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极化入射波感知单元和相位调控单元、超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人工电磁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极化入射波感知单元和相位调控单元、超材料。
技术介绍
[0002]超材料是具有亚波长单元单元的周期或非周期阵列的人工结构,可以利用自然界不存在的有效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通过工程设计获得引人注目的电磁特性。因此,许多新的应用被提出,包括完美成像、超级透镜和隐形斗篷。
[0003]为了探索物理领域与信息科学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数字编码超表面和可编程超表面的概念。通过对特定的物理参数进行数字化,数字
‘0’
和
‘1’
可以表示电磁波的相位差、振幅或者极化,这使得可以通过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对电磁波进行直接调制。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和简洁的结构,数字编码元表面已经在时空调制、通信和成像等方面实现了各种应用。
[0004]然而,对超材料的智能的追求,需要更多特殊的功能,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从环境中感知和收集数据。为了结合可编程超表面和感知能力的优点,提出了一种集成了感知器和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极化入射波的感知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感知单元包括表层相位调控金属结构层(1)、上介质板层(2)、中间金属层(3)、下介质板层(4)和底层金属层(5),所述表层相位调控金属结构层(1)贴附于上介质板层(2)上表面,底层金属层(5)贴附于下介质板层(4)下表面,上介质板层(2)下表面位于中间金属层(3)的上表面,下介质板层(4)的上表面位于中间金属层(3)下表面;其中,所述表层相位调控金属结构层(1)上表面中心设置一个矩形天线贴片(7),两个调相金属贴片(6)分别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放置,并且两个调相金属贴片(6)均通过两个PIN二极管与矩形天线贴片(7)的两条边连接,两个调相金属贴片(6)的顶部均设置有金属通孔(12);其中,底层金属层(5)下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相对放置的扇形结构(10),所述两个相对放置的扇形结构(10)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通孔,并且两个调相金属贴片(6)顶部的金属通孔(12)分别于两个扇形结构(10)顶端的两个通孔连通;所述两个相对放置的扇形结构(10)上的通孔分别通过第一馈线(11)与底层金属层(5)下表面的y轴方向上的两条边垂直连接;并且,在底层金属层(5)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馈线(13),第二馈线(13)的一端与底层金属层(5)下表面Y方向上的一条边垂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与矩形天线贴片(7)上的通孔(9)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极化入射波的感知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介质板层(2)上表面的矩形天线贴片和上介质板层(2)的x、y中心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极化入射波的感知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介质板层(2)上表面的两个调相金属贴片(6)分别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放置,沿着x轴方向放置的调相金属贴片的y中心和介质板的y中心重合,沿着y轴放置的调相金属贴片的x中心和介质板的x中心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极化入射波的感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介质板层(2)、中间金属层(3)和下介质板层(4)的边长为感知单元的周期长度。5.一种具有双极化入射波的相位调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相位调控单元包括表层相位调控金属结构层(1)、上介质板层(2)、中间金属层(3)、下介质板层(4)和底层金属层(5),所述表层相位调控金属结构层(1)贴附于上介质板层(2)上表面,底层金属层(5)贴附于下介质板层(4)下表面,上介质板层(2)下表面位于中间金属层(3)的上表面,下介质板层(4)的上表面位于中间金属层(3)下表面;其中,所述表层相位调控金属结构层(1)上表面中心设置一个矩形天线贴片(7),两个调相金属贴片(6)分别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放置,并且两个调相金属贴片(6)均通过两个PIN二极管与矩形天线贴片(7)的两条边连接,两个调相金属贴片(6)的顶部均设置有金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龙,姜汝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博空间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