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太子参组培苗新型培养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97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太子参组培苗新型培养瓶,包括基座,基座上端面设有培育罐,培育罐一侧连接有注液组件,培育罐腔室底端设有导液杆,导液杆管身外连接有若干输液管二,各个输液管二环绕导液杆外并均匀覆盖在培育罐腔室的下端部,其一端与导液杆相连通,各个输液管二的另一端通过扣合件与培育罐内壁固定连接,输液管二管身外开设有若干排液孔;与传统太子参组培苗培养瓶有所不同的是,新型培育瓶一侧还连接有一个注液罐,培育瓶瓶身内设置有一个导液杆,导液杆外连接有平铺在瓶身底部的输液脉络,能使营养液均匀分散在培育罐内,保证太子参组培苗能得到均匀有效的吸收,提高培养效果。提高培养效果。提高培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太子参组培苗新型培养瓶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是一种利于太子参组培苗新型培养瓶。

技术介绍

[0002]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药材主产于福建、贵州、江苏、山东,安徽等地亦产,目前已被卫生部确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太子参在种植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育种培苗。
[0003]传统的太子参组培苗用培养瓶,在使用时,往往是直接将参苗放置在瓶身内注入营养液进行培样,由于营养液时在注入时,往往汇集在一处,参苗在瓶身内很难得到有效的全面吸收,继而影响参苗的培养效果,需要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太子参组培苗新型培养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利于太子参组培苗新型培养瓶,包括基座,基座一侧设有控制面板,基座上端安装有安全护罩,安全护罩内位于基座上端面设有培育罐,培育罐一侧连接有用于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太子参组培苗新型培养瓶,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一侧设有控制面板(2),所述基座(1)上端安装有安全护罩(3),所述安全护罩(3)内位于基座(1)上端面设有培育罐(4),所述培育罐(4)一侧连接有用于为培育罐(4)输入营养物质的注液组件;所述培育罐(4)腔室底端的中心处设有与注液组件相连通的导液杆(15),所述导液杆(15)管身外连接有若干输液管二(17),各个所述输液管二(17)环绕导液杆(15)外并均匀覆盖在培育罐(4)腔室的下端部,其一端与导液杆(15)相连通,各个所述输液管二(17)的另一端通过扣合件(18)与培育罐(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输液管二(17)管身外开设有若干排液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太子参组培苗新型培养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组件包括储液罐(5),所述储液罐(5)置于培育罐(4)一侧并与基座(1)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罐(5)上端部一侧连接有注液管(7),所述储液罐(5)下端部一侧连接有排液管(8),所述注液管(7)和排液管(8)的管口部位延伸在安全护罩(3)外,所述储液罐(5)下端部的另一侧设有输液管口(6),所述输液管口(6)上连接有输液管一(1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启棉江慧容陈阿琴林振盛许明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天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