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晶圆切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晶圆切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晶圆切割方式主要包括:刀轮切割方式、激光切割方式和等离子体切割方式。其中刀轮切割方式破坏性大,容易导致晶圆中的介质层碎裂产生蹦口或分层,影响芯片性能,且刀轮形成的切割道的横向宽度较大,不利于芯片微缩,且无法应用于表面要求很高的混合键合界面;激光切割方式形成的切割道的横向宽度较小,但是会导致材料的热重熔现象,即使在晶圆的表面盖上保护胶,熔渣作为颗粒物也会堆积在槽口周围;等离子体切割方式应用面较窄,不过刻蚀剂的选择难度较大。
[0003]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切割之前在晶圆的背面粘贴一层固定晶粒的膜,然后进行晶圆的切割,此膜也就是切割膜,一般会采用UV膜或蓝膜等,例如采用UV膜,在激光照射UV膜之后,UV膜的粘性迅速下降,晶粒容易取下。但是在切割时利用这种UV膜需要采用绷膜环去承接,而工艺设备和传统的半导体前段晶圆载体设备不兼容;并且UV膜耐温较低,温度一般不能超过100摄氏度,在强酸强碱等特殊溶剂下清洗状况较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圆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器件晶圆;采用第一激光切割工艺沿所述器件晶圆的正面向下开槽,以在所述器件晶圆的正面形成第一凹槽;去除形成所述第一凹槽时的残留物;将所述器件晶圆的正面和一载片进行临时键合;以及,采用等离子体切割工艺沿所述器件晶圆的背面向下开槽,以在所述器件晶圆的背面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构成切割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件晶圆包括衬底及形成于所述衬底上的混合键合层,所述混合键合层的表面为所述器件晶圆的正面,采用所述第一激光切割工艺沿所述器件晶圆的正面向下开槽,以在所述混合键合层中形成贯穿的所述第一凹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圆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横向宽度为0.1um~120um,所述第一凹槽的垂向深度为1um~20u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湿法刻蚀工艺、研磨工艺或干法刻蚀工艺去除形成所述第一凹槽时的残留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器件晶圆的正面和所述载片进行临时键合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器件晶圆的正面及所述载片的表面涂布临时键合胶;通过所述临时键合胶将所述器件晶圆及所述载片进行临时键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