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型墙板型支撑节点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09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弧型墙板型支撑节点,包括:内侧通长墙板、一组内部劲板、中层墙板和外侧墙板,所述内部劲板设于内侧通长墙板的一侧,所述中层墙板设于内侧通长墙板的下部,并与内部劲板相配合,所述外侧墙板与内部劲板远离内侧通长墙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内侧通长墙板包括第一内侧通长墙板和第二内侧通长墙板,所述第一内侧通长墙板和第二内侧通长墙板交叉垂直设置,两者连接的拐角内侧设有墙内转角组件,且所述内侧通长墙板和外侧墙板均为弧形墙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弧型墙板型支撑节点,内侧通长墙板和外侧墙板均为弧形墙板,让其成为异形墙板,还在两墙板之间设置了内部劲板,提高了整个弧形墙板型支撑节点结构的稳定性、承载性和使用的安全性。承载性和使用的安全性。承载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型墙板型支撑节点及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弧型墙板型支撑节点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京津合作示范区占地 38 平方公里,是京津两市加强经济和社会合作、促进双城联动发展的重大示范项目,也是天津未来科技城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功能板块。包括展馆、能源中心、 自行车库等建筑,总建筑面积 9705m2。其中展馆项目一共 4 层,地上 3 层地下 1 层,结构高度 19.100m,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 土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 5121m2。结构 3 层为大型钢结构悬挑环,悬挑环生根于核心筒钢 板剪力墙上。
[0003]京津合作示范区城市展馆工程,结构主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三层为大跨度钢桁架结构悬挑环,悬挑环生根于钢板组合剪力墙核心筒上。 钢桁架悬挑环分内环和外环;内环半径约 16.8 米,外环半径约 24.7 米;钢桁架弦杆截面为口 800x400x50,H700x400x30x50,等 ;腹杆截面为 H800x400x25x50 等,钢材材质均为 Q420C 和 Q420GJC。外环桁架设置悬挑钢梁,截面有 HN400*200、H400*700*300*14*25、钢构 件材质 Q355B,环桁架固定在钢板墙内,钢板墙包括楼层暗梁 HN400x200,钢板剪力墙加劲 肋(双面)区格 axh 为:1650mmx1650mm;横、纵加劲肋厚度为 20mm,总重量约 1840 吨。
[0004]为了更好的满足展馆设计的需要,其需要使用异形支撑节点,而当前墙体支撑节点大多都是中规中矩的结构,一旦对其结构进行改变,其将改变原有支撑节点结构的支撑性和承载性,且该异形支撑节点因其所需使用的节点钢材板厚较厚,上下皆为弧形对接,内部劲板交错纵横,结构复杂,焊接要求极高,外形尺寸极难保证,给施工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弧型墙板型支撑节点,内侧通长墙板和外侧墙板均为弧形墙板,让其成为异形墙板,同时还在两墙板之间设置了内部劲板,大大的提高了整个弧形墙板型支撑节点结构的稳定性、承载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0006]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弧型墙板型支撑节点,包括:内侧通长墙板、一组内部劲板、中层墙板和外侧墙板,所述内部劲板设于内侧通长墙板的一侧,所述中层墙板设于内侧通长墙板的下部,并与内部劲板相配合,所述外侧墙板与内部劲板远离内侧通长墙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内侧通长墙板包括第一内侧通长墙板和第二内侧通长墙板,所述第一内侧通长墙板和第二内侧通长墙板交叉垂直设置,两者连接的拐角内侧设有墙内转角组件,且所述内侧通长墙板和外侧墙板均为弧形墙板。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弧型墙板型支撑节点,内侧通长墙板和外侧墙板均为弧形墙板,让其成为异形墙板,同时还在两墙板之间设置了内部劲板,大大的提高了整个弧形墙板型支撑节点结构的稳定性、承载性和使用的安全性,让其更好的满足施工的需要。
[0007]其中,所述内部劲板包括一组水平劲板和一组竖向劲板,其中,所述水平劲板包括一组上水平劲板和一组下水平劲板,所述上水平劲板和下水平劲板设于内侧通长墙板的外侧,并呈呈上、下水平设置,所述竖向劲板包括上竖向劲板和下竖向劲板,所述上竖向劲板设于下水平劲板的上方,并垂直设于内侧通长墙板的外侧,且与上水平劲板相配合,所述下竖向劲板设于下水平劲板的下方,并垂直设于内侧通长墙板的外侧。所述水平劲板和竖向劲板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该支撑节点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其支撑和承载性。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劲板和竖向劲板之间形成的矩形框内设有暗梁腹板。暗梁腹板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水平劲板和竖向劲板连接的结构的稳定性和支撑性。
[000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外侧墙板包括下部外侧墙板和上部外侧墙板,所述下部外侧墙板设于下竖向劲板之间,并设于下水平劲板的下方,所述上部外侧墙板设于上竖向劲板之间,并设于下水平劲板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内侧通长墙板靠近与第一内侧通长墙板一端的外侧与上部外侧墙板之间设有十字劲板。十字劲板的设置,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支撑性能。
[00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内侧通长墙板位于水平劲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墙板牛腿,所述第一墙板牛腿包括牛腿翼缘劲板,所述牛腿翼缘劲板与第一内侧通长墙板之间的夹角处设有T型板,所述T型板与牛腿翼缘劲板之间设有封板,且所述T型板的上方设有水平牛腿补强劲板,所述墙板牛腿补强劲板与T型板之间设有一组竖向腿补强劲板,且位于竖向腿补强劲板的外出设有牛腿外封板。牛腿内部结构的设置,提高了该部分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整个节点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其其他部件进行转接。
[00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内侧通长墙板远离第二内侧通长墙板的一端设有第二牛腿;所述第二牛腿包括一组牛腿翼缘板、腹板和第一加劲板、第二加劲板、牛腿内侧封板和牛腿外侧封板,其中,所述牛腿翼缘板包括上牛腿翼缘板和下牛腿翼缘板,所述上牛腿翼缘板设于第一内侧通长墙板的一侧,所述下牛腿翼缘板设于上牛腿翼缘板的下方,并与第一内侧通长墙板连接,所述腹板设于两牛腿翼缘板之间,所述第一加劲板设于牛腿翼缘板的下方,并与中层墙板连接,所述第二加劲板设于第一加劲板的两侧,所述牛腿内侧封板和牛腿外侧封板相对设于牛腿翼缘板的内侧和外侧,并与第一内侧通长墙板连接。所述第二牛腿的设置,不仅提高了其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还便于其与其他部件进行安装,对内侧通长墙板起到很好的转接作用。
[00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墙内转角组件包括一组水平内转角劲板和一组竖向内转角劲板,其中,所述水平内转角劲板包括第一水平内转角劲板、第二水平内转角劲板和第三水平内转角劲板,所述第一水平内转角劲板、第二水平内转角劲板和第三水平内转角劲板上、下水平设置,且均与第一内侧通长墙板和第二内侧通长墙板连接,所述竖向内转角劲板垂直设于对应的水平内转角劲板上,且其内侧与第一内侧通长墙板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内转角劲板、第二水平内转角劲板和竖向内转角劲板之间设有第一内转角中腹板,所述第二水平内转角劲板的下方设有第二内转角中腹板,所述水平内转角劲板和一组竖向内转角劲板的外侧设有转角封板。所述墙内转角组件的设置,三角形水平内转角劲板的设置,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不仅能够提高第一内侧通长墙板和第二内侧通长墙板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三角形水平内转角劲板和其他部件的组合使用,更是大大的提高了第一内侧通长墙板和第二内侧通长墙板连接拐角的结构的稳定性和支撑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弧形支撑节点结构的稳定
性和支撑性。
[0013]所述内转角中腹板设于水平内转角劲板和竖向内转角劲板之间的间隙处,并与第一内侧通长墙板和第二内侧通长墙板以及中层墙板相配合。
[001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内侧通长墙板和外侧墙板之间设有墙内加强劲板。墙内加劲板的设置,大大的提高了内侧通长墙板与外侧墙板连接的稳定性,有效提高整个弧形墙板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其支撑强度和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弧型墙板型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型墙板型支撑节点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制作工艺如下: 1):装焊内侧通长墙板(1),即对第一内侧通长墙板(11)和第二内侧通长墙板(12)进行焊接,两者之间的角接焊缝为全熔透焊缝,且两者连接处的坡口采用清根焊坡口形式;2):装焊内部劲板(2),即在第一内侧通长墙板(11)和第二内侧通长墙板(12)上装焊水平劲板(21)和一组竖向劲板(22);3):装焊装焊正立面的中层墙板(3),正立面的中层墙板与下水平劲板(212)的通过局部熔透焊接,且连接处的坡口采用单面40
°
留根2mm的坡口形式,该中层墙板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处均采用全熔透的方式焊接,坡口形式采用垫板焊坡口形式;4):装焊侧立面的下部中层墙板(3),侧立面的中层墙板(3)与下水平劲板(212)的通过局部熔透焊接,连接处的坡口采用单面40
°
留根2mm的坡口形式,且该中层墙板(3)与其余构件之间的角接焊缝要求为全熔透焊接,且坡口形式采用垫板焊坡口形式;5):装焊暗梁腹板(23),通过局部熔透的方式将暗梁腹板(23)与构架之间进行角接,坡口形式采用单面40
°
留根2mm的坡口形式;6):装焊下部外侧墙板(41),对位于第一内侧通长墙板(11)和第二内侧通长墙板(12)连接处拐角的两块下部外侧墙板(41)与构架之间的角接采用全熔透方式进行焊接,连接的坡口形式为垫板焊形式,其余下部外侧墙板(41)与构架之间的角接均采用局部熔透进行焊接,坡口形式采用单面40
°
留根2mm;7):装焊第一墙板牛腿(6),先将牛腿翼缘劲板(61)的下部插于中层墙板(3)的凹槽中,并将牛腿翼缘劲板(61)与构架之间的角接处采用全熔透焊接,连接处的坡口形式为垫板焊形式,且坡口朝外,再将T型板(62)装焊到牛腿翼缘劲板(61)与第一内侧通长墙板(11)连接的拐角处,所述T型板(62)与牛腿翼缘劲板(61)与第一内侧通长墙板(11)的连接处均采用局部熔透方式焊接,坡口形式采用单面40度留根2mm坡口焊,T型板(62)与中层墙板(3)的连接处采用全熔透方式焊接,坡口形式采用垫板焊坡口形式;再装焊牛腿外封板(66),封板与构架间角接处均采用全熔透焊接,坡口形式采用垫板焊形式,再依次通过局部熔透焊的方式将水平牛腿补强劲板(64)和竖向腿补强劲板(65)与构架焊接,坡口形式采用单面40
°
留根2mm,再装焊牛腿外封板(66);8):装焊上部外侧墙板(42),上部外侧墙板(42)与构架之间的角接处采用全熔透焊接方式进行焊接,且坡口处采用垫板焊坡口形式;9):装焊十字劲板(223),先通过局部熔透焊接方式对十字劲板(223)进行自身合拢看,坡口采用双面40
°
,留2mm形式,再将合拢后的十字劲板(223)与构架通过局部熔透的方式进行焊接,连接处的坡口形式采用单面40
°
,留根2mm,坡口朝向外侧;10):装焊上端外侧墙板封板,即在十字劲板(223)的外侧设置上端外侧墙板封板,上端外侧墙板封板与相邻的正立面和侧立面的上部外侧墙板(42)通过全熔透发方式进行焊接,焊接的坡口采用垫板焊坡口形式;11):装焊墙内加强劲板(8),即在上部外侧墙板(42)与构架之间的装焊墙内加强劲板(8),连接处采用局部熔透方式进行焊接,且坡口形式为单面40
°
,留根2mm;12):装焊第二牛腿(7),先通过局部熔透的方式将牛腿翼缘板(71)与第一内侧通长墙板(11)进行焊接,再通过局部熔透的方式将腹板(72)与构架之间进行连接,然后通过局部熔透方式对第一加劲板(73)、第二加劲板(74)与牛腿翼缘板(71)焊接,以上焊接过程中的
坡口均采用单面40
°
留根2mm,且第一加劲板(73)和第二加劲板(74)相互之间采用全熔透焊接方式进行焊接,坡口形式采用垫板焊形式进行焊接;13):装焊牛腿内侧封板(75),通过全熔透焊接方式将牛腿内侧封板(75)与第一内侧通长墙板(11),坡口形式采用垫板焊坡口形式,并通过局部熔透方式对牛腿内侧封板(75)与牛腿翼缘板(71)的连接方式进行焊接,坡口形式采用单面40
°
,留根2mm;14):装焊牛腿外侧封板(76),通过全熔透焊接方式将牛腿外侧封板(76)与构架之间的角接处进行焊接,坡口形式采用垫板焊坡口形式;15):装焊墙内墙内转角组件(5),先通过局部熔透的方式对水平内转角劲板(51)和一组竖向内转角劲板(52)进行焊接,再将通过局部通透焊将水平内转角劲板(51)和一组竖向内转角劲板(52)与第一内侧通长墙板(11)和第二内侧通长墙板(12)进行焊接,该步骤中所有焊接处的坡口形式采用双面40
°
留根2mm;16):通过全熔透焊接方式对第一内转角中腹板(53)和第二内转角中腹板(54)进行焊接,坡口形式采用垫板焊坡口;17):装焊转角封板(55),其中,第一转角封板(551)通过局部熔透的方式与构架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坡口形式采用单面40
°
留根2mm,其转角封板(55)采用全熔透焊缝与构架之间的角接处进行焊接,坡口形式采用垫板焊坡口形式;18):装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斌纪刚温宇腾王天奇卢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