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系统及固体粉末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材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系统及固体粉末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增材制造技术是当今最有发展潜力的制造技术之一,其粉末原料主要采用气体雾化制粉工艺制备,而通过气雾化工艺制得的粉末中通常混有大量的“卫星粉”,即小颗粒在大颗粒表面粘附的现象。这种缺陷粉(即卫星粉)很难通过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去除,需要从源头上控制其形成。譬如,可以基于减少颗粒
‑
熔滴碰撞来源与抑制颗粒
‑
熔滴碰撞粘接过程两条途径,建立多层次、多尺度的卫星粉控制机制。具体的,可以从宏观尺度、介观尺度或者微观尺度上进行调控。
[0003]就宏观尺度上控制卫星粉而言,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雾化室的空腔,而目前广泛采用的金属粉末材料制备系统,其雾化室大多采用上段为锥桶状空腔。在气体雾化制粉阶段,位于雾化室上方的大尺寸金属颗粒处于液态或半固态,小尺寸金属颗粒容易回旋至雾化室上方,与大尺寸金属液滴发生碰撞并相互粘结直至最终完全冷却凝固,从而容易形成卫星粉,制得的粉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炼室和雾化室;所述雾化室设置有连通的第一柱状空腔和第二柱状空腔;所述第一柱状空腔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柱状空腔的横截面面积,且所述第一柱状空腔处于所述第二柱状空腔的上方;所述第一柱状空腔的上部与所述熔炼室的底部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气体喷射组件,所述第一气体喷射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柱状空腔内喷射第一气流,通过所述第一气流将从所述导流结构流出的熔液雾化并凝固成固体粉末;所述第一柱状空腔的下部与所述第二柱状空腔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二柱状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气体喷射组件,所述第二气体喷射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柱状空腔内喷射第二气流,通过第二气流减少处于所述第二柱状空腔内的固体粉末回流至所述第一柱状空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状空腔的高度为200mm~800mm,横截面的直径为200mm~400m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状空腔中以所述出口为顶点的阶梯角为20
°
~30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喷射组件喷射第一气流的压力为0.5~10MP;所述雾化室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所述固体粉末的粉末收集器。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喷射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柱状空腔的上内壁,且所述第二气流的喷射方向与所述上内壁之间的夹角为4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兴刚,张家铭,赫新宇,朱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