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坯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233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坯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辊期,控制加热炉对第一板坯序列进行加热;在第二辊期开始时,控制第二板坯序列进入加热炉的入口;其中,第二板坯序列中第二板坯的厚度小于第一板坯序列中第一板坯的厚度;当第一板坯序列的末尾到加热炉的入口的距离超过空步长度时,控制加热炉进行第二辊期的加热;依次关闭加热炉中第一板坯序列的最前端位置对应的加热段的烧嘴,利用加热炉中的烟气余温,对第二板坯序列进行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薄板坯与厚板坯在同一加热炉中的混合加热,减少了热轧工艺中所需的加热炉,从而降低了热轧工艺的生产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坯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轧
,具体涉及一种板坯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企在生产带钢时,需要根据板坯的厚度,控制加热炉各加热段的加热操作,使板坯的出钢温度在目标温度范围内。若出钢温度过高,会增加加热炉的能耗和生产成本,还可能造成板坯在炉内发生变形,甚至出现板坯无法出炉的情况发生;若出钢温度过低,则会对轧辊设备造成损坏,影响之后的轧钢工艺。因此,钢企在生产不同厚度规格的带钢时,通常采用多条热轧生产线来分别加热不同厚度规格的板坯。
[0003]因此,如何降低热轧工艺的生产成本,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坯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以降低热轧工艺的生产成本。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板坯加热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在第一辊期,控制加热炉对第一板坯序列进行加热;
[0008]在所述第二辊期开始时,控制第二板坯序列进入所述加热炉的入口;其中,所述第二板坯序列中第二板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板坯序列中第一板坯的厚度;当所述第一板坯序列的末尾到所述加热炉的入口的距离超过空步长度时,控制所述加热炉进行第二辊期的加热;
[0009]依次关闭所述加热炉中所述第一板坯序列的末尾位置对应的加热段的烧嘴,利用所述加热炉中的烟气余温,对所述第二板坯序列进行加热。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加热炉对第一板坯序列进行加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1]根据预定热轧生产速度,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生产速度;
[0012]根据所述加热炉的生产速度,确定所述第一板坯序列的装钢间距和所述第二板坯序列的装钢间距。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坯的厚度为200毫米至240毫米;所述第二板坯的厚度为100毫米至160毫米。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加热炉对第一板坯序列进行加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5]根据所述第一板坯序列的出钢温度,确定所述空步长度;
[0016]其中,若所述第一板坯序列尾部设定数量的第一板坯中的最高出钢温度不大于1160摄氏度,则所述空步长度为1.5米至2.5米;若所述最高出钢温度处于1160摄氏度至1180摄氏度之间,则所述空步长度为3.5米至4.5米;若所述最高出钢温度处于1180摄氏度
至1200摄氏度之间,则所述空步长度为5米至6米;若所述最高出钢温度处于1200摄氏度至1220摄氏度之间,则所述空步长度为7米至8米。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坯序列的装钢间距的取值范围为200毫米至300毫米,以控制所述第二板坯在所述加热炉中的在炉时间处于70分钟至150分钟之间。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坯在所述加热炉中水梁上的悬出长度不大于0.8米,所述第二板坯在所述加热炉中水梁上的悬出长度不大于0.8米。
[00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坯加热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20]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一辊期,控制加热炉对第一板坯序列进行加热;
[0021]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辊期开始时,控制第二板坯序列进入所述加热炉的入口;其中,所述第二板坯序列中第二板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板坯序列中第一板坯的厚度;当所述第一板坯序列的末尾到所述加热炉的入口的距离超过空步长度时,控制所述加热炉进行第二辊期的加热;
[0022]第三控制模块,用于依次关闭所述加热炉中所述第一板坯序列的末尾位置对应的加热段的烧嘴,利用所述加热炉中的烟气余温,对所述第二板坯序列进行加热。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0024]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控制加热炉对第一板坯序列进行加热之前,根据预定热轧生产速度,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生产速度;
[0025]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热炉的生产速度,确定所述第一板坯序列的装钢间距和所述第二板坯序列的装钢间距。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坯的厚度为200毫米至240毫米;所述第二板坯的厚度为100毫米至160毫米。
[002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0028]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控制加热炉对第一板坯序列进行加热之前,根据所述第一板坯序列的出钢温度,确定所述空步长度;
[0029]其中,若所述第一板坯序列尾部设定数量的第一板坯中的最高出钢温度不大于1160摄氏度,则所述空步长度为1.5米至2.5米;若所述最高出钢温度处于1160摄氏度至1180摄氏度之间,则所述空步长度为3.5米至4.5米;若所述最高出钢温度处于1180摄氏度至1200摄氏度之间,则所述空步长度为5米至6米;若所述最高出钢温度处于1200摄氏度至1220摄氏度之间,则所述空步长度为7米至8米。
[003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坯序列的装钢间距的取值范围为200毫米至300毫米,以控制所述第二板坯在所述加热炉中的在炉时间处于70分钟至150分钟之间。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坯在所述加热炉中水梁上的悬出长度不大于0.8米,所述第二板坯在所述加热炉中水梁上的悬出长度不大于0.8米。
[003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板坯加热控制设备,包括:
[0033]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0034]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板坯加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0035]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板坯加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003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37]本专利技术在第一辊期按照常规方式控制加热炉加热较厚的第一板坯序列,之后当第一板坯序列的末尾到加热炉的入口的距离超过空步长度时,对较薄的第二板坯序列进行加热,同时随着第二板坯序列在加热炉中的移动,依次关闭加热炉中第一板坯序列的最前端位置对应的加热段的烧嘴,利用加热炉中的烟气余温,对第二板坯序列进行加热,实现了薄板坯与厚板坯在同一加热炉中的混合加热,减少了热轧工艺中所需的加热炉,从而降低了热轧工艺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坯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4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坯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辊期,控制加热炉对第一板坯序列进行加热;在所述第二辊期开始时,控制第二板坯序列进入所述加热炉的入口;其中,所述第二板坯序列中第二板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板坯序列中第一板坯的厚度;当所述第一板坯序列的末尾到所述加热炉的入口的距离超过空步长度时,控制所述加热炉进行第二辊期的加热;依次关闭所述加热炉中所述第一板坯序列的末尾位置对应的加热段的烧嘴,利用所述加热炉中的烟气余温,对所述第二板坯序列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坯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加热炉对第一板坯序列进行加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预定热轧生产速度,确定所述加热炉的生产速度;根据所述加热炉的生产速度,确定所述第一板坯序列的装钢间距和所述第二板坯序列的装钢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坯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坯的厚度为200毫米至240毫米;所述第二板坯的厚度为100毫米至16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坯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加热炉对第一板坯序列进行加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板坯序列的出钢温度,确定所述空步长度;其中,若所述第一板坯序列尾部设定数量的第一板坯中的最高出钢温度不大于1160摄氏度,则所述空步长度为1.5米至2.5米;若所述最高出钢温度处于1160摄氏度至1180摄氏度之间,则所述空步长度为3.5米至4.5米;若所述最高出钢温度处于1180摄氏度至1200摄氏度之间,则所述空步长度为5米至6米;若所述最高出钢温度处于1200摄氏度至1220摄氏度之间,则所述空步长度为7米至8米。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坯加热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月赵鑫吴秀鹏杨孝鹤胡亮艾矫健高文刚张建华陈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