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生态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3437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生态装置及方法,包括壁壳,底板,溢流渠,内筒,内筒形成圆环柱单元和通过支架与内筒固定的悬浮岛,设置在内筒底部的供氧组件,与悬浮岛连通的污水进水管和与供氧组件连通的进气管,溢流渠内的监测探针,悬浮岛内通过生物填料依次形成第一缺氧区、厌氧区和第二缺氧区,圆环柱单元形成好氧区;壁壳与内筒之间包括上部的生态单元和下部的沉淀单元,生态单元底部布置气冲洗管,沉淀单元包括至少三级的三相分离器;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污水进水管的进水量和监测探针的数据控制供氧组件、进气管以及气冲洗管的进气量。本装置是高集成、低能耗、低成本的装置,实现分散、小水量的生活污水的高效达标处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生态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活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生态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包括污水管网和污水站点,污水管网的建设投资费用都比较昂贵。尤其是考虑到地形复杂的区域,污水管网中管线开挖铺设的难度也会加大,发展污水就地处理的方式显得异常重要。
[0003]CN109734262A公开了家用生活污水净化罐,通过分隔板将罐体内填充不同生化填料的空间自下而上分隔为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在进水管、进气管及曝气装置的作用下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然而,该装置的净化效率有限,净化后出水的指标不高。
[0004]CN110510733A公开了一种湿地生态净化罐及其工作方法,通过设计包括外筒、内筒、曝气池、生态浮岛等一体结构的湿地生态净化罐,污水通过曝气池及生态浮岛的净化处理后流进集水槽,解决了污水就地处理的问题,达到了简单、免维护、微动力以及出水稳定的效果。但是,该净化罐中沉淀区域空间有限,沉淀效率较低,同时曝气池缺乏预缺氧池,导致脱氮效果一般,容易出现处理后水中SS仍然超标的现象。
[0005]当前,还需要意识到的是生活污水的来水量并不均衡,往往是集中在一天的某几个时段排放,以上两种净化罐通常不耐污水的集中冲击,容易发生死泥的现象。
[0006]因此,如何获得一种能更好适应当前污水处理的情况,提供一种净化质量高、效率高且智能化的净水处理装置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生态装置,包括壁壳,底板,所述壁壳上部外侧的溢流渠,所述壁壳内包括内筒,所述内筒中形成圆环柱单元和通过支架与所述内筒固定的悬浮岛,设置在所述内筒底部的供氧组件,与所述悬浮岛连通的污水进水管和与所述供氧组件连通的进气管;所述溢流渠内设置监测出水中悬浮物含量的监测探针,所述悬浮岛内通过设置生物填料依次形成第一缺氧区、厌氧区和第二缺氧区,所述圆环柱单元形成好氧区;所述壁壳与所述内筒之间的间隙空间包括上部的生态单元和下部的沉淀单元,所述生态单元底部布置气冲洗管,所述沉淀单元包括至少三级的三相分离器;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污水进水管的进水量和所述监测探针的数据控制所述供氧组件、所述进气管以及所述气冲洗管的进气量。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置于所述装置上部的冠盖和所述冠盖上方的太阳能供电系统,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用于供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生态单元内填充可再生湿地填料,所述可再生湿地填料厚度为500mm~800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填料分外层填料、中层填料和内层填料;所述外层填料和所述中层填料为多孔旋转球型填料,所述内层填料为条形聚氨酯
海绵生物填料;所述外层填料、中层填料和内层填料的间隙大小依次为外层填料>中层填料>内层填料。
[0010]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渠为层状结构,上层设置连通所述内筒的废水管和连通所述生态单元的倒三角堰,下层内设置所述监测探针和滑动堰板,所述下层内筒开设至少两组小孔堰与所述生态单元连通,所述滑动堰板开设与每组所述小孔堰位置对应的方洞,所述方洞尺寸大于所述小孔堰,两组所述小孔堰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方洞的宽度,所述倒三角堰的低点高于所述可再生湿地填料的平均高度,所述小孔堰的高点与所述可再生湿地填料的平均高度平齐。
[0011]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单元内设置挡板、裙板和交叉疏导台,所述裙板一端固定在所述内筒外侧,另一端向下倾斜,所述交叉疏导台呈尖嘴状,上坡面倾斜向下,下坡面倾斜向上,宽边固定于所述壁壳内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裙板包括第一裙板、第二裙板、第三裙板,所述交叉疏导台包括第一交叉疏导台、第二交叉疏导台,所述第一裙板、第一交叉疏导台、第二裙板、第二交叉疏导台、第三裙板依次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裙板末端交错布置若干开孔,所述内筒靠近所述第一裙板和所述第二裙板的根部下方有若干方孔,所述第一裙板下方的方孔尺寸大于所述内筒底部孔洞尺寸,所述第二裙板下方开孔为小于所述方孔尺寸的微孔;所述挡板、所述第一裙板和所述壁壳围成第一级所述三相分离器,所述第一裙板与所述第二裙板围成第二级所述三相分离器,所述第二裙板与所述第三裙板围成第三级所述三相分离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收集的所述监测探针信号控制所述滑动堰板的开合和所述气冲洗管的进气量,使所述溢流渠内污水回流或自产水管流出;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污水进水管的进水量控制所述供氧组件和所述进气管的运行模式。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气冲洗管设置至少一级气冲洗模式,每级所述气冲洗模式根据实时所述监测探针的信号数据逐级启动,逐级启动到设定气冲洗级别后所述控制单元发出警示信号。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运行模式分为正常模式和休眠模式,所述休眠模式包括至少一种调节挡位,每种所述调节挡位设置不同比例的所述供氧组件和所述进气管的进气间隔,每种所述调节挡位根据所述实时污水进水状态启动,启动到设定调节挡位后所述控制单元发出报警信号。
[0016]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启动控制单元,采集监测探针的信号和污水进水管的进水量;S2:污水通过污水进水管进入悬浮岛,流经所述悬浮岛的第一缺氧区、厌氧区、第二缺氧区;S3:污水经过所述悬浮岛后进入圆环柱单元,经过所述圆环柱单元的好氧区后,污水直接或者经过至少一次第一水流路径后进入第二水流路径;所述第一水流路径为随供氧组件曝出的氧气在所述圆环柱单元好氧区中形成上升流,重新进入所述悬浮岛中;
所述第二水流路径为自所述好氧区进入沉淀单元的三相分离器;S4:污水经至少三级的所述三相分离器后进入生态单元;S5:通过所述生态单元的污水进入溢流渠;S6:若所述监测探针的数据达到预设指标,则污水排出;如所述监测探针的数据未达到预设指标,则污水启动反洗模式。
[0017]本专利技术污水处理装置集成化程度高,以分散型点源污染为处理目标进行污水净化处理,优点具体在于:(1)装置内筒结构有较大的深宽比,同时内外筒之间功能区和多个三相分离器的设定提高了污水分离后的沉淀效率,增强了系统脱氮除磷的总效率;(2)通过对连接污水进水管的实时监测,控制装置中供氧组件、进气管及气冲洗管的进气量,实现了装置污水处理的智能化控制,增强了装置耐冲击的效果,防止污泥解体;(3)装置中悬浮岛和溢流渠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增加了反洗功能,通过协同监测探针和控制单元,保证处理后的出水达标。
附图说明
[0018]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污水处理生态装置俯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A

A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生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壁壳(1),底板(2),所述壁壳(1)上部外侧的溢流渠(3),所述壁壳内包括内筒(7),所述内筒(7)中形成圆环柱单元和通过支架(9)与所述内筒(7)固定的悬浮岛(8),设置在所述内筒(7)底部的供氧组件(15),与所述悬浮岛(8)连通的污水进水管(13)和与所述供氧组件(15)连通的进气管(14);所述溢流渠(3)内设置监测出水中悬浮物含量的监测探针(27),所述悬浮岛(8)内通过设置生物填料(801)依次形成第一缺氧区、厌氧区和第二缺氧区,所述圆环柱单元形成好氧区;所述壁壳(1)与所述内筒(7)之间的间隙空间包括上部的生态单元(25)和下部的沉淀单元(26),所述生态单元(25)底部布置气冲洗管(11),所述沉淀单元(26)包括至少三级的三相分离器;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6),所述控制单元(6)用于根据所述污水进水管(13)的进水量和所述监测探针(27)的数据控制所述供氧组件(15)、所述进气管(14)以及所述气冲洗管(11)的进气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装置上部的冠盖(4)和所述冠盖(4)上方的太阳能供电系统(5),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5)用于供给所述控制单元(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801)分外层填料、中层填料和内层填料;所述外层填料和所述中层填料为多孔旋转球型填料,所述内层填料为条形聚氨酯海绵生物填料;所述外层填料、中层填料和内层填料的间隙大小依次为外层填料>中层填料>内层填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渠(3)为层状结构,上层设置连通所述内筒(7)的废水管(305)和连通所述生态单元(25)的倒三角堰(303),下层内设置所述监测探针(27)和滑动堰板(301),所述下层壁面开设至少两组小孔堰(302)与所述生态单元(25)连通,所述滑动堰板(301)开设与每组所述小孔堰(302)位置对应的方洞(304),所述方洞(304)尺寸大于所述小孔堰(302),两组所述小孔堰(30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方洞(304)的宽度,所述倒三角堰(303)的低点高于所述生态单元(25)中可再生湿地填料的平均高度,所述小孔堰(302)的高点与所述可再生湿地填料的平均高度平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单元(26)内设置挡板(16)、裙板(100)和交叉疏导台(200),所述裙板(100)一端固定在所述内筒(7)外侧,另一端向下倾斜,所述交叉疏导台(200)呈尖嘴状,上坡面倾斜向下,下坡面倾斜向上,宽边固定于所述壁壳(1)内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100)包括第一裙板(17)、第二裙板(18)、第三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亢鑫鑫刘剑鑫宋超唐陆合王刚赵云生王旭杨毅明董兴隆肖兴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宇辉煌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