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完全紧扣杯体的纸塑成型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00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完全紧扣杯体的纸塑成型杯盖,尤其是指一种利用纸塑成型技术而形成为一体成型的杯盖,该杯盖内侧具有一C型环纳槽,于C型环纳槽两端头各凸设有一凸弧壁,借由该C型环纳槽及于C型环纳槽两端头的凸弧壁可完全紧扣并密封住杯体的上缘,从而达到完全紧固与密封的效果。紧固与密封的效果。紧固与密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完全紧扣杯体的纸塑成型杯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杯盖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完全紧扣杯体的纸塑成型杯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保意识的抬头与集结众多智慧的研发,以纸浆纤维材质或植物纤维材质为原料经模具成型的纸塑产品由于具有容易回收可再制造再利用的优势,因为很快速地被各行各业及普罗大众接受并采用,各式各样的纸塑产品渐渐的取代生活中各种塑料产品,不论是碗、盘、杯盖、吸管、包装材、避震材等纸塑产品都将逐渐取代塑料产品,纸塑产品由于材质从塑料转变为纸塑,在纸塑成型的过程中无法像塑料产品般为工业界所熟知且轻易成型各种形状,所以仍有许多产品在成型时或成型后无法达到塑料产品的效果或功能,但纸塑行业才刚起步仍旧有很大的进步发展空间。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消耗品之一,杯盖在使用上的要求特别严谨,作为容器体的杯盖除了要求食品级材质及卫生条件外,并要求更好的密封性与更大的安全性。
[0003]请参阅图5、6所示,目前习知纸塑杯盖3由于成型条件与材质所限而使其密封性均远不如塑料杯盖,习知纸塑杯盖3在成型时会将负角度的凹槽、向内倾斜的斜壁或各种不同几何方式作为扣合杯体4的卡制部31,在扣紧杯体4的外箍环41时容易因为尺寸无法完全契合导致杯盖3容易脱落或无法完全密封,常导致杯体4内液体外泄或溢出,习知纸塑杯盖3的卡制部31通常只考虑到扣合方式而未考虑其强度,若考虑强度则无法达到最佳的扣合力度,而令习知纸塑杯盖3容易受杯体4外箍环41影响而变形,更容易因为外力而令习知纸塑杯盖3脱落为其缺点,故无法达到较佳的密封性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完全紧扣杯体的纸塑成型杯盖,尤其是指一种利用纸塑成型技术而形成为一体成型的杯盖,该杯盖内侧具有一C型环纳槽,于C型环纳槽两端头各凸设有一凸弧壁,借由该C型环纳槽及于C型环纳槽两端头的凸弧壁可完全紧扣并密封住杯体的上缘所形成的外箍环,从而达到完全紧固与密封的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完全紧扣杯体的纸塑成型杯盖,该杯盖内侧可同时紧扣并密封住杯体的上缘的外侧面及内侧面,即C型环纳槽一端头的凸弧壁可抵触于杯体的上缘的外侧面,而C型环纳槽的另一端头的凸弧壁则可抵触于杯体的上缘的内侧面,使杯盖同时紧扣杯体的上缘的外侧面及内侧面而达到完全紧扣且密封的状态。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可完全紧扣杯体的纸塑成型杯盖,该杯盖设有一中央封闭面,于中央封闭面的外缘向下延伸出一环状侧壁,该环状侧壁的末端向水平面方向扩设有一环状扩增垣,该环状扩增垣再经圆弧转折并延伸形成有一垂直向下的环状下侧壁,该杯盖的环状扩增垣及环状下侧壁之间的圆弧转折处内侧面具有一C型环纳槽,于C型环纳槽两端头各凸设有一凸弧壁。
[0007]进一步的,该杯盖利用纸浆纤维材质以纸塑成型技术而一体成型。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凸弧壁分别为第一凸弧壁及第二凸弧壁,该靠近于环状侧壁的C型环纳槽一端头于环状扩增垣内侧面凸设有前述第一凸弧壁,而C型环纳槽的另一端头于环状下侧壁内侧面凸设有前述第二凸弧壁,借由该C型环纳槽及于C型环纳槽两端头的第一凸弧壁及第二凸弧壁可完全紧扣并密封住所述杯体的上缘。
[0009]进一步的,前述C型环纳槽的中央点C并依Z轴方向延伸出一纵垂线V,而C型环纳槽的中央点C并依X轴方向延伸出一水平线E,该第一凸弧壁于最外顶点处为顶点P,该第二凸弧壁于最外顶点处为顶点Q,该第一凸弧壁的顶点P与C型环纳槽的中央点C相连线为连线L,该第二凸弧壁的顶点Q与C型环纳槽的中央点C相连线为连线K,以C型环纳槽的中央点C为基准,该连线L与连线K所形成的夹角角度θ小于180度,与该杯盖相结合的杯体,于杯体上缘形成一外箍环,杯盖套合于杯体上缘处而形成犄角形态将外箍环完全紧扣于C型环纳槽内。
[0010]进一步的,前述杯盖的中央封闭面于中心处设有一中央轴线U,于中央封闭面的最高顶点外表面并依X轴方向延伸出一水平线G,前述第一凸弧壁于最外顶点处为顶点P,前述第二凸弧壁于最外顶点处为顶点Q,该中央封闭面的最高顶点外表面延伸的水平线G与该第一凸弧壁的最外顶点P的纵向距离为距离A,该中央封闭面的最高顶点外表面延伸的水平线G与第二凸弧壁的最外顶点Q的纵向距离为距离B,该纵向距离A小于纵向距离B,而中央封闭面的中央轴线U与第一凸弧壁的最外顶点P的水平距离为距离M,该中央封闭面的中央轴线U则与第二凸弧壁的最外顶点Q的水平距离为距离N,该水平距离M小于水平距离N。
[0011]进一步的,将杯盖结合于杯体时,该杯体的上缘为一薄片卷曲而成的外箍环,杯体的外箍环与杯盖的C型环纳槽结合后,前述第二凸弧壁位于杯体的外箍环的外侧面往内侧呈缩小口径并对杯体的外箍环的外侧面于抵触时施有第一外力,而第一凸弧壁位于杯体的外箍环内侧面于抵触时则施有第二外力,即第一凸弧壁与第二凸弧壁存有距离上的落差,而造成第一凸弧壁与第二凸弧壁可同时对杯体的外箍环内侧面及外侧面施以作用力,借由第一凸弧壁与第二凸弧壁的结构设计更令杯盖的强度增强而不会轻易受外力影响而产生变形,也不易让杯盖与杯体的结合产生松脱不稳的现象。
[0012]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完全紧扣杯体的纸塑成型杯盖,其利用纸塑成型技术而形成为一体成型的杯盖,该杯盖的环状扩增垣及环状下侧壁之间的圆弧转折处内侧面具有一C型环纳槽,该靠近于环状侧壁的C型环纳槽一端头于环状扩增垣内侧面凸设有第一凸弧壁,而C型环纳槽的另一端头于环状下侧壁内侧面凸设有第二凸弧壁,借由该C型环纳槽及于C型环纳槽两端头的第一凸弧壁及第二凸弧壁可完全紧扣并密封住杯体的上缘,从而达到完全紧固与密封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杯盖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杯盖与杯体相结合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第二图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第一图的半剖平面图;图5是习知杯盖常见形式示意图;图6是习知杯盖常见形式示意图。
[0014]符号说明:1...杯盖10...中央封闭面11...环状侧壁12...环状扩增垣13...环状下侧壁14...C型环纳槽15...第一凸弧壁16...第二凸弧壁2...杯体21...外箍环22...内侧面23...外侧面3...杯盖31...卡制部4...杯体41...外箍环C...中央点V...纵垂线E...水平线P...顶点Q...顶点L...连线K...连线θ...角度U...中央轴线G...水平线A...距离B...距离M...距离N...距离F1... 第一外力F2... 第二外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16]为使审查员更能详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完全紧扣杯体2的纸塑成型杯盖1,其利用纸浆纤维材质以纸塑成型技术而形成一体
成型的杯盖1,该杯盖1设有一中央封闭面10,于中央封闭面10的外缘向下延伸出一环状侧壁11,该环状侧壁11的末端向水平面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完全紧扣杯体的纸塑成型杯盖,其中,杯体的上缘形成一薄片卷曲而成的外箍环,其特征在于:该杯盖设有一中央封闭面,于中央封闭面的外缘向下延伸出一环状侧壁,该环状侧壁的末端向水平面方向扩设有一环状扩增垣,该环状扩增垣再经圆弧转折并延伸形成有一垂直向下的环状下侧壁,该杯盖的环状扩增垣及环状下侧壁之间的圆弧转折处内侧面具有一C型环纳槽,于C型环纳槽两端头各凸设有一凸弧壁,杯盖可完全紧固结合杯体的外箍环并达到密封效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完全紧扣杯体的纸塑成型杯盖,其特征在于,该杯盖利用纸浆纤维材质以纸塑成型技术而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完全紧扣杯体的纸塑成型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弧壁分别为第一凸弧壁及第二凸弧壁,该靠近于环状侧壁的C型环纳槽一端头于环状扩增垣内侧面凸设有前述第一凸弧壁,而C型环纳槽的另一端头于环状下侧壁内侧面凸设有前述第二凸弧壁,借由该C型环纳槽及于C型环纳槽两端头的第一凸弧壁及第二凸弧壁可完全紧扣并密封住所述杯体的上缘。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完全紧扣杯体的纸塑成型杯盖,其特征在于,前述C型环纳槽的中央点C并依Z轴方向延伸出一纵垂线V,而C型环纳槽的中央点C并依X轴方向延伸出一水平线E,该第一凸弧壁于最外顶点处为顶点P,该第二凸弧壁于最外顶点处为顶点Q,该第一凸弧壁的顶点P与C型环纳槽的中央点C相连线为连线L,该第二凸弧壁的顶点Q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宗伸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诚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