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铜合金无缝翅片管清洁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283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提高铜合金无缝翅片管清洁度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铜合金无缝翅片管清洁度的方法,其中主要步骤包括冲洗、超声波清洗、漂洗、烘干、热处理;通过超声波清洗与热处理,联合去除翅片管表面及翅间残留油脂与固体颗粒物;热处理采用辊底炉进行分区式光亮退火,将油脂在低温区蒸发,既去除了油脂,又避免了油脂在高温区与管材基体形成碳膜;管材表面在高温区通过氢气发生还原反应,形成光亮的表面。通过超声波清洗与光亮退火联合处理的方法,解决了由于翅片管翅型复杂,普通方法难以对翅片管表面及翅间残留物进行有效清除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翅片管换热效率,从而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从而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从而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铜合金无缝翅片管清洁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加工
,具体涉及到一种提高铜合金无缝翅片管清洁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强化传热技术的发展,热交换器已广泛采用传热效率更高的铜合金无缝翅片管。为了提升铜合金无缝翅片管的传热效率,其翅高越来越高,翅间距越来越小,现阶段,铜合金无缝翅片管多采用轧制工艺生产,轧制过程中均会用到切削液,以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但在轧制过程中,包括切削液以及掺杂着切削过程产生的固体微小颗粒物会残留于翅片之间。这些异物既降低翅片管的换热效率,也会使得管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而贯穿。为保证翅片管的换热效率,以及设备的使用安全,提高翅片管的清洁度就极为重要。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超声波清洗与热处理结合的方法,联合去除翅片管表面及翅间残留油脂与固体颗粒物,有效提高了铜合金无缝翅片管清洁度,提高了无缝翅片管换热效率,保证了设备的使用安全。
[0003]对于常规提高无缝翅片管清洁度的方法,通常采用单纯清洗或超声波清洗的方法,其缺点在于:一、对于残留于复杂翅型的翅片管内残留物无法有效清除;二、残留于翅片间物质通常为油脂与固体颗粒物,单一方法无法同时有效清除油脂与固体颗粒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铜合金无缝翅片管清洁度的方法,能够提高无缝翅片管换热效率并且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提高铜合金无缝翅片管清洁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冲洗:将轧制完毕待清洗的翅片管的锯切端抵近冲洗箱,用高压水枪将清水从另一端冲入,直至管端流出清水为止;步骤S2.超声波清洗:将步骤S1冲洗后的翅片管放入盛有清洗液的超声波装置的清洗槽中,清洗槽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摆动装置,清洗过程中清洗液加热至65~70℃,清洗15~20分钟;步骤S3.漂洗:将步骤S2中超声波清洗后的翅片管吊起,沥出表面残留清洗液,放入清水槽中浸泡5~7分钟后,在水槽内摆动装置辅助下摇晃数次,吊起放入二次清水槽,重复上述过程;步骤S4.吹扫:在吹扫机上进行吹扫,所述吹扫机由表面覆有聚胺酯保护层的V型辊道及可导入压缩空气的吹扫器组成,开动V型辊道,将漂洗过的翅片管逐根放入,辊道中间放置吹扫器,导入压缩空气,当翅片管穿过吹扫器时,压缩空气将翅片管翅间残留水分去
除;步骤S5.烘干:在热气流烘干炉中进行烘干,吹扫除水后的翅片管整齐排列于料架上,根与根、排与排之间留有间隙,空炉升温至110~120℃,排清炉内残留水汽,再将料架装入热气流烘干炉内,烘干温度为105℃~115℃,烘干时间为30~35分钟;步骤S6.热处理:将步骤S5烘干后的翅片管采用辊底炉进行分区式光亮退火,先在低温区将油脂除去,再在高温区进行管材表面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形成光亮的表面,在光亮退火过程中辊底炉的炉膛处于惰性气体与还原性气体的混合气体气氛中。
[0006]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超声波装置的功率密度为0.5W/cm2~0.8W/cm2。
[0007]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清洗液的pH值为7.0~7.5之间。
[0008]进一步地,步骤S6中所述光亮退火时低温区温度为300~350℃,保温时间为30~35min。
[0009]进一步地,步骤S6中所述光亮退火时高温区温度为540~650℃,保温时间为30~35min。
[0010]进一步地,步骤S6中炉膛内所述混合气体的总流量不小于160m
³
/h,炉门气幕的流量不小于60m
³
/h,炉内混合气中还原性气体的体积含量为15%~20%,余量为惰性气体。
[0011]进一步地,步骤S6中光亮退火前采用气体置换的方式利用惰性气体除去炉内油灰,其后将所述翅片管纵向铺平整齐堆放,纵向每排间隔8~15cm。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高铜合金无缝翅片管清洁度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冲洗、超声波清洗、漂洗、烘干、热处理;通过超声波清洗与热处理,联合去除翅片管表面及翅间残留油脂与固体颗粒物;热处理采用辊底炉进行分区式光亮退火,将油脂在低温区蒸发,既去除了油脂,又避免了油脂在高温区与管材基体形成碳膜;管材表面在高温区通过氢气发生还原反应,形成光亮的表面。通过超声波清洗与光亮退火联合处理的方法,解决了由于翅片管翅型复杂,普通方法难以对翅片管表面及翅间残留物进行有效清除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翅片管换热效率,保证了设备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高铜合金无缝翅片管清洁度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5]实施例1一种提高BFe10
‑1‑
1铜合金无缝翅片管清洁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冲洗:将待清洗的翅片管的锯切端抵近冲洗箱,用高压水枪将清水从另一端冲入,直至管端流出清水为止;(2)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清洗槽中设置有加热装置及摆动装置,加热清洗液至65℃,清洗液的pH值为7.5,将冲洗完毕的翅片管放入置有清洗液的超声波清洗槽中,开动超
声波装置,超声波装置功率密度为0.8W/cm2,同时开动摆动装置,摆动频率为20次/min,清洗20分钟;(3)漂洗:超声波清洗结束,用吊带将翅片管吊起,沥出表面残留清洗液,放入清水池中浸泡7分钟后在水中摇晃数次,吊起进入二次清水槽,重复上述过程;(4)吹扫:在吹扫机上进行吹扫,所述吹扫机由表面覆有聚胺酯保护层的V型辊道及可导入压缩空气的吹扫器组成,开动V型辊道,将漂洗过的翅片管逐根放入,辊道中间放置吹扫器,导入压缩空气,当翅片管穿过吹扫器时,压缩空气将翅片管翅间残留水分去除;(5)烘干:烘干在专用的热气流烘干炉中进行,吹扫除水后的铜管整齐排列于料架上,根与根、排与排之间应留有间隙,空炉升温至120℃排清炉内残留水汽,将料架装入炉内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110℃,烘干30分钟;(6)热处理:热处理为光亮退火,退火前用纯氮气将炉内吹扫30min,除去炉内油灰,铜管横向铺平整齐堆放,纵向每排间隔8 cm,光亮退火时低温区温度为350℃,保温时间为30min,在低温区将油脂蒸发,既去除了油脂,又避免了油脂在高温区与管材基体形成碳膜;高温区光亮退火温度为600℃,保温时间为30min,炉内氢气的含量为15%,氮气含量为85%,保证翅片管表面氧化物能被充分还原,炉膛内混合气的总流量180m
³
/h,炉门气幕的流量80m
³
/h;炉膛内气氛充足,惰性气体保护铜管不在高温下发生进一步氧化反应,还原性气体保证翅片管表面氧化物能被充分还原,且蒸发油脂及固体颗粒物能被炉膛气流充分带出炉外。
[0016]实施本例清洁方法之前BFe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铜合金无缝翅片管清洁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冲洗:将轧制完毕待清洗的翅片管的锯切端抵近冲洗箱,用高压水枪将清水从另一端冲入,直至管端流出清水为止;步骤S2.超声波清洗:将步骤S1冲洗后的翅片管放入盛有清洗液的超声波装置的清洗槽中,清洗槽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摆动装置,清洗过程中清洗液加热至65~70℃,清洗15~20分钟;步骤S3.漂洗:将步骤S2中超声波清洗后的翅片管吊起,沥出表面残留清洗液,放入清水槽中浸泡5~7分钟后,在水槽内摆动装置辅助下摇晃数次,吊起放入二次清水槽,重复上述过程;步骤S4.吹扫:在吹扫机上进行吹扫,所述吹扫机由表面覆有聚胺酯保护层的V型辊道及可导入压缩空气的吹扫器组成,开动V型辊道,将漂洗过的翅片管逐根放入,辊道中间放置吹扫器,导入压缩空气,当翅片管穿过吹扫器时,压缩空气将翅片管翅间残留水分去除;步骤S5.烘干:在热气流烘干炉中进行烘干,吹扫除水后的翅片管整齐排列于料架上,根与根、排与排之间留有间隙,空炉升温至110~120℃,排清炉内残留水汽,再将料架装入热气流烘干炉内,烘干温度为105℃~115℃,烘干时间为30~35分钟;步骤S6.热处理:将步骤S5烘干后的翅片管采用辊底炉进行分区式光亮退火,先在低温区将油脂除去,再在高温区进行管材表面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迪浦益龙陈芳朱雪晴赵振华王植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