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下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297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窗下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内、外模板深化,将压顶梁、窗下深化墙体按一次性施工整体进行设计;确定窗下深化墙体位置及大小尺寸,计算窗下占位盒的尺寸;步骤二、墙体钢筋绑扎;步骤三、内、外模板支设,完成内模板、外模板支设,并在合模前在窗下深化墙体的内侧放置窗下占位盒;步骤四、压顶梁钢筋绑扎;步骤五、混凝土浇筑;步骤六、拆除内、外模板及养护,完成内、外模板拆除,窗下占位盒随内、外模板一同拆除;步骤七、窗下墙体二次结构施工。本方法的窗下墙体采用混凝土加砌筑的施工方法,窗下墙体结构仍然为薄弱环节,有利于消除内应力,有效的避免窗下墙体薄弱部位产生不规则裂缝的问题。生不规则裂缝的问题。生不规则裂缝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下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窗下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物的外墙渗漏一直是建筑施工的质量通病,全剪外墙是目前许多施工单位采取的外墙结构体系,但采用全剪外墙体系中,存在如下问题:
[0003]由于构造弱点以及内应力的存在,通常在外墙的薄弱部位产生不规则裂缝,是各工程施工过程中几乎无法避免的问题,例如窗下墙体,经常出现渗漏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些施工单位采用在窗下墙体中间增加聚苯板夹层的方案,但由于聚苯板夹层重量过轻左右飘动,造成聚苯板位置不固定,因而弃用。
[0005]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解决窗下墙体渗漏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窗下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简单、可有效解决窗下墙体渗漏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窗下墙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步骤一、内、外模板深化
[0010]将压顶梁、窗下深化墙体按一次性施工整体进行设计;确定窗下深化墙体位置及大小尺寸,计算窗下占位盒的尺寸;
[0011]步骤二、墙体钢筋绑扎
[0012]所述窗下深化墙体的钢筋网与周边墙体钢筋一次绑扎完成,所述窗下深化墙体结构钢筋网与周边墙体钢筋做搭接固定;
[0013]步骤三、内、外模板支设
[0014]完成内模板、外模板支设,并在合模前在所述窗下深化墙体的内侧放置窗下占位盒;
[0015]步骤四、压顶梁钢筋绑扎
[0016]压顶梁钢筋按图施工,在合模后放置压顶梁钢筋;
[0017]步骤五、混凝土浇筑
[0018]完成整体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
[0019]步骤六、拆除内、外模板及养护
[0020]完成内、外模板拆除,所述窗下占位盒随内、外模板一同拆除,并及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
[0021]步骤七、窗下墙体二次结构施工
[0022]对窗下墙体做表面处理,对拆除所述窗下占位盒形成的空腔进行二次结构砌筑,形成完整的窗下墙体。
[0023]而且,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窗下占位盒为木材质;
[0024]而且,述步骤三中,所述窗下占位盒固定于内模板上。
[0025]一种窗下墙体结构,所述窗下墙体为混凝土层和砌筑层结构。
[002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27]1、本方法的窗下墙体采用混凝土加砌筑的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窗下墙等薄弱环节易渗漏的问题;本方法中的窗下墙体仍然为外墙薄弱部位,不会对结构整体计算造成任何影响,而且达到仅浇筑一定厚度窗下墙的目的,本方法通过对外墙窗下墙体和压顶梁同步深化,铝模板无需费用增加,仅在前期做好设计规划;
[0028]2、本方法的窗下墙体深化与一次结构一同施工一定厚度,实现外墙无二次结构施工的目的,使外墙施工不受二次结构施工影响,且外墙和压顶梁一次性制得有效的避免了外墙渗漏风险;
[0029]3、本方法的窗下墙体采用混凝土加砌筑的施工方法,在窗下墙体结构仍然为薄弱环节时,有利于消除内应力,有效的避免窗下墙体薄弱部位产生不规则裂缝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压顶梁深化随结构混凝土一次性施工,施工简单、便捷,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图;
[0031]图2为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
压顶梁、2

窗下占位盒、3

窗下深化墙体、4

内模板、5

外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35]一种窗下墙体的施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0036]步骤一、内、外模板深化
[0037]如图2所示,整体模板以铝模为例,铝模深化过程考虑窗台压顶梁1一次性施工,窗下深化墙体3按整体一次施工考虑。确定窗下深化墙体3位置及大小尺寸,结合窗下深化墙体3混凝土一次施工H为80mm,计算窗下占位盒2的尺寸,为确保窗下占位盒2能够一次制做多次周转,所述窗下占位盒2为木质材质,可将其制作成为长方体盒子;
[0038]步骤二、墙体钢筋绑扎
[0039]窗下深化墙体3的厚度H为80mm,一次性施工墙体结构给予配置构造作用钢筋网,与周边墙体钢筋一次绑扎完成,窗下深化墙体结构钢筋网也周边墙体钢筋仅做简单的搭接固定;
[0040]步骤三、内、外模板支设
[0041]完成内模板4、外模板5支设,并在合模前进行窗下占位盒2施工。可将窗下占位盒2固定于内模板4上(或采用其他固定方式)确保合模的同时,也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窗下占位盒2不跑位。本实施例中,所述窗下占位盒2采用木模材质制作而成,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安拆施工方便快捷。
[0042]步骤四、压顶梁1钢筋绑扎
[0043]压顶梁1钢筋按图施工,在合模后放置压顶梁钢筋;
[0044]步骤五、混凝土浇筑
[0045]完成整体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
[0046]步骤六、拆除内、外模板及养护
[0047]完成内、外模板拆除,此时窗下占位盒2随模板一同拆除,并及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
[0048]步骤七、窗下墙体二次结构施工
[0049]对窗下墙体做表面处理,可随时进行二次结构砌筑。
[0050]一种窗下墙体结构,所述窗下墙体为混凝土层和砌筑层结构。
[0051]本施工方法的优点:
[0052]1、本方法实现了外墙结构一次施工的目的,后期室内结构施工工序不对外墙各道工序造成影响,且摒弃了外檐架体提升后施工外墙二次结构所产生的不利因素。
[0053]2、本方法的窗下墙体采用混凝土+砌筑结构,混凝土结构位于室外部分,使外墙一次结构施工一次完成的同时,窗下墙体仍然为结构薄弱部位,消除因采用全剪力墙外墙而导致的不当受力体系,使结构裂缝的产生受控;
[0054]3、本方法中的剪力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次性施工窗下深化墙体的厚度80
㎜‑
100mm,然后配单层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与两侧剪力墙钢筋采用绑扎连接;
[0055]4、本方法中的窗下墙体的室内一侧剩余结构采用后砌墙体,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采用木模占位盒占位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在占位部位采用砌块砌筑,并进行后续施工。
[0056]5、本方法中的压顶梁深化并随结构混凝土一次带出,施工简单、成本低。
[0057]需要强调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专利技术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下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内、外模板深化将压顶梁(1)、窗下深化墙体(3)按一次性施工整体进行设计;确定窗下深化墙体(3)位置及大小尺寸,计算窗下占位盒(2)的尺寸;步骤二、墙体钢筋绑扎所述窗下深化墙体(3)的钢筋网与周边墙体钢筋一次绑扎完成,所述窗下深化墙体(3)结构钢筋网与周边墙体钢筋做搭接固定;步骤三、内、外模板支设完成内模板(4)、外模板(5)支设,并在合模前在所述窗下深化墙体(3)的内侧放置窗下占位盒(2);步骤四、压顶梁(1)钢筋绑扎压顶梁(1)钢筋按图施工,在合模后放置压顶梁(1)钢筋;步骤五、混凝土浇筑完成整体竖向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赛菊刘玉涛王左同吴广浩赵宗元吴硕军王佳玉肖培磊赵树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