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负压式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3080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44
本申请涉及一种负压式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其包括:外壳体,其底端设有接触开口;负压组件,其与所述外壳体连接,以用于在所述外壳体内形成负压环境;按摩结构,其活动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其底端用于接触被吸入所述外壳体内的人体皮肤并一同进行升降。通过外壳体底端的接触开口盖合在需要进行刺激的人体皮肤区域上,并利用负压组件在外壳体内形成负压环境,此时所盖合的人体皮肤将被吸附至外壳体内,进而将与外壳体内部的按摩结构进行接触,并在其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将带动按摩结构一同进行上升或下降,在此过程中将该区域内的人体皮肤将得到按摩结构的接触按摩,使其内的迷走神经得到有效刺激。效刺激。效刺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式迷走神经刺激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压式迷走神经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迷走神经为混合神经,其运动纤维起自疑核,与舌咽神经并行,穿出脑干后经颈静脉孔出颅腔,供应除软腭肌和颈咽肌以外的所有咽、喉、软腭的肌肉。感觉神经元在颈静脉孔附近的颈神经节和结神经节。颈神经节的周围支传导一部分外耳道、鼓膜和耳廓的一般感觉;中枢支入三叉神经的脑干脊髓核。结神经节的周围支传导咽、喉、气管、食管及各内脏的感觉,和咽、软腭、硬腭,会厌等部分的味觉;中枢支入孤束核。副交感神经起自第四脑室底部的迷走神经背核,布于内脏器官。
[0003]在胸部,左、右迷走神经的走行和位置各异。左迷走神经在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下降至主动脉弓的前面,经左肺根的后方,分出数小支分别加入左肺丛,然后在食管前面分散成若干细支参与构成食管前丛,并向下延续成迷走神经前干。右迷走神经经右锁骨下动脉的前面,沿气管右侧下降,继在右肺根后方分出数支,参加右肺丛,然后分出分支在食管后面构成食管后丛,在食管下端合成迷走神经后干。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式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体(1),其底端设有接触开口(10);负压组件(2),其与所述外壳体(1)连接,以用于在所述外壳体(1)内形成负压环境;按摩结构(3),其活动设于所述外壳体(1)内,其底端用于接触被吸入所述外壳体(1)内的人体皮肤并一同进行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胆(4),其设于所述外壳体(1)内并处于所述按摩结构(3)上方,其内中空并在底端开设导流孔(4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式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结构(3)包括:连接杆(30),其顶端滑动穿过所述导流孔(40)至所述内胆(4)内;安装盘(31),其固定在连接杆(30)底端;按摩部(32),其所述按摩部(32)固定在所述安装盘(31)底部,以用于接触人体皮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式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0)上开设有导流槽(33),所述导流槽(33)沿所述连接杆(30)长度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式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0)为螺旋杆,以用于在其相对所述内胆(4)进行升降运动时进行旋转。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式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部(32)为安装于所述安装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芬蔡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