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训练器及其预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220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训练器及其预防方法,所述卧床训练器包括包覆组件和足底弹力带,所述包覆组件包括柔性带和气囊,所述柔性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适配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且所述柔性带包覆人体下肢的一侧的相对侧设置有若干第三连接件;所述气囊与所述柔性带包覆人体下肢的一侧连接,且所述气囊的内部互通且靠近人体足部的一端具有比另一端的主体更大的伸缩腔室;所述足底弹力带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相对应的第四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简易式的卧床训练器,包括包覆组件和足底弹力带,成本低廉,易于制造,舒适感强,同时能够适用于骨折或下肢已有血栓的患者,无禁忌。无禁忌。无禁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训练器及其预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简易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训练器及其预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下肢静脉为“人的第二心脏”,“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临床常见的“沉默杀手”,形成原因很多,常见的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受限、手术创伤、重症感染、高龄等。最终可导致“肺栓塞”等一系列致命疾患,增加了住院时间及患者住院费用负担,所以需要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预防下肢血栓。目前临床上采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靠药物(低分子肝素)或人体下肢空气压力波治疗。但使用肝素等药物存在出血风险,治疗成本高昂,且已有其他脏器出血的病人禁用。采用下肢空气压力波的治疗方式时,患者具有较强烈的不适感,且该方式具有诸多禁忌,例如骨折或下肢已有血栓的患者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训练器及其预防方法,具有成本低廉、舒适感优良、以及无禁忌的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简易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训练器,包括包覆组件和足底弹力带,所述包覆组件包括柔性带和气囊,所述柔性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适配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且所述柔性带包覆人体下肢的一侧的相对侧设置有若干第三连接件;所述气囊与所述柔性带包覆人体下肢的一侧连接,且所述气囊的内部互通且靠近人体足部的一端具有比另一端的主体更大的伸缩腔室;所述足底弹力带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相对应的第四连接件。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针对长期卧床的病人时,为预防人体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对人体下肢进行适当的训练,首先,将连接有气囊的柔性带包裹住人体下肢,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适配连接,完成包覆组件的固定;然后,将足底弹力带的两端通过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的适配连接,完成足底弹力带的固定;将人体足部放置在足底弹力带的中部,人体足部前端向前伸时足底弹力带挤压气囊,使得气囊压迫腓肠肌,加速血液循环,足后背向后背曲时,腓肠肌膨胀挤压气囊,再次加速血液循环,防止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
[000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简易式的卧床训练器,包括包覆组件和足底弹力带,成本低廉,易于制造,舒适感强,同时能够适用于骨折或人下肢已有血栓的患者,无禁忌。
[000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囊包括若干分支气囊,所述分支气囊呈长条状且其长度方向为所述人体下肢的延伸方向,所述分支气囊靠近人体足部的一端具有比另一端的主体更大的伸缩腔室。
[0009]通过设置呈长条状的若干分支气囊,进一步提升本专利技术的舒适感;同时在靠近人体足部的一端设置更大的伸缩腔室,有效防止包覆组件出现滑动的情况。
[00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囊与所述柔性带包覆人体下肢的一侧构成内部互通的腔室。
[0011]气囊与柔性带共同构成一个内部互通的腔室,使得在节省气囊材料的同时,整个包覆组件的一体化更强,结构更加稳固。
[00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囊设置有充气接头。
[0013]通过在气囊上设置充气接头,使得能够通过充气量来控制气囊的大小,来满足不同人体下肢粗细以及不同施压强度的需求。
[00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为锁扣和绷带;或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为日字扣和插扣;或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为魔术贴的圆毛体和魔术贴的刺毛体。
[0015]通过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为以上连接,成本低廉,便于制造,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卧床训练器更加简易化,低成本化。
[001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一组,所述简易式预防人体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训练器包括至少两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0017]通过设置至少两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使得柔性带的固定更加牢固、稳定。
[001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连接件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三连接件成对并排布置,且并排的延伸方向与人体下肢的延伸方向相适应。此外,并排布置的所述第三连接件沿所述柔性带的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0019]通过设置多个第三连接件,且第三连接件并排布置,能够满足足底弹力带的不同固定需求,可根据人体下肢的长度自由调节;同时,将并排的第三连接件对称布置,以使足底弹力带的拉力方向与人体下肢的延伸方向相一致,避免由于足底弹力带的拉力使得包覆组件产生扭矩,影响使用效果。
[002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足底弹力带的中部区域的宽度大于端部区域的宽度。
[0021]将足底弹力带的中部区域的宽度大于端部区域的宽度,使得足底的接触面更大,提升人体足部的舒适感。
[002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上所述的卧床训练器的人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柔性带将人体下肢的腓肠肌包裹,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适配连接固定;所述足底弹力带两端的第四连接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适配连接固定;将人体足部放置于所述足底弹力带的中部区域,所述人体足部前端向前伸,带动所述足底弹力带向前并挤压所述气囊,加速人体下肢静脉血液循环;进行足背屈动作,腓肠肌膨胀再次压迫所述气囊,再次加速人体下肢静脉血液循环。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简易式的卧床训练器,包括包覆组件和足底弹力带,成本低廉,易于制造,舒适感强,同时能够适用于骨折或下肢已有血栓的患者,无禁忌;
[0025]2、通过设置呈长条状的若干分支气囊,进一步提升本专利技术的舒适感;同时在靠近
人体足部的一端设置更大的伸缩腔室,有效防止包覆组件出现滑动的情况;
[0026]3、气囊与柔性带共同构成一个内部互通的腔室,使得在节省气囊材料的同时,整个包覆组件的一体化更强,结构更加稳固;
[0027]4、通过在气囊上设置充气接头,使得能够通过充气量来控制气囊的大小,来满足不同人体下肢粗细以及不同施压强度的需求;
[0028]5、通过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为锁扣和绷带,日字扣和插扣,魔术贴等连接件,成本低廉,便于制造,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卧床训练器更加简易化,低成本化;
[0029]6、通过设置至少两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使得柔性带的固定更加牢固、稳定;
[0030]7、通过设置多个第三连接件,且第三连接件并排布置,能够满足足底弹力带的不同固定需求,可根据人体下肢的长度自由调节;同时,将并排的第三连接件对称布置,以使足底弹力带的拉力方向与人体下肢的延伸方向相一致,避免由于足底弹力带的拉力使得包覆组件产生扭矩,影响使用效果;
[0031]8、将足底弹力带的中部区域设置得更宽,使得足底的接触面更大,提升人体足部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简易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训练器的整体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组件和足底弹力带,所述包覆组件包括柔性带和气囊,所述柔性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适配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且所述柔性带包覆人体下肢的一侧的相对侧设置有若干第三连接件;所述气囊与所述柔性带包覆人体下肢的一侧连接,且所述气囊的内部互通且靠近人体足部的一端具有比另一端的主体更大的伸缩腔室;所述足底弹力带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相对应的第四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若干分支气囊,所述分支气囊呈长条状且其长度方向为所述人体下肢的延伸方向,所述分支气囊靠近人体足部的一端具有比另一端的主体更大的伸缩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与所述柔性带包覆人体下肢的一侧构成内部互通的腔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设置有充气接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卧床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为锁扣和绷带;或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为日字扣和插扣;或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为魔术贴的圆毛体和魔术贴的刺毛体。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艾波沈奕播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