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采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706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28
一种茶叶采摘机,包括风机及连接于风机的采摘装置与集叶袋,所述风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电机及连接于电机的风扇。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电机设有前端延伸入进风口的电机轴,所述风扇由电机驱动以将空气自进风口流入壳体内并自出风口流出。所述采摘装置连接于进风口且集叶袋连接于出风口,所述采摘装置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动刀头及连接于外壳上的静刀头,所述动刀头连接于电机轴的前端,且所述动刀头由电机驱动而相对于静刀头运动。所述采摘装置通过动刀头与静刀头的配合折断茶叶,不会产生细碎茶叶,从而提升了茶叶的品质;折断后的茶叶经由吸风风机的风扇导引直接进入至集叶袋中,保证了茶叶的采摘效率。摘效率。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采摘机
[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采摘
,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的茶叶采摘机。
[
技术介绍
][0002]品茶作为我们广大文化之一,受到千万人的喜爱,为了得到能够喝的茶叶,我们不仅需要对茶叶进行种植,还需要对其进行采摘等一系列工作。目前采摘茶叶叶芽主要是人工采摘与往复式修枝剪采摘,其中,人工采摘能够保证茶叶叶片的完整性,然而其具有劳动强度大、采摘效率低、人工费高等缺点,无法满足采茶量的需求;而往复式修枝剪采摘虽然能加快茶叶的采摘效率,但是由于茶叶是被刀片所割断,使得茶叶叶片容易细碎,从而导致茶叶的品质不好。同时,往复式修枝剪的采茶方式,会伤及茶树的老叶,而茶叶以嫩芽出名,因此,不仅伤害茶树,而且采摘的茶叶质量差别大,从而影响茶叶的整体质量。
[0003]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茶叶采摘机,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采摘机,该茶叶采摘机在保证采摘效率的同时提升所采摘的茶叶的整体质量。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采摘机,包括风机及连接于所述风机的采摘装置与集叶袋,所述风机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及连接于所述电机的风扇。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电机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前端延伸入所述进风口,所述风扇由所述电机驱动,以将空气自所述进风口流入所述壳体内并自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采摘装置连接于所述进风口且所述集叶袋连接于所述出风口,所述采摘装置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动刀头及连接于所述外壳上的静刀头,所述动刀头连接于所述电机轴的前端,且所述动刀头由所述电机驱动而相对于所述静刀头运动。
[0006]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外壳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侧壁、位于所述侧壁轴向前端的端壁及位于所述侧壁轴向后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进风口,且所述侧壁、所述端壁与所述固定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连通于所述进风口。
[0007]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外壳设有位于所述侧壁上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通于所述容纳腔,所述静刀头包括位于所述进料口边缘的细丝及固定于所述细丝的轴向前端的调节旋钮,所述细丝的轴向后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调节旋钮连接于所述端壁上且具有相对于所述端壁的轴向运动。
[0008]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细丝为具有一定弹性的钢丝,所述调节旋钮相对于所述端壁作轴向运动,以调节所述细丝的刚度。
[0009]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机同时驱动所述风扇与所述动刀头的旋转,且空气自所述进料口流入所述容纳腔后,流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并自所述出风口流出。
[0010]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动刀头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转动轴
与折断杆,所述折断杆与所述转动轴偏置设置,且所述折断杆的轴向两端连接于所述转动轴。
[0011]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后端连接于所述电机轴的前端,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轴驱动所述转动轴旋转,以带动所述折断杆绕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轴线作圆周运动。
[0012]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茶叶采摘机还包括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为行星轮系机构且位于所述电机与所述动刀头之间,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机轴的前端,而另一端则连接于所述转动轴的后端。
[0013]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机为外转子电机,且所述电机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轴的外转子及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内定子,所述外转子带动所述电机轴相对于所述内定子旋转。
[0014]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风扇为离心式风扇,所述风扇固定连接于所述外转子的外周,且所述风扇与所述内定子在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采摘装置连接于进风口且所述集叶袋连接于出风口,所述采摘装置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动刀头及连接于外壳上的静刀头,所述动刀头连接于电机轴的前端,且所述动刀头由电机驱动而相对于静刀头运动;即所述电机同时驱动风扇与动刀头的旋转。所述采摘装置通过动刀头与静刀头的配合折断茶叶,不会产生细碎茶叶,从而提升了茶叶的品质;所述风机为吸风风机,所述采摘装置折断后的茶叶经由吸风风机的风扇导引直接进入至集叶袋中,实现了茶叶的自动收集功能,从而保证了茶叶的采摘效率。同时,所述静刀头包括具有一定弹性的钢丝,可以通过调节旋钮调节其刚度,在动刀头和钢丝的共同作用下,嫩茶被折断并收集,而老茶在钢丝的变形下不能被折断,即不会被采摘;从而达到只采摘嫩茶,不采老茶的目的,提升了所采摘的茶叶的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茶叶采摘机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所示的茶叶采摘机的剖视图;
[0019]图3是图2所示的茶叶采摘机去除壳体后的剖视图;
[0020]图4是图1所示的茶叶采摘机中采摘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所示的采摘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6是图1所示的茶叶采摘机去除壳体与外壳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0024]100、茶叶采摘机1、风机2、采摘装置3、集叶袋4、电池包10、壳体101、进风口102、出风口11、主体部12、握持部13、操作按钮20、电机21、电机轴22、外转子23、内定子30、风扇40、传动机构50、外壳51、侧壁52、端壁53、固定板54、容纳腔55、进料口60、动刀头61、转动轴62、折断杆63、轴承70、静刀头71、细丝72、调节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例如下述的“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茶叶采摘机100,用于对茶树上的茶叶进行采摘。所述茶叶采摘机100包括风机1及连接于风机1的采摘装置2与集叶袋3,所述采摘装置2用以对茶树上的茶叶进行折断采摘,所述集叶袋3用于对折断后的茶叶进行收集。所述茶叶采摘机100还包括连接于风机1后侧的电池包4,所述电池包4用于对风机1进行电力供应,以保证风机1与采摘装置2的正常工作。
[0027]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所述风机1包括壳体10、位于壳体10内的电机20及连接于电机20的风扇30与传动机构40,所述电机20同时驱动风扇30与传动机构40运转。所述壳体10包括主体部11及连接于主体部11上方的握持部12,所述电机20、风扇30与传动机构40均容纳于主体部11内。所述握持部12用于使用者操作时的握持且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采摘机,包括风机及连接于所述风机的采摘装置与集叶袋,所述风机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及连接于所述电机的风扇,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电机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前端延伸入所述进风口,所述风扇由所述电机驱动,以将空气自所述进风口流入所述壳体内并自所述出风口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装置连接于所述进风口且所述集叶袋连接于所述出风口,所述采摘装置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动刀头及连接于所述外壳上的静刀头,所述动刀头连接于所述电机轴的前端,且所述动刀头由所述电机驱动而相对于所述静刀头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采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侧壁、位于所述侧壁轴向前端的端壁及位于所述侧壁轴向后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进风口,且所述侧壁、所述端壁与所述固定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连通于所述进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采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位于所述侧壁上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通于所述容纳腔,所述静刀头包括位于所述进料口边缘的细丝及固定于所述细丝的轴向前端的调节旋钮,所述细丝的轴向后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调节旋钮连接于所述端壁上且具有相对于所述端壁的轴向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采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丝为具有一定弹性的钢丝,所述调节旋钮相对于所述端壁作轴向运动,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