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下可切割双极电凝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76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腔镜下可切割双极电凝钳,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外管、钳头及电接头,所述固定手柄上转动设置所述外管,所述外管的远端穿过固定手柄设置所述钳头,外管内设置钳头推件,所述钳头推件一端与钳头传动连接、另一端伸出外管位于固定手柄内,所述活动手柄与固定手柄转动连接,活动手柄与钳头推件传动连接;钳头与钳头推件均电连接至电接头,所述电接头位于固定手柄外部,电接头用于连接至高频电刀主机;所述外管一端开设有进烟口、另一端通过旋转密封组件连通有抽烟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电凝效果好,使用安全,利于排除烟气,保证手术视野清晰。野清晰。野清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腔镜下可切割双极电凝钳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腔镜下可切割双极电凝钳。

技术介绍

[0002]腔镜手术中,要使用能量器械对组织进行分离、抓取、凝闭血管断端等操作,现在常用的是超声刀,但是超声刀有明显弊端:

对血管断端的封闭效果没有高频双极电凝原理的器械稳固,有可能造成病人手术后二次出血或者渗血;

只能封闭血管直径1mm以下的血管、导致血管夹的使用无法避免增加病人手术费用。

对组织接触位点半径3mm以内的神经组织的热穿透伤害无法避免,容易引起并发症。高频双极电凝钳可以在腔镜手术中提供更为稳固的电凝止血效果和保证对周围神经组织的绝对安全并减少甚至避免血管夹的使用以减少病人的费用负担,但是目前国内的腔镜手术用双极电凝镊不具备电切组织的作用,只能电凝镊止血,所以导致无法有效替代超声刀在腔镜手术中的地位,本产品设计就是要克服这个弱点,让双极电凝钳拥有有效电切组织的作用,从而代替超声刀,给腔镜手术的病人带来更好的手术效果和更低的费用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腔镜下可切割双极电凝钳,结构设置合理,电凝效果好,使用安全,利于排除烟气,保证手术视野清晰。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腔镜下可切割双极电凝钳,包括固定手柄、活动手柄、外管、钳头及电接头,所述固定手柄上转动设置所述外管,所述外管的远端穿过固定手柄设置所述钳头,外管内设置钳头推件,所述钳头推件一端与钳头传动连接、另一端伸出外管位于固定手柄内,所述活动手柄与固定手柄转动连接,活动手柄与钳头推件传动连接;
[0006]钳头与钳头推件均电连接至电接头,所述电接头位于固定手柄外部,电接头用于连接至高频电刀主机;
[0007]所述外管一端开设有进烟口、另一端通过旋转密封组件连通有抽烟管。
[0008]进一步地,所述钳头包括第二钳夹和与第二钳夹铰接的第一钳夹,所述第一钳夹和第二钳夹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钳夹在第一滑槽处设置有多个凸齿,所述第二钳夹上固定设置有陶瓷绝缘层,所述陶瓷绝缘层上设置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开设有与凸齿相对应的凹槽,导电层连接有金属丝,所述金属丝上套有绝缘隔离管;
[0009]所述钳头推件包括金属片和内管,所述金属片一端位于第一钳夹和第二钳夹的滑槽内,金属片与第一钳夹相接触,金属片另一端与内管固定连接,所述内管连接至电接头,内管的一端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上开设有通孔,内管在对应通孔处设置有绝缘层,所述金属丝穿过内管的通孔连接至电接头。
[0010]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片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推片,两个所述推片分别位于两个钳夹的外侧,所述第一钳夹朝向第二钳夹的端面上设置有绝缘垫层,所述绝缘垫层的高度低
于凸齿。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夹和第二钳夹的外侧均设置有导槽,两个所述导槽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连通,两个所述推片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导槽内,第一钳夹的导槽朝向外管的端部设置有弧形凹陷。
[0012]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手柄在与固定手柄的铰接处设置有拨叉,所述内管位于所述拨叉的叉口端内,内管在对应拨叉的两侧均设置有挡圈。
[0013]进一步地,内管在对应两个挡圈处套设有限位壳,所述限位壳滑动连接固定手柄,限位壳一端与固定手柄之间设置有弹簧,固定手柄在限位壳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n形挡件,所述n形挡件的横向段与固定手柄转动连接,n形挡件横向段的一端穿过固定手柄的外侧设置有旋转手柄,n形挡件竖向段朝向拨叉或限位壳,n形挡件竖向段的端部设置有凸块,固定手柄上在对应n形挡件的旋转路径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凸块相对应的凹槽,其中一个凹槽位于限位壳的另一端。
[0014]进一步地,所述n形挡件横向段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显示板,所述弧形显示板上设置有两种不同的色彩,所述固定手柄在对应弧形显示板处设置有显示通孔。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内管上还设置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滑动连接固定手柄,固定壳内设置有两个电极导线连接头和固定套件,两个所述电极导线连接头左右分开布设、均连接至电接头,所述固定套件包括绝缘管段、第一导电管段和第二导电管段,所述第一导电管段套设在内管内,所述绝缘管段位于绝缘隔离管外、套设在第一导电管段内,所述第二导电管段设置在绝缘管段的端部,所述金属丝穿过绝缘管段位于第二导电管段内,一个电极导线连接头卡固在第一导电管段外侧、与内管电连接,另一个电极导线连接头与第二导电管段相接触、与金属丝电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电接头与两个电极导线连接头之间设置有电路开关,所述电路开关设置在活动手柄的前端。
[0017]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上开设有出烟口,所述内管靠近进烟口和出烟口处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出烟口位于固定手柄外侧;所述旋转密封组件包括固定环和密封盖,外管在出烟口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密封盖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固定环转动连接,密封盖上穿设所述抽烟管,所述抽烟管连接至负压装置。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本技术的电凝效果好:两个电极导线连接头分别连接内管和金属丝,一个通过内管、金属片使第一钳夹带电,形成一个电极,另一个通过金属丝是第二钳夹上的导电层带电,形成另一个电极,随着转动活动手柄,带动钳头推件前进,使两个钳头闭合,从而使第一钳头上的凸齿与导电层之间形成闭合的回路,对凸齿与导电层之间的组织进行电凝,凸齿与组织的接触面积大,形成条状的电凝带,电凝效果好。
[0020]本技术切割方便:转动活动手柄,使拨叉推动挡圈前进,从而带动内管、金属片前进,使金属片在钳头的滑槽内滑动,从而达到切割电凝后的组织的目的;金属片上设置有推片,第一钳夹的导槽抽象外管的端部设置有弧形凹陷,在推片经过弧形凹陷时,带动第一钳夹关闭或打开。钳头推件不仅是作为电路的连接部分,也是钳头动作的传动部件,同时也是达到切割组织的功能。
[0021]本技术能够排出手术时产生的烟气及组织液:负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使手
术中产生的烟气和一些组织液从外管的进烟口吸入,从出烟口、抽烟管排至负压系统,以保证手术过程中的视野清晰。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腔镜下可切割双极电凝钳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钳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吹的第一钳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钳头的剖视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的外管和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的外管和内管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8]图7是本技术的外管和内管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9]图8是本技术的固定壳、电接头和电极导线连接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中标号为:1为固定手柄,2为活动手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腔镜下可切割双极电凝钳,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手柄(1)、活动手柄(2)、外管(3)、钳头(4)及电接头,所述固定手柄(1)上转动设置所述外管(3),所述外管(3)的远端穿过固定手柄(1)设置所述钳头(4),外管(3)内设置钳头推件(6),所述钳头推件(6)一端与钳头(4)传动连接、另一端伸出外管(3)位于固定手柄(1)内,所述活动手柄(2)与固定手柄(1)转动连接,活动手柄(2)与钳头推件(6)传动连接;钳头(4)与钳头推件(6)均电连接至电接头,所述电接头位于固定手柄(1)外部,电接头用于连接至高频电刀主机;所述外管(3)一端开设有进烟口(7)、另一端通过旋转密封组件(8)连通有抽烟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下可切割双极电凝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4)包括第二钳夹(402)和与第二钳夹(402)铰接的第一钳夹(401),所述第一钳夹(401)和第二钳夹(402)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钳夹(401)在第一滑槽处设置有多个凸齿(4011),所述第二钳夹(402)上固定设置有陶瓷绝缘层(4021),所述陶瓷绝缘层(4021)上设置有导电层(5),所述导电层(5)开设有与凸齿(4011)相对应的凹槽,导电层(5)连接有金属丝(501),所述金属丝(501)上套有绝缘隔离管(502);所述钳头推件(6)包括金属片(601)和内管(602),所述金属片(601)一端位于第一钳夹(401)和第二钳夹(402)的滑槽内,金属片(601)与第一钳夹(401)相接触,金属片(601)另一端与内管(602)固定连接,所述内管(602)连接至电接头,内管(602)的一端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金属丝(501)穿过内管(602)的通孔连接至电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镜下可切割双极电凝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601)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推片(6011),两个所述推片(6011)分别位于两个钳夹的外侧,所述第一钳夹(401)朝向第二钳夹(402)的端面上设置有绝缘垫层(4012),所述绝缘垫层(4012)的高度低于凸齿(40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镜下可切割双极电凝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夹(401)和第二钳夹(402)的外侧均设置有导槽(403),两个所述导槽(403)分别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连通,两个所述推片(601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导槽(403)内,第一钳夹(401)的导槽(403)朝向外管(3)的端部设置有弧形凹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镜下可切割双极电凝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手柄(2)在与固定手柄(1)的铰接处设置有拨叉(201),所述内管(602)位于所述拨叉(201)的叉口端内,内管(602)在对应拨叉(201)的两侧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淑香王峰王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埃丽坤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