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督型主从机械臂协同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202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监督型主从机械臂协同控制方法,其中多机械臂系统包括主机械臂A、从机械臂B以及从机械臂C;具体的控制方法为:1)分别建立主机械臂A、从机械臂B以及从机械臂C环境下的坐标系统;2)建立主机械臂A与从机械臂B之间的监督映射关系,以及建立主机械臂A与从机械臂C之间的监督映射关系;3)建立从机械臂B与从机械臂C之间的协同映射关系;4)建立主机械臂A与从机械臂B、从机械臂C最终的协同运动关系;5)启动主机械臂A与从机械臂B、从机械臂C。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多个协同作业的机械臂进行协同控制,同时还可以实现主-从机械臂以及从-从机械臂之间的互相监督作用,从而可以保证机械臂之间不发生碰撞和乱步行为。臂之间不发生碰撞和乱步行为。臂之间不发生碰撞和乱步行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监督型主从机械臂协同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监督型主从机械臂协同控制方法,属于机器人协同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产业实际上自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发展起来,在接下来半个多世纪发展迅速,先后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包括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每种机器人又有非常庞杂的细分。总体上机器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硬件结构方面,另一部分是软件控制方面,硬件结构有很多构型,包括串联型、并联型、软体类、仿生类,而软件控制方面其核心就是控制方法,如何保证机器人按照设计者的想法进行安全高效的运作,这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考量因素。现有的大型生产车间,多以多个机器人之间的协同运动实现相应的功能,然而目前的多机器人协同控制方法存在两个弊端,一个是控制方法复杂,这导致机器人运行效率被大打折扣,另一个是多个机械人会发生无法预期的干涉和碰撞,这在机器人精密协同组装中更为明显(机器人彼此之间距离非常接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监督型主从机械臂协同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督型主从机械臂协同控制方法,包括主机械臂A(1)、从机械臂B(2)以及从机械臂C(3);其中主机械臂A(1)包括基臂(11)、中间臂(12)、末端臂(13)以及末端执行器,其中主机械臂A(1)的基臂(11)与中间臂(12)之间的夹角定义为θ
A1
,中间臂(12)与末端臂(13)之间的夹角定义为θ
A2,
;从机械臂B(2)包括基臂(21)、中间臂(22)、末端臂(23)以及末端执行器,其中从机械臂B(2)的基臂(21)与中间臂(22)之间的夹角定义为θ
B1
,中间臂(22)与末端臂(23)之间的夹角定义为θ
B2
;从机械臂C(3)包括基臂(31)、中间臂(32)、末端臂(33)以及末端执行器,其中从机械臂C(3)的基臂(31)与中间臂(32)之间的夹角定义为θ
C1
,中间臂(32)与末端臂(33)之间的夹角定义为θ
C2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建立主机械臂A(1)、从机械臂B(2)以及从机械臂C(3)环境下的坐标系统:1)分别建立主机械臂A(1)、从机械臂B(2)以及从机械臂C(3)环境下的坐标系统:1)分别建立主机械臂A(1)、从机械臂B(2)以及从机械臂C(3)环境下的坐标系统:其中L
11
、L
12
、L
13
表示主机械臂A(1)的基臂(11)、中间臂(12)、末端臂(13)的臂长,L
21
、L
22
、L
23
表示从机械臂B(2)的基臂(21)、中间臂(22)、末端臂(23)的臂长,L
31
、L
32
、L
33
表示从机械臂C(3)的基臂(31)、中间臂(32)、末端臂(33)的臂长;θ
A1
表示主机械臂A(1)的基臂(11)与中间臂(12)之间的夹角,θ
A2,
表示中间臂(12)与末端臂(13)之间的夹角,θ
B1
表示从机械臂B(2)的基臂(21)与中间臂(22)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汉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