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林巍专利>正文

一种水温自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234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温自动冷却装置,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以及出水温度信息,风冷干冷器利用外部环境形成的风为回水降温,当环境温度不满足工作条件时,水冷降温水帘工作使进入风冷干冷器的风降温,前端冷却系统冷却后的水进入蓄水供水系统,当前端冷却系统冷却后的水的出水温度不达标时,控制器控制水冷机工作,使蓄水供水系统的水进入水冷机进一步冷却,然后回流至蓄水供水系统进行混合并输出,通过上述设计,当环境温度不满足工作条件时,水冷降温水帘工作使进入风冷干冷器的风降温,此外,水冷机能够进一步降温,出水温度能够满足生产设备常用的28度水温,并且供水量不会降低。并且供水量不会降低。并且供水量不会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温自动冷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温自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
[0003]但冷却塔受环境因素制约较多,在高温(环境温度33度以上)或高温高湿(环境温度35度,湿度高于85%)的工况下,出水温度就会高于生产设备常用的28度水温或者供水量大幅下降。同时耗费大量的水,保养繁琐,这些都是冷却塔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不受环境因素制约、耗水量少的水温自动冷却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水温自动冷却装置,包括前端冷却系统、蓄水供水系统、后端冷却系统、控制器以及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前端冷却系统、所述蓄水供水系统、所述后端冷却系统以及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以及出水温度信息,所述前端冷却系统包括风冷干冷器以及水冷降温水帘,所述风冷干冷器利用外部环境形成的风为回水降温,当所述环境温度不满足工作条件时,所述水冷降温水帘工作使进入所述风冷干冷器的风降温,所述后端冷却系统包括水冷机,所述前端冷却系统冷却后的水进入所述蓄水供水系统,当所述前端冷却系统冷却后的水的出水温度不达标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冷机工作,使所述蓄水供水系统的水进入所述水冷机进一步冷却,然后回流至所述蓄水供水系统进行混合并输出。
[0007]进一步地,所述风冷干冷器包括水冷风扇以及水冷干冷管道,所述水冷风扇位于所述水冷干冷管道一侧,所述水冷风扇使外部环境的空气形成风并流经所述水冷干冷管道,带走所述水冷干冷管道内回水的温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水冷干冷管道包括铜管以及粘贴于所述铜管表面的亲水铝箔,所述铜管形成回水的水流通道。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冷干冷管道位于所述水冷风扇以及所述水冷降温水帘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水冷降温水帘包括水冷布水管以及复合湿帘,所述水冷布水管位于所述复合湿帘上方,所述水冷布水管向所述复合湿帘喷水,水流在所述复合湿帘表面形成水膜,外部环境形成的风穿过水膜降温。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湿帘为纸质蜂窝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循环组件,所述第一循环组件包括第一
蓄水盘、第一除垢仪以及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蓄水盘位于所述复合湿帘下方承接所述复合湿帘上流下的水,所述第一蓄水盘通过所述第一循环泵与所述水冷布水管连通使水形成循环,所述第一除垢仪位于所述第一蓄水盘中为所述第一蓄水盘中的水除垢。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机包括换热器,所述后端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媒冷却结构,所述冷媒冷却结构为所述换热器中的冷媒降温。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冷媒冷却结构包括冷媒风冷组件,所述冷媒风冷组件包括冷媒风扇以及冷媒干冷管道,所述冷媒干冷管道包括铜管以及粘贴于所述铜管表面的亲水铝箔,所述铜管形成冷媒的通道,所述冷媒风扇使外部环境的空气形成风并流经所述冷媒干冷管道,带走所述冷媒干冷管道内冷媒的热量。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冷媒冷却结构还包括冷媒降温水帘,所述冷媒降温水帘包括冷媒布水管以及冷媒湿帘,所述冷媒布水管位于所述冷媒湿帘上方,所述冷媒布水管向所述冷媒湿帘喷水,水流在所述冷媒湿帘表面形成水膜,外部环境形成的风穿过水膜降温。
[0016]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水温自动冷却装置的风冷干冷器利用外部环境形成的风为回水降温,当环境温度不满足工作条件时,水冷降温水帘工作使进入风冷干冷器的风降温,前端冷却系统冷却后的水进入蓄水供水系统,当前端冷却系统冷却后的水的出水温度不达标时,控制器控制水冷机工作,使蓄水供水系统的水进入水冷机进一步冷却,然后回流至蓄水供水系统进行混合并输出,通过上述设计,当环境温度不满足工作条件时,水冷降温水帘工作使进入风冷干冷器的风降温,此外,水冷机能够进一步降温,出水温度能够满足生产设备常用的28度水温,并且供水量不会降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温自动冷却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2为图1的水温自动冷却装置的前端冷却系统的立体图;
[0019]图3为图2的前端冷却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的前端冷却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的水温自动冷却装置的蓄水供水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22]图6为图1的水温自动冷却装置的后端冷却系统的立体图;
[0023]图7为图6的后端冷却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24]图8为图1的水温自动冷却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0025]图中:10、前端冷却系统;11、支架;12、风冷干冷器;120、水冷风扇;121、水冷干冷管道;13、水冷降温水帘;130、水冷布水管;131、复合湿帘;14、第一循环组件;140、第一蓄水盘;141、第一除垢仪;142、第一循环泵;15、水路;150、回水管阀门;151、供水管阀门;16、补水结构;160、补水管;161、补水阀;17、起重环;18、回水口;19、供水口;20、蓄水供水系统;21、保温罐;210、第一进水口;211、出水口;212、第二进水口;213、排水口;22、液位计;23、排水泵;24、水温表;25、水压表;30、后端冷却系统;31、水冷机;310、换热器;311、冷却水路;32、冷媒冷却结构;320、冷媒风冷组件;321、冷媒风扇;322、冷媒干冷管道;323、冷媒降温水帘;324、冷媒布水管;325、冷媒湿帘;326、第二循环组件;327、第二蓄水盘;328、第二循环泵;329、第二除垢仪;40、控制器;50、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组件,通过中间组件固定。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温自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冷却系统、蓄水供水系统、后端冷却系统、控制器以及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前端冷却系统、所述蓄水供水系统、所述后端冷却系统以及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以及出水温度信息,所述前端冷却系统包括风冷干冷器以及水冷降温水帘,所述风冷干冷器利用外部环境形成的风为回水降温,当所述环境温度不满足工作条件时,所述水冷降温水帘工作使进入所述风冷干冷器的风降温,所述后端冷却系统包括水冷机,所述前端冷却系统冷却后的水进入所述蓄水供水系统,当所述前端冷却系统冷却后的水的出水温度不达标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冷机工作,使所述蓄水供水系统的水进入所述水冷机进一步冷却,然后回流至所述蓄水供水系统进行混合并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温自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干冷器包括水冷风扇以及水冷干冷管道,所述水冷风扇位于所述水冷干冷管道一侧,所述水冷风扇使外部环境的空气形成风并流经所述水冷干冷管道,带走所述水冷干冷管道内回水的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温自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干冷管道包括铜管以及粘贴于所述铜管表面的亲水铝箔,所述铜管形成回水的水流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温自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干冷管道位于所述水冷风扇以及所述水冷降温水帘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温自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降温水帘包括水冷布水管以及复合湿帘,所述水冷布水管位于所述复合湿帘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巍
申请(专利权)人:赵林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