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力矩电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297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永磁力矩电机结构,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嵌装在定子中且转子的中轴穿过定子,转子中轴前端固定有编码器转子,编码器转子嵌装在编码器定子中,编码器定子固定于定子前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内部集成绝对式高精度光电角度编码器,实现电机转子圆周位置的实时反馈,使电机具备良好的伺服特性;整合度高、体积小、重量轻、能适应真空环境。能适应真空环境。能适应真空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力矩电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力矩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航天领域,航天器对驱动电机需具备力矩大、力矩波动小、体积小、重量轻、耐力学环境、耐真空、耐辐照等特点,其中体积小和重量轻更是制约产品能否使用的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永磁力矩电机结构,该永磁力矩电机结构内部集成绝对式高精度光电角度编码器,实现电机转子圆周位置的实时反馈,使电机具备良好的伺服特性。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永磁力矩电机结构,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嵌装在定子中且转子的中轴穿过定子,转子中轴前端固定有编码器转子,编码器转子嵌装在编码器定子中,编码器定子固定于定子前端。
[0006]所述转子的截面为“巾”字型,转子外环安装磁钢,定子上对应磁钢的位置有定子电枢安装于定子内壁并套装于磁钢外。
[0007]所述磁钢粘接固定在磁轭外表面,磁轭通过螺钉轴向固定于轴,轴截面呈“十”字型。
[0008]所述定子电枢采用小过盈配合压装于机壳,并通过销钉从外环位置固定;引出线从定子电枢端部延伸穿出并通过出线固定夹接线,出线固定夹固定于机壳,在引出线穿过的位置安装有出线护套。
[0009]所述转子中轴穿过定子的位置,有轴承组件套装在转子上使转子可相对于定子转动。
[0010]所述轴承组件由第一角接触轴承和第二角接触轴承沟槽,第一角接触轴承和第二角接触轴承分别从两端组装,在第一角接触轴承和第二角接触轴承之间连接有预紧力调整内圈和预紧力调整外圆,预紧力调整内圈套装于预紧力调整外圆内且预紧力调整内圈和预紧力调整外圆长度一致。
[0011]所述轴上,中轴中部的轴承挡尺寸小于后端的安装止口尺寸小于磁轭安装止口,轴承挡尺寸、安装止口尺寸和磁轭安装止口位置均采用一次磨削加工成型。
[0012]所述轴前端端面有螺纹孔用于安装编码器转子,前端外圆加工有用于安装螺母的外螺纹和用于安装止动垫圈的止动卡圈槽。
[0013]所述螺母压紧止动垫圈安装。
[0014]所述定子前端安装有后罩覆盖于编码器定子外,定子前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后轴承盖,定子内环后端固定安装有前轴承盖,定子外环后端固定安装有防尘盖板,转子穿过防尘盖板;在前轴承盖和后轴承盖之间安装轴承组件。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内部集成绝对式高精度光电角度编码器,实现电机转子圆周位置的实时反馈,使电机具备良好的伺服特性;整合度高、体积小、重量轻、能适应真空环境。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中定子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的B

B面剖视图;
[0020]图5是图1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5的正视图;
[0022]图7是图5中轴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2

转子,21

轴,22

螺钉,221

螺纹孔,222

止动卡圈槽,223

外螺纹,23

磁轭,24

磁钢,3

前轴承盖,4

防尘盖板,5

定子,51

机壳,52

定子电枢,53

引出线,54

出线护套,55

销钉,56

出线固定夹,6

后罩,7

编码器定子,8

后轴承盖,9

轴承压板,10

止动垫圈,12

编码器转子,13

螺母,14

轴承组件,141

第一角接触轴承,142

预紧力调整内圈,143

预紧力调整外圆,144

第二角接触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永磁力矩电机结构,包括转子2和定子5;所述转子2嵌装在定子5中且转子2的中轴穿过定子5,转子2中轴前端固定有编码器转子12,编码器转子12嵌装在编码器定子7中,编码器定子7固定于定子5前端。
[0027]实施例2
[0028]基于实施例2,转子2的截面为“巾”字型,转子2外环安装磁钢24,定子5上对应磁钢24的位置有定子电枢52安装于定子5内壁并套装于磁钢24外。
[0029]实施例3
[0030]基于实施例2,磁钢24粘接固定在磁轭23外表面,磁轭23通过螺钉22轴向固定于轴21,轴21截面呈“十”字型。
[0031]实施例4
[0032]基于实施例2,定子电枢52采用小过盈配合压装于机壳51,并通过销钉55从外环位置固定;引出线53从定子电枢52端部延伸穿出并通过出线固定夹56接线,出线固定夹56固定于机壳51,在引出线53穿过的位置安装有出线护套54。
[0033]实施例5
[0034]基于实施例1,转子2中轴穿过定子5的位置,有轴承组件14套装在转子2上使转子2可相对于定子5转动。
[0035]实施例6
[0036]基于实施例5,轴承组件14由第一角接触轴承141和第二角接触轴承144沟槽,第一
角接触轴承141和第二角接触轴承144分别从两端组装,在第一角接触轴承141和第二角接触轴承144之间连接有预紧力调整内圈142和预紧力调整外圆143,预紧力调整内圈142套装于预紧力调整外圆143内且预紧力调整内圈142和预紧力调整外圆143长度一致。
[0037]实施例7
[0038]基于实施例3,轴21上,中轴中部的轴承挡尺寸小于后端的安装止口尺寸小于磁轭安装止口,轴承挡尺寸、安装止口尺寸和磁轭安装止口位置均采用一次磨削加工成型。
[0039]实施例8
[0040]基于实施例3,轴21前端端面有螺纹孔221用于安装编码器转子12,前端外圆加工有用于安装螺母13的外螺纹223和用于安装止动垫圈10的止动卡圈槽222。
[0041]实施例9
[0042]基于实施例8,螺母13压紧止动垫圈10安装。
[0043]实施例10
[0044]基于实施例1,定子5前端安装有后罩6覆盖于编码器定子7外,定子5前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后轴承盖8,定子5内环后端固定安装有前轴承盖3,定子5外环后端固定安装有防尘盖板4,转子2穿过防尘盖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力矩电机结构,包括转子(2)和定子(5),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嵌装在定子(5)中且转子(2)的中轴穿过定子(5),转子(2)中轴前端固定有编码器转子(12),编码器转子(12)嵌装在编码器定子(7)中,编码器定子(7)固定于定子(5)前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力矩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的截面为“巾”字型,转子(2)外环安装磁钢(24),定子(5)上对应磁钢(24)的位置有定子电枢(52)安装于定子(5)内壁并套装于磁钢(24)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力矩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24)粘接固定在磁轭(23)外表面,磁轭(23)通过螺钉(22)轴向固定于轴(21),轴(21)截面呈“十”字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力矩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电枢(52)采用小过盈配合压装于机壳(51),并通过销钉(55)从外环位置固定;引出线(53)从定子电枢(52)端部延伸穿出并通过出线固定夹(56)接线,出线固定夹(56)固定于机壳(51),在引出线(53)穿过的位置安装有出线护套(5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力矩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中轴穿过定子(5)的位置,有轴承组件(14)套装在转子(2)上使转子(2)可相对于定子(5)转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磁力矩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14)由第一角接触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和远姚培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