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06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排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排水槽,包括槽体、底板、排水口和连接结构,槽体的开口向下,底板水平设置在槽体的开口两侧,排水口设置在槽体侧面底部,连接结构设置在槽体纵向的两端。还包括有凸出部,凸出部间隔设置在槽体的表面,凸出部为拱形隆起。解决了土工布容易被割破,进而导致排水口被泥土堵塞的问题。土堵塞的问题。土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工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排水槽。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虹吸雨水排放系统在种植屋面及种植顶板已被广泛应用,通常先在建筑、车库或路面上先铺设一层防水板,然后在防水板上铺设排水板,排水板之间连接有排水槽。然后在排水板及排水槽的上方铺设一层土工布,在土工布的顶部再回填绿化土。土壤中的渗透水穿过土工布进入排水板,再通过排水槽两侧的排水口流进排水槽,最终从排水槽中进入蓄水池。该系统主要利用虹吸式排水槽产生虹吸作用,将渗透水收集至蓄水池中,对屋面绿化或地面植被进行灌溉喷洒,实现给排水的同时,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0003]专利文件CN104088405B

一种虹吸式排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公开了一种排水槽的结构。所述排水槽本体由凸起的管件和水平底板构成,总体为梯形结构。排水槽本体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排水槽本体两侧间隔设有若干排水口,排水槽本体侧面和端部分别设有连接卡槽。
[0004]基于上述专利的排水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缺陷:
[0005]土工布在回填土的重力作用下,容易被排水槽外部突出的加强筋割破,导致泥土随着渗透水流入排水槽,从而使整个排放系统含泥量增大,严重时,泥土将会堵塞排水口、排水管、系统管道等,影响排放系统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排水槽,用于解决土工布容易被割破,进而导致排水口被泥土堵塞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水槽,包括槽体、底板、排水口和连接结构,槽体的开口向下,底板水平设置在槽体的开口两侧,排水口设置在槽体侧面底部,连接结构设置在槽体纵向的两端。还包括有凸出部,凸出部间隔设置在槽体的表面,凸出部为拱形隆起。
[0008]优选地,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槽体为一体式结构,凸出部由槽体的表面从内向外隆起形成,两个相邻的凸出部之间为非凸出部。
[0009]相比于现有排水槽的槽体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本方案的槽体表面取消加强筋,槽体整体可为n型、半圆型或梯形等排水槽形状,凸出部沿槽体纵向具有一定长度。凸出部和非凸出部的表面均光滑,整个槽体无外向尖锐的突肋,保证了土工布不被割破。凸出部为槽体表面的向外隆起,因此凸出部具有凸出槽体内腔的凸出空间。凸出部为拱形隆起,因此凸出部和非凸出部的相交处具有转折结构,槽体的纵向截面呈一高一低的波浪状,形成了类似加强筋的效果,保证了槽体的抗压、抗弯性能,可有效对抗回填土施工时所遇到的车辆碾压与冲击、回填土的重力作用。通过间隔设置的凸出部和非凸出部,实现了在保证槽体外壁的抗压、抗弯性能的同时,又能取消槽体外壁上的加强筋,解决土工布容易被割破,进而导致排水口被泥土堵塞的问题。
[0010]此外,所述凸出部为单独的排水槽配件,与所述槽体为分体结构。凸出部为表面光滑的壳体配件,套在现有排水槽的槽体的外表面。安装后,凸出部隆起的高度高于槽体上的加强筋,凸出部的纵向的前后两个侧面与加强筋贴齐。凸出部的下方的水平投影覆盖排水口,对排水口形成防护。套上凸出部的排水槽,表面无外向突肋,解决土工布容易被割破,进而导致排水口被泥土堵塞的问题。凸出部位于排水口的上方,对排水口形成防护,从而解决了变形的土工布和泥土堵塞排水口的问题。
[0011]优选地,所述凸出部的纵向长度为70mm至90mm。由于本方案取消了加强筋,进而通过凸出部和非凸出部相交处的转折结构,实现槽体的结构加强。凸出部的长度过长,则结构加强效果差。凸出部的长度过短,凸出部则会进一步退化为具有较大厚度的加强筋,达不到槽体表面光滑的效果。进一步,非凸出部的纵向长度可以设置为0.5

1.5倍的凸出部的纵向长度,以达到最佳的槽体结构加强效果。
[0012]优选地,所述槽体上的凸出部和非凸出部的相交处设置有平滑的过渡面。凸出部的纵截面为矩形时,凸出部具有一个隆起面和前后两个侧面。隆起面和侧面相交的边缘,存在割破土工布的风险。在所述边缘设置倒角,形成过渡面可以进一步提升了槽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此外,倒角可以继续扩大,直至覆盖到非凸出部的表面,此时过渡面成为凸出部的侧面,整体槽体表面无任何垂直里面,进一步保证了土工布不被割破。
[0013]进一步,所述凸出部的纵向截面可以优化为圆弧形,所述过渡面成为凸出部的表面的一部分,即过渡面是凸出部的侧面,也是凸出部的隆起面。整个槽体的表面更加光滑,无任何凸起的棱边。
[0014]进一步,所述过渡面上设置有落水孔。落水口可以为圆孔或矩形孔,设置在过渡面的顶部。排水槽上方回填土中的渗透水经过土工布过滤后,直接流入落水孔,提高排水槽的排水效率。
[0015]优选地,所述槽体上的凸出部的壁厚比非凸出部的壁厚大。由于凸出部的下部设置有排水口,因此凸出部仅与底板少部分连接。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凸出部只能将大部分受力通过非凸出部,进而传递至底板。凸出部与非凸出部的相交处为薄弱环节,容易发生断裂。此外,相交处形成的转折结构是形成加强筋效果的关键位置。因此凸出部的壁厚比非凸出部的壁厚大。
[0016]优选地,所述凸出部在所述槽体的上部隆起的高度与下部隆起的高度不同。凸出部上部隆起的高度过高,将会削弱所述转折结构的加强筋效果,同时也会增大槽体的外形尺寸。而下部隆起的高度应尽量地大,最好能覆盖至底板的边缘。用于虹吸式排水系统时,排水板收集的渗透水将通过排水口进入排水槽,而排水口位于凸出部的下部表面。排水口尽可能地靠近排水板时,渗透水能更快速直接地汇入排水槽。因此,下部隆起的高度会比上部隆起的高度大。
[0017]优选地,所述凸出部的上部长度与下部长度不一致。凸出部具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对下部的排水口形成防护,二是与非凸出部形成加强筋效果。下部的长度需要与排水口的长度相匹配,上部的长度则按加强筋的设置间隔确定,因此凸出部的上部长度与下部长度不一致。
[0018]优选地,所述槽体的横截面为倒U形。倒U形截面具有更好的抗压性能。进一步,槽体的下部两侧面与底板不垂直,侧面与底板倾斜连接。侧面可以为平面或弧面。
[0019]优选地,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凸出部的下部,排水口具有上边缘和侧边缘。现有技术中,排水口开口朝上,土工布在回填土的重力作用下,容易变形堵塞排水口,导致排水板中收集的渗透水无法有效地汇入排水槽,影响排放系统正常工作。当土工布被割破时,泥土顺势落入排水口,导致排水口堵塞。本方案的排水口水平设置在凸出部的下部表面,分布在槽体的单侧或双侧。土工布在回填土的重力作用下压在凸出部的表面,凸出部的表面形成类似雨棚的结构,对下方的排水口形成防护,从而解决了变形的土工布和泥土堵塞排水口的问题。
[0020]优选地,所述排水口的侧边缘向所述槽体上的非凸出部延伸。
[0021]现有的排水板与排水槽之间无相互固定,绿化土回填作业后,部分排水板与排水槽发出位移后,被受压变形的土工布阻挡,导致排水板中收集的渗透水无法有效地汇入排水槽,影响排放系统正常工作。排水口的水平截面呈C字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槽,包括槽体、底板、排水口和连接结构,槽体的开口向下,底板水平设置在槽体的开口两侧,排水口设置在槽体侧面底部,连接结构设置在槽体纵向的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凸出部,凸出部间隔设置在槽体的表面,凸出部为拱形隆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槽体为一体式结构,凸出部由槽体的表面从内向外隆起形成,两个相邻的凸出部之间为非凸出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上的凸出部和非凸出部的相交处设置有平滑的过渡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上的凸出部的壁厚比非凸出部的壁厚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在所述槽体的上部隆起的高度与下部隆起的高度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磊宋桃叶吉董海王昌成
申请(专利权)人: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