靠近室内的一侧,第一饰板与第一隐框立柱固定连接;
[0023]第二饰板,第二饰板设置在第二隐框立柱上,且位于第二隐框立柱靠近室内的一侧,第二饰板与第一饰板错位设置且部分重叠,第二饰板与第二隐框立柱固定连接。
[0024]优选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插芯、第一隐框立柱及第二隐框立柱为铝合金材质。
[0025]优选的,第一玻璃与第一隐框立柱之间、第二玻璃与第二隐框立柱之间通过结构胶粘结。
[0026]优选的,第一饰板和第二饰板是铝板。
[0027]优选的,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为夹胶玻璃。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玻璃幕墙变形缝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在建筑主体的变形缝的一侧安装第一立柱;
[0030]S2、在建筑主体的变形缝的另一侧安装第二立柱;
[0031]S3、在第一立柱上安装第一玻璃;
[0032]S4、将第一可形变胶条安装在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之间;
[0033]S5、在第二立柱上安装第二玻璃。
[003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35]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变形缝一侧的第一立柱和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玻璃、设置在变形缝另一侧的第二立柱和与之固定的第二玻璃,以及设置在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之间的第一可形变胶条,使变形缝结构在具有足够形变能力、良好的受力性能和密封性能的同时,使变形缝结构尽量隐藏,避免破坏了玻璃幕墙外立面的整体统一的效果;
[0036]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横梁和第一隐框立柱配合使第一玻璃与变形缝结构之间增加了一个受力连接点,使第一玻璃更加牢固的连接在第一立柱上。第二横梁和第二隐框立柱配合使第二玻璃与变形缝结构之间增加了一个受力连接点,使第二玻璃更加牢固的连接在
第二立柱上,同时第一横梁,插芯和第二横梁之间的配合使变形缝两边的主体发生错动时,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可自由错动;
[0037]3.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可形变胶条对变形缝结构的防水防尘降噪能力进行进一步提升;
[0038]4.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三可形变胶条在进一步增加变形缝结构的防水防尘降噪效果的同时,使第二可形变胶条与第三可行形变胶条之间可以盛放保温棉,保温棉使变形缝结构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
[0039]5.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饰板和第二饰板使变形缝结构从室内看也具有良好的外观,在遇到变形缝两侧主体错动时,第一饰板和第二饰板可分别跟随第一隐框立柱和第二隐框立柱自由错位;
[0040]6.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铝合金材质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插芯、第一隐框立柱及第二隐框立柱使变形缝结构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具有较轻的自重,减少对变形缝两侧的建筑主体的负担;
[0041]7.本专利技术通过结构胶,在不在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上钻孔的前提下,将第一玻璃和第一隐框立柱牢牢固定,第二玻璃和第二隐框立柱牢牢固定;
[0042]8.本专利技术通过铝板材质的第一饰板和第二饰板,减轻了变形缝结构的自重,同时使第一饰板和第二饰板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较低的维护成本;
[0043]9.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玻璃幕墙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变形缝结构包括,第一立柱(1a),第一立柱(1a)竖直设置在变形缝的一侧,第一立柱(1a)的顶面和底面设有第一安装座;第二立柱(1b),第二立柱(1b)竖直设置在变形缝的另一侧,且平行于第一立柱(1a)设置,第二立柱(1b)的顶面和底面设有第二安装座;第一玻璃(2a),第一玻璃(2a)固定设置在第一立柱(1a)靠近变形缝的一侧且位于靠近室外的一边,第一玻璃(2a)的顶面与第一立柱(1a)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玻璃(2a)的底面与第一立柱(1a)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玻璃(2b),第二玻璃(2b)固定设置在第二立柱(1b)靠近变形缝的一侧且位于靠近室外的一边,第二玻璃(2b)的顶面与第一立柱(1a)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玻璃(2b)的底面与第二立柱(1b)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玻璃(2b)与第一玻璃(2a)错位设置且部分重叠;第一可形变胶条(3a),第一可形变胶条(3a)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玻璃(2a)远离第一立柱(1a)的一侧,第一可形变胶条(3a)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玻璃(2b)远离第二立柱(1b)的一侧,第一可形变胶条(3a)的顶面与第一玻璃(2a)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可形变胶条(3a)的底端与第一玻璃(2a)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玻璃幕墙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变形缝结构还包括,第一横梁(1c),第一横梁(1c)有两个,两个第一横梁(1c)均设置在第一立柱(1a)上靠近第二立柱(1b)的一侧,两个第一横梁(1c)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柱(1a)的顶端和底端,第一横梁(1c)与第一立柱(1a)固定连接;插芯(1e),插芯(1e)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横梁(1c)中,且位于第一横梁(1c)靠近第二立柱(1b)的一侧,插芯(1e)与第一横梁(1c)固定连接;第二横梁(1d),第二横梁(1d)有两个,两个第二横梁(1d)均设置在第二立柱(1b)上靠近第一立柱(1a)的一侧,两个第二横梁(1d)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柱(1a)的顶端和底端,第二横梁(1d)的一端与第二立柱(1b)固定连接,第二横梁(1d)的另一端与插芯(1e)可滑动的连接;第一隐框立柱(1f),第一隐框立柱(1f)竖直设置在第一横梁(1c)上,第一隐框立柱(1f)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横梁(1c)固定连接,第一隐框立柱(1f)与第一玻璃(2a)固定连接;第二隐框立柱(1g),第二隐框立柱(1g)竖直设置在第二横梁(1d)上,第二隐框立柱(1g)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横梁(1d)固定连接,第二隐框立柱(1g)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桂钦季燕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发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