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计时停车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1785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计时停车位,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路边充电桩和停车位计时效率低、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其包括车位框、充电桩、采样杆、压力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桩和采样杆分别安装在车位框的侧后方,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安装在车位框内侧,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安装在采样杆上,所述充电桩、压力感应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判断停车位内是否有车辆停靠,并自动进行停车计时和充电计时,计时效率高、成本低,能够有效提高路边充电桩和停车位的利用率。高路边充电桩和停车位的利用率。高路边充电桩和停车位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计时停车位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计时停车位,属于智慧交通管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汽车成为了人们出差和旅游的首选,与此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全球各大汽车公司对各种尺寸的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电动汽车,相应的对电动汽车配套设施的需求也愈发提高。由于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较差,长途旅行中需要及时充电,因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路边充电桩以及配套的停车位,各地政府为了鼓励大家使用电动汽车,还出台了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如电动汽车在路边充电桩充电,可以享受免费停车一小时的政策等。
[0003]路边充电桩及停车位既可以用来给电动汽车充电,还能作为普通停车位使用,其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分布零散等特点,如何有效的管理路边充电桩和停车位,提高充电桩和停车位的利用率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现有的电动汽车在路边充电桩的停车位停车后,其停车计时和充电计费大多需要人工参与,计时、计费的效率较低,且存在一定的人为失误,不利于管理,导致了充电桩和停车位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路边充电桩和停车位计时效率低、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计时停车位,利用压力感应和红外感应实时监测停车位内是否有车辆停靠,实现自动、快速、准确的电动汽车停车计时功能,还可以与充电桩配合实现充电计时功能,能够有效提高路边充电桩和停车位的利用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手段: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计时停车位,包括车位框、充电桩、采样杆、压力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桩和采样杆分别安装在车位框的侧后方,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安装在车位框内侧,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安装在采样杆上,所述充电桩、压力感应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停车位至少包括4个压力感应模块,4个压力感应模块分为两两一组,对称的安装在车位框内侧的地面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包括弧形压片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弧形压片安装在车位框内侧的地面上,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弹性部件连接弧形压片的底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压片的底面为圆形,弧形压片的底面半径的取值范围为20~30cm,弧形压片的高的取值范围为3~5cm。
[0010]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感应模块采用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安装在采样杆上且距离地面150~200cm,红外测距传感器与采样杆之间的夹角为45
°
~60
°

[0011]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和采样杆与车位框之间的距离为20

30cm。
[0012]进一步的,所述采样杆的顶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具有时钟电路的单片机芯片。
[0014]采用以上技术手段后可以获得以下优势:
[001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计时停车位,在传统路边停车位的基础上增加压力感应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一方面通过压力感应模块实时获取停车位所在地面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红外感应模块实时获取停车位反射的红外线,结合了压力感应和红外感应的电流信号,本技术停车位可以自动判断停车位内是否有车辆停靠,本技术采用具有时钟电路的控制模块接收电流信号,根据电流信号获得对应的时间,实现自动计时功能,与传统人工停车计时相比,本技术的实时性更好、灵敏度和准确率更高,不需要人工参与,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此外,本技术还可以根据充电桩的放电信号实现充电计时功能,能够有效提高路边充电桩和停车位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计时停车位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计时停车位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力感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是车位框,2是充电桩,3是采样杆,4是压力感应模块,5是红外感应模块,6是弧形压片,7是压力传感器,8是弹性部件,9是摄像头,10是地面,11是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计时停车位,如图1、2所示,主要包括车位框1、充电桩2、采样杆3、压力感应模块4、红外感应模块5和控制模块11,车位框绘制在路边地面10上,车位框采用标准尺寸,长宽分别为5.3m和2.6m,压力感应模块安装在车位框内侧的地面上,用于实时采集车位框内地面的压力,当车位框内停靠了车辆,压力感应模块感应到的压力增大,压力感应模块会输出压力感应电流信号;红外感应模块安装在采样杆上,用于向车位框发射红外线,并接收反射的红外线,进而产生红外感应电流信号;充电桩和采样杆分别安装在车位框的侧后方,与车位框的垂直距离不超过一米,优选的,充电桩和采样杆与车位框之间的距离为20

30cm,这样的距离既不会影响车辆进出停车位,又便于充电和采样杆上的红外感应模块采集信号。为了实现自动计时功能,本技术采用了具有时钟电路的单片机芯片作为控制模块,比如STM32F103RB,充电桩、压力感应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可以接收压力感应电流信号、红外感应电流信号和充电桩放电信号,进而通过时钟电路得到各个电流信号对应的时间,实现自动计时功能。
[0022]如图3所示,本技术停车位中的压力感应模块包括弧形压片6和压力传感器7,弧形压片安装在车位框内侧的地面上,压力传感器通过弹性部件8连接弧形压片的底部,距离地面5~8cm,其中,弹性部件可以选择弹簧、弹性材料或其他具有弹性的连接部件,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压力感应器的型号为YYJ/GY1

1201,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向控制模块输出4~20mA的电流信号。弧形压片的边缘与地面之间隔着微小距离,弧形压片上没有物体时,弧形压片的底面与地面对齐,弧形压片上有物体时,弧形压片会在压力作用下向
下移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弧形压片的底面为圆形,弧形压片的底面半径的取值范围为20~30cm,弧形压片的高的取值范围为3~5cm,弧形压片的整体坡度很小,车辆可以顺利驶过弧形压片。
[0023]考虑到电动汽车的大小不固定,其车胎与停车位内地面的接触位置也不同,为了保证压力感应模块可以感应到各种大小电动汽车的压力,本技术停车位至少需要包括4个压力感应模块,4个压力感应模块分为两两一组,对称的安装在车位框内侧的地面上,每个压力感应模块的中心点距离车位框长边的距离范围为45~65cm,优选50cm,每个压力感应模块的中心点距离车位框短边的距离为100~180cm,优选1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计时停车位,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位框、充电桩、采样杆、压力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充电桩和采样杆分别安装在车位框的侧后方,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安装在车位框内侧,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安装在采样杆上,所述充电桩、压力感应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计时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位至少包括4个压力感应模块,4个压力感应模块分为两两一组,对称的安装在车位框内侧的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计时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包括弧形压片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弧形压片安装在车位框内侧的地面上,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弹性部件连接弧形压片的底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计时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压片的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新彪杭帆黄晨刘雅童唐紫婷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