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03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直流充电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包括充电机外壳,所述充电机外壳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主轴,连接主轴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四个风动扇叶,充电机外壳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电源模块,连接主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啮合有两个从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上的连接结构相同,从动齿轮的下表面设置有扇叶。该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由扇叶旋转产生气流对电源模块进行物理降温,将电源模块所形成的热量由散热网排出,这样避免了温度过高导致充电机降额运行甚至停机,保障了直流充电机使用时的安全性,提高了直流充电机的充电效率,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以及推广意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以及推广意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以及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直流充电机
,具体为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为了方便在室外充电都需要使用大功率直流快速充电机,但是电动汽车及电池技术不断地发展,电动汽车对于快速充电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直流充电机的功率越做越大,这样就导致直流充电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更大的热量,但是现有大多数的直流充电机的散热方式都是通过散热网,通过散热网的散热处理方式并不够理想,直流充电机内同样聚集着大量的热量,当直流充电机内温度过高时就会导致充电机降额运行甚至停机,可靠性、安全性不足,充电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具备直流充电机具备更好的散热效果等优点,解决了直流充电机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包括充电机外壳,充电机外壳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快充电枪,充电机外壳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散热网,所述充电机外壳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主轴,连接主轴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四个风动扇叶,充电机外壳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电源模块,连接主轴的下端贯穿进充电机外壳的内部,连接主轴与充电机外壳的上壁转动连接,连接主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啮合有两个从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上的连接结构相同,从动齿轮的下表面设置有扇叶。
[0007]优选的,四个所述风动扇叶面向连接主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远离风动扇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主轴的外表面上。
[0008]优选的,四个所述风动扇叶的结构均设置为香肠状,四个风动扇叶上呈圆周阵列的形式设置,风动扇叶的内圆弧面上分别开设有三个聚风槽。
[0009]优选的,所述充电机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圆环滑槽,风动扇叶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滑轮,风动扇叶通过支撑滑轮与圆环滑槽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充电机外壳的顶部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两个活动槽,两个活动槽分别与两个支撑杆处于同一垂直位置,支撑杆的上端延伸进活动槽内,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块设置为球状,活动槽设置为与活动块相吻合的凹槽,活动块与支撑杆转动连接。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通过在直流充电机上设置有风动扇叶,当室外刮起风时,这样风动扇叶在风力的作用下会自动进行旋转,从而由连接主轴上的主动齿轮带动了两个扇叶同时进行旋转,从而产生气流对电源模块进行物理降温,将电源模块所形成的热量由散热网排出,这样避免了温度过高导致充电机降额运行甚至停机,保障了直流充电机使用时的安全性,提高了直流充电机的充电效率,同时该散热机构基于风能,这样降低了直流充电机额外提供的能源功耗,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以及推广意义。
[0015]2、该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通过将风动扇叶的结构设置为香肠状,以及风动扇叶的内圆弧面上设置有聚风槽,使得风对处于同一方向上的风动扇叶形成的推力大小始终不一样,从而连接主轴在惯性的租用下向受力大的风动扇叶方向转动,避免了风吹动过程中风动扇叶处于静止状态,这样保障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6]3、该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风动扇叶在旋转的过程中支撑滑轮对风动扇叶形成支撑效果,从而保障了风动扇叶转动时的流畅性,这样降低了风动扇叶所需要风吹动的力,提高了该装置后期在不同风力等级环境下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7]4、该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通过将活动块设置为球状,从而活动块与支撑杆转动连接,这样从动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活动块对从动齿轮形成悬挂效果,防止了从动齿轮出现掉落的情况,使得该装置在运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连接主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充电机外壳内部结构主视平面图;
[0021]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0022]图中:1充电机外壳、2快充电枪、3散热网、4连接主轴、5风动扇叶、6连接杆、7聚风槽、8圆环滑槽、9支撑滑轮、10电源模块、11主动齿轮、12从动齿轮、13扇叶、14支撑杆、15活动块、16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包括有充电机外壳1,充电机外壳1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快充电枪2,快充电枪2为现有结构不做过多的赘述,充电机外壳1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散热网3,散热网3为现有结构不做过多的赘述,且两个散热网3均延伸进充电机外壳1的内部,充电机外壳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主轴4,连接主轴4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四个风动扇叶5,且四个风动扇叶5面向连接主轴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6,两个连接杆6远离风动扇叶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主轴4的外表面上,同时四个风动扇叶5的结构均设置为香肠状,且四个风动扇叶5上呈圆周阵列的形式设置,风动扇叶5的内圆弧面上分别开设有三个聚风
槽7,三个聚风槽7从上往下的形式依次设置在风动扇叶5上,从而当风由右侧方向吹向风动扇叶5时,因为风动扇叶5的结构设置为香肠状,以及风动扇叶5的内圆弧面上设置有聚风槽7,所以风聚集在前侧风动扇叶5内圆弧面的聚风槽7内,且风对前侧风动扇叶5施加推力,风在经过后侧风动扇叶5的外圆弧面时,外圆弧面对风形成分流的效果,从而风由后侧风动扇叶5的两端吹过,从而使得风对前侧风动扇叶5施加的力大于后侧风动扇叶5的力,从而带动连接主轴4进行顺时针方向转动;
[0025]充电机外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圆环滑槽8,风动扇叶5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滑轮9,支撑滑轮9为现有结构不做过多的赘述,从而风动扇叶5通过支撑滑轮9与圆环滑槽8滑动连接,这样风动扇叶5在旋转的过程中支撑滑轮9对风动扇叶5形成支撑效果,从而保障了风动扇叶5转动时的流畅性,这样降低了风动扇叶5所需要风吹动的力,提高了该装置后期在不同风力等级环境下使用时的稳定性;
[0026]充电机外壳1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电源模块10,电源模块10为现有结构不做过多的赘述,连接主轴4的下端贯穿进充电机外壳1的内部,且连接主轴4与充电机外壳1的上壁转动连接,连接主轴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包括充电机外壳(1),充电机外壳(1)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快充电枪(2),充电机外壳(1)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散热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外壳(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主轴(4),连接主轴(4)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四个风动扇叶(5),充电机外壳(1)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电源模块(10),连接主轴(4)的下端贯穿进充电机外壳(1)的内部,连接主轴(4)与充电机外壳(1)的上壁转动连接,连接主轴(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1),主动齿轮(11)的左右两侧分别啮合有两个从动齿轮(12),两个从动齿轮(12)上的连接结构相同,从动齿轮(12)的下表面设置有扇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快充直流充电机,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风动扇叶(5)面向连接主轴(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6),两个连接杆(6)远离风动扇叶(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连接主轴(4)的外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快充直流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飞其张学博叶喜雨何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汇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