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太阳能辅助的海洋温差能冷热电及淡水多联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低品位热源高效转换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辅助的海洋温差能冷热电及淡水多联产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及海洋温差能进行发电、制冷、供热及海水淡化的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愈加迫切,我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其中矿物能源占据总量的92%。在这些矿物能源中,煤炭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随着矿物能源储量濒临枯竭以及在其利用过程中所导致的严重的环境危害,我们急需开发太阳能、海洋温差能等可再生能源,以转变能源结构。因此,发展低品位热能高效转换技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应系统,对能源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0003]海洋温差能是极具开发价值与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在部分地区的海洋表层温海水全年都在25℃以上,深海水温在5℃左右,海洋温差能资源十分丰富。海洋温差能发电主要利用不同深度海水温度的温差,通过工作介质在管道内运行吸收热量、驱动发电机叶片发电,然后通过冷却以后再吸收热量的循环获取持续大电能的活动。海洋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阳能辅助的海洋温差能冷热电及淡水多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太阳能辅助的海洋温差能冷热电及淡水多联产系统包括温海水泵(1)、太阳能板(2)、发生器(3)、膨胀机(4)、发电机(5)、可调节流量分流器(6)、制热子循环热交换器(7)、制冷子循环热交换器(8)、混合器(9)、工质泵(10)、闪蒸罐(11)、冷凝器(12)、浓盐水输出通道(13)、压缩机(14)、制热子循环蒸发器(15)、需要热量的场所(16)、制热子循环节流阀(17)、制冷子循环工质泵(18)、制冷子循环节流阀(19)、制冷子循环蒸发器(20)、需要冷量的场所(21)、喷射器(22)、制冷子循环冷凝器(23)和冷海水泵(24);所述的温海水泵(1)通过温海水输送管道与太阳能板(2)相连接,经过太阳能集热后的温海水再通过管道与发生器(3)的温海水入口端相连,用于将温海水的热量传递给循环工质;发生器(3)的温海水出口端与闪蒸罐(11)的温海水入口端相连,使温海水进入闪蒸罐(11)内闪蒸从而产生水蒸气与浓盐水,由冷海水泵(24)抽出的冷海水经冷海水输送管道与冷凝器(12)的冷海水入口端相连,用于冷凝水蒸气以产生淡水,冷凝器(12)的冷海水出口端与冷海水排水管相连,同时闪蒸罐(11)内产生的浓盐水通过浓盐水输出通道(13)排出;发生器(3)的工质出口端与膨胀机(4)的工质入口端相连,膨胀机(4)与发电机(5)相连,驱动发电机(5)运转产生电力,形成发电子循环,且发电机(5)与压缩机(14)、温海水泵(1)、冷海水泵(24)、工质泵(10)及制冷子循环工质泵(18)相连,对压缩机(14)、温海水泵(1)、冷海水泵(24)、工质泵(10)及制冷子循环工质泵(18)进行供电;膨胀机(4)的工质出口端与可调节流量分流器(6)的工质入口端相连,可调节流量分流器(6)的两个工质出口端分别与制热子循环热交换器(7)的工质入口端与制冷子循环热交换器(8)的工质入口端相连,从制热子循环热交换器(7)和制冷子循环热交换器(8)换热后出来的液态循环工质分别与混合器(9)的两个工质入口端相连,混合器(9)的工质出口端与工质泵(10)的工质入口端相连,工质泵(10)的工质出口端与发生器(3)的工质入口端相连;液态循环工质经过制热子循环节流阀(17)的节流减压作用后,进入制热子循环热交换器(7)与从可调节流量分流器(6)流入的循环工质进行换热,变成饱和或过饱和蒸汽状态,从制热子循环热交换器(7)出来的汽态循环工质与压缩机(14)的工质入口端相连,压缩机(14)的工质出口端与制热子循环蒸发器(15)的工质入口端相连,制热子循环蒸发器(15)的热量输出端与需要热量的场所(16)相连,制热子循环蒸发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永宁,杨童赟,王博,张宇彤,马骏,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