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62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包括:内墙体和若干外墙体,若干外墙体设于内墙体的外侧,内墙体内形成有蓄热室,内墙体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内墙体部,若干内墙体部合围形成蓄热室,内墙体部的外壁与外墙体相抵;两相邻内墙体部之间形成有若干膨胀缝组,每一膨胀缝组均包括:第一膨胀缝和第二膨胀缝,一内墙体部的一侧从外至内依次具有第一墙面、第二墙面和第三墙面,另一内墙体部的一侧从外至内依次具有第四墙面、第五墙面和第六墙面,第一墙面与第四墙面之间形成第一膨胀缝,第三墙面与第六墙面之间形成第二膨胀缝,第二墙面与第五墙面限位配合,第一膨胀缝与第二膨胀缝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稳定可靠。可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熔窑蓄热室的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

技术介绍

[0002]蓄热室是以空气为助燃剂的玻璃熔窑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格子砖周期性的吸收烟气热量,降低烟气的温度,放出热量预热助燃空气,使燃料燃烧达到玻璃熔化所需的温度,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蓄热室墙体时由大量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耐火砖砌筑而成的,相邻耐火砖之间都有缝隙,这些上下左右的缝隙必须错开。耐火砖膨胀缝是为抵消耐火砖高温时的体积膨胀量而预留的缝隙,其大小主要根据耐火砖的热膨胀率和使用温度来确定。蓄热室墙体中耐火砖的错缝方式对蓄热室墙体的稳定性和密封性有很大的影响。蓄热室墙体中耐火砖的膨胀缝留设方式对蓄热室墙体的升温膨胀有很大影响。
[0003]传统由于蓄热室墙体中耐火砖的错缝方式不太合理,造成部分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在使用过程倾斜和穿火的情况,由于蓄热室墙体中耐火砖的膨胀缝留设方式不太合理,使蓄热室墙体在升温膨胀时很难往膨胀缝处移动,而往两端移动较多,造成剩余的膨胀缝较大和蓄热室墙体局部变形,最终造成日常维护成本增加,严重时可能会影响蓄热室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的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简单方便、稳定可靠的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包括:内墙体和若干外墙体,若干所述外墙体设于所述内墙体的外侧,所述内墙体内形成有蓄热室,所述内墙体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内墙体部,若干所述内墙体部合围形成所述蓄热室,所述内墙体部的外壁与所述外墙体相抵;
[0007]两相邻所述内墙体部之间形成有若干膨胀缝组,每一所述膨胀缝组均包括:第一膨胀缝和第二膨胀缝,一所述内墙体部的一侧从外至内依次具有第一墙面、第二墙面和第三墙面,另一所述内墙体部的一侧从外至内依次具有第四墙面、第五墙面和第六墙面,所述第一墙面与所述第四墙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膨胀缝,所述第三墙面与所述第六墙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膨胀缝,所述第二墙面与所述第五墙面限位配合,所述第一膨胀缝与所述第二膨胀缝交错设置。
[0008]上述的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其中,所述第二膨胀缝与所述蓄热室相连通,所述第一膨胀缝与所述第二膨胀缝平行设置。
[0009]上述的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其中,所述第一墙面与所述第四墙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墙面与所述第六墙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墙面与所述第五墙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墙面与所述第二墙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五墙面与所述第六墙面垂直设置。
[0010]上述的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其中,所述内墙体内设有若干分隔墙体,所述内墙体通过若干所述分隔墙体分别形成若干所述蓄热室。
[0011]上述的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其中,所述内墙体的内壁具有若干凹槽,每一所述分隔墙体的两侧分别伸入两所述凹槽内。
[0012]上述的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其中,每一所述分隔墙体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膨胀缝组相正对,两所述凹槽分别与两所述第二膨胀缝相连通。
[0013]上述的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其中,所述内墙体和若干所述外墙体上设有若干炉口墙体,若干所述炉口墙体内分别具有若干炉口,若干所述炉口分别与若干所述蓄热室相连通。
[0014]上述的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其中,所述内墙体的外壁设有若干安装空间,若干所述外墙体分别设于若干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外墙体的外壁与所述内墙体的外壁相齐平。
[0015]上述的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其中,所述内墙体通过若干主砌筑砖、若干错缝砖和若干膨胀砖砌成,若干所述外墙体均通过若干保温砖砌成。
[0016]上述的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其中,还包括:若干钢架,若干所述钢架分别与若干所述外墙体的外壁、若干所述内墙体的外壁相抵。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18]本技术两相邻内墙体部之间形成有若干膨胀缝组,每一膨胀缝组的第一膨胀缝和第二膨胀缝交错设置,即每一膨胀缝组内外膨胀缝错开,以及墙体高度方向上每20层左右进行膨胀缝组的错开,使蓄热室墙体的结构稳定性和密封性都得到了提高,两相邻内墙体部之间相互限位,内墙体与外墙体连成一体,且相互限位,使膨胀缝处蓄热室墙体的结构稳定性和密封性都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的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22]附图中:1、内墙体;2、外墙体;3、蓄热室;4、内墙体部;5、膨胀缝组;8、分隔墙体;9、凹槽;10、钢架;11、第一墙面;12、第二墙面; 13、第三墙面;14、第四墙面;15、第五墙面;16、第六墙面;17、炉口墙体;18、炉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4]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 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 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的图1中B处的放大图,如图1 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包括:内墙体1和若干外墙体2,若干外墙体2设于内墙体1的外侧,内墙体1内形成有蓄热室3,内墙体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内墙体部4,若干内墙体部4合围形成
蓄热室3,内墙体部4的外壁与外墙体2相抵。
[0025]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两相邻内墙体部之间形成有若干膨胀缝组5,每一膨胀缝组5均包括:第一膨胀缝和第二膨胀缝,一内墙体部4 的一侧从外至内依次具有第一墙面11、第二墙面12和第三墙面13,另一内墙体部4的一侧从外至内依次具有第四墙面14、第五墙面15和第六墙面16,第一墙面11与第四墙面14之间形成第一膨胀缝,第三墙面13与第六墙面 16之间形成第二膨胀缝,第二墙面12与第五墙面15限位配合,第一膨胀缝与第二膨胀缝交错设置。
[0026]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膨胀缝与蓄热室3相连通,第一膨胀缝与第二膨胀缝平行设置。
[0027]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墙面11与第四墙面14平行设置,第三墙13面与第六墙面16平行设置,第二墙面12与第五墙面15平行设置,第一墙面11与第二墙面12垂直设置,第五墙面15与第六墙面16垂直设置。
[0028]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0029]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0030]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所示,内墙体1 内设有若干分隔墙体8,内墙体1通过若干分隔墙体8分别形成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墙体和若干外墙体,若干所述外墙体设于所述内墙体的外侧,所述内墙体内形成有蓄热室,所述内墙体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内墙体部,若干所述内墙体部合围形成所述蓄热室,所述内墙体部的外壁与所述外墙体相抵;两相邻所述内墙体部之间形成有若干膨胀缝组,每一所述膨胀缝组均包括:第一膨胀缝和第二膨胀缝,一所述内墙体部的一侧从外至内依次具有第一墙面、第二墙面和第三墙面,另一所述内墙体部的一侧从外至内依次具有第四墙面、第五墙面和第六墙面,所述第一墙面与所述第四墙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膨胀缝,所述第三墙面与所述第六墙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膨胀缝,所述第二墙面与所述第五墙面限位配合,所述第一膨胀缝与所述第二膨胀缝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膨胀缝与所述蓄热室相连通,所述第一膨胀缝与所述第二膨胀缝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玻璃熔窑蓄热室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面与所述第四墙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墙面与所述第六墙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墙面与所述第五墙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墙面与所述第二墙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五墙面与所述第六墙面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玻璃熔窑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永财于成胡曦张世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