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233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检测用装置,具体涉及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下颌支撑架、角度可调式旋进施力杆、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压头、中间连接体、上滑块体,下滑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在电磁环境下使用,并且不影响原电磁场分布的在体施力装置,该装置能够佩戴并固定于头颈部,其尺寸能够容纳于核磁共振仪舱,采用机械旋进装置施加可调载荷,避免了核磁扫描仪中禁用的电源驱动这一常规载荷施加方式。方式。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用装置,具体涉及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了解人体软组织在体力学性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体测量人体软组织力学参量始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拉伸法一般适用于测量离体组织的力学性质。目前,在体测量主要有压痕法,该方法可用于在体测量皮肤组织的力学性质,即适用于测量人体浅层组织在小变形下的力学性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虽然可用于在体测量深层软组织的力学参量,但超声弹性成像的可重复性较差,即测量结果与超声探头和人体接触的压力以及探头角度都有密切关系,另外,超声弹性成像取决于剪切波在组织中的传播速度,由于肌肉组织中肌纤维分布的各向异性,这使得沿某一固定方向传播的剪切波很难反映组织的在体力学性质。
[0003]核磁共振成像可用于在体测量人体组织的解剖结构形态,可以对软组织形变前后的空间形态成像测量,具有软组织力学形变测量的应用前景,是实现软组织在体力学性质测量的关键环节,但却很少有研究者或工程技术人员将其用于软组织在体力学测量。有多方面原因限制了核磁成像设备在这方面的应用,首先几乎所有力学测量装置都使用金属部件,并且需要电机驱动载荷的加载,而金属材质以及通电电流都会影响其在核磁环境下的磁场,因此在核磁环境下无法使用这些力学测量装置。除过以上这些困难,由于在体测量需要受试者佩戴测量装置在狭窄的核磁扫描舱中使用,这就需要限制力学测量装置的尺寸,使得受试者佩戴核磁扫描仪线圈后能够使用该装置。另外,如何将测量装置固定于人体并稳定地施加可调的载荷力,也是需要解决的困难。
[0004]由于测量软组织力学性质的困难,目前不同文献中报道的软组织的杨氏模量数值甚至相差2或3个数量级,较常见的是相差10倍左右,这些实验结果缺乏真实的在体测量数据进行检验和验证。本申请所涉及的装置是在核磁环境下实现在体力学测量的关键装置,将为确定软组织的在体力学性质测量提供关键的技术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包括下颌支撑架、角度可调式旋进施力杆、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压头、中间连接体、上滑块体,下滑块体,其中,
[0007]所述下颌支撑架包括承托平台和弧形基座,其中,承托平台用于支撑下颌,所述弧形基座的顶面设有上滑轨,底面设有下滑轨;
[0008]所述上滑块体和所述下滑块体的两侧面设计有凹陷,可以分别沿所述弧形基座的上滑轨和下滑轨进行滑动;
[0009]所述下滑块体的中心两侧设有圆形挖孔,通过滑块固定体与所述弧形基座的下滑轨的开孔连接,将下滑块固定;
[0010]所述角度可调式旋进施力杆从所述下滑块体中间的圆孔向上旋入,穿过上滑块的中心孔,伸入所述中间连接体下方的开槽,中间连接体卡入所述上滑块体;
[0011]所述压头位于中间连接体的上端,压头的下方设有两个柱状凸起,与和所述中间连接体上部中心两侧的凹陷匹配,并结合;
[0012]所述电阻式压力传感器放置在所述连接体的凹陷部分,用于测量所述角度可调式旋进施力杆施加于下颌三角区的作用力大小。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其中,放置一个或多个传感器。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其中,压头表面形状设计为与下颌三角区形状相匹配的圆柱曲面,压头为分布式双面接触的设计。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其中,所述下颌支撑架两侧具有与所述承托平台相匹配的凹槽,凹槽有一定长度,螺栓上部插入凹槽,螺栓下部穿过所述承托平台的配套开孔,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与所述承托平台固定。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其中,所述承托平台为颈托。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其中,所述角度可调式旋进施力杆为螺纹杆采用旋进螺纹的方式施加大小可调节的压力,并在矢状面内通过不同方向的卡槽实现不同方向的载荷力。
[0018]据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其中,除压力传感器和信号传输导线外,整个装置全部采用硬质树脂材料。
[0019]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通过两侧的支撑架连接体固定于下颌位置,受试者下巴放置在下颌支撑架上方的承托平台上,压力传感器置于中间连接体放置传感器的凹槽处,将压头下方的柱状凸起置于中间连接体凹槽处,从而固定压头和传感器。然后将旋进杆调整到初始状态,通过所述角度可调式旋进施力杆带动压头向下移动,直到不能旋动位置,这时压头处于最低点。施力时,调整上下滑块,根据需要调整压头对下颌三角区的作用力角度,然后旋动旋进杆,推动压头向上移动,当压头接触到下颌软组织后,软组织对压头的反作用力传给压头,压头传给传感器,通过去取传感器的示数就可以得知下颌受到的力的大小。施力角度可通过下滑块体相对下颌支撑架下滑轨的移动来改变,从而实现对下颌区域施加可调大小和角度的力。
[0020]本申请的装置能够在电磁环境下使用,并且不影响核磁成像的在体施力装置,该装置能够佩戴并固定于头颈部,其尺寸能够容纳于核磁共振仪舱,采用机械旋进装置施加可调载荷,避免了电源驱动的施加载荷方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的整体爆炸视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的整体展开轴测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的整体展开正视图;
[0024]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的下颌支撑架;
[0025]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的上滑块体;
[0026]图6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的下滑块体;
[0027]图7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的上滑块体、下滑块体和下颌支撑架的连接;
[0028]图8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的上滑块体、下滑块体、中间连接体的连接。
[0029]附图标记:
[0030]1:下颌支撑架;2:角度可调式旋进施力杆;3:压头;4:中间连接体;5:上滑块体;6:下滑块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包括下颌支撑架、角度可调式旋进施力杆、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压头、中间连接体、上滑块体,下滑块体,其中,
[0032]所述下颌支撑架包括承托平台和弧形基座,其中,承托平台用于支撑下颌,所述弧形基座的顶面设有上滑轨,底面设有下滑轨;
[0033]所述上滑块体和所述下滑块体的两侧面设计有凹陷,可以分别沿所述弧形基座的上滑轨和下滑轨进行滑动;
[0034]所述下滑块体的中心两侧设有圆形挖孔,通过滑块固定体与所述弧形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颌支撑架、角度可调式旋进施力杆、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压头、中间连接体、上滑块体,下滑块体,其中,所述下颌支撑架包括承托平台和弧形基座,其中,承托平台用于支撑下颌,所述弧形基座的顶面设有上滑轨,底面设有下滑轨;所述上滑块体和所述下滑块体的两侧面设计有凹陷,可以分别沿所述弧形基座的上滑轨和下滑轨进行滑动;所述下滑块体的中心两侧设有圆形挖孔,通过滑块固定体与所述弧形基座的下滑轨的开孔连接,将下滑块固定;所述角度可调式旋进施力杆从所述下滑块体中间的圆孔向上旋入,穿过上滑块的中心孔,伸入所述中间连接体下方的开槽,中间连接体卡入所述上滑块体;所述压头位于中间连接体的上端,压头的下方设有两个柱状凸起,与和所述中间连接体上部中心两侧的凹陷匹配,并结合;所述电阻式压力传感器放置在所述连接体的凹陷部分,用于测量所述角度可调式旋进施力杆施加于下颌三角区的作用力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环境下人体下颌三角区施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置一个或两个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华晖童会田宇航黄亚奇黄晓清姬长金樊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