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术室、ICU的制氧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175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气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手术室、ICU的制氧供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氧供气装置包括:顺序串联连接的至少两组分离器;前级是变压吸附干燥净化分离器,后级是沸石膜分离器;至少一个氧气缓冲罐,用以接收来自沸石膜分离器输出的氧气,出口端设有流量控制阀以及自动调节阀,用于控制输出的富氧;控制组件以及相关控制阀门和连接管路;以及接收医院提供的压缩空气的接口、医用氧源接口以及氧气输出至外用呼吸机等的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制取纯度≧99.5%的医用氧;无动力设备,并且直接引入前端氧源作为应急供氧,故障安全策略导向齐全,可靠性极高;装置操作简单,即开即用;维护方便。维护方便。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手术室、ICU的制氧供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气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术室、ICU的制氧供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医疗需要医用氧,按国家标准《GB8982

2009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的强制条款规定,“医用氧”,其氧气纯度应≧99.5%。此外,《中国药典(2015版)》也明确规定了“氧”(医用氧),其氧气纯度应≧99.5%;同时,还详细规定了其杂质要求,在临床应用中,氧气是按药品进行管理的,不是什么氧气都可以用于ICU、手术室等临床救治。
[0003]工业氧,其纯度可以达到99.5%,但并不能用于临床救治的原因是:虽然纯度是满足了,但99.5%之外,剩下的0.5%是有害物质,则将降低救治率。
[0004]此外,我们国家制造链都是标准牵引的,国标、药典都规范了氧气的纯度,呼吸机、麻醉机混风配气的基准都是99.5%,如果纯度不达标,显然将引起呼吸机、麻醉机等临床救治的医疗器械误操作、报警,导致混乱,严重的,可能延误病患救治。
[0005]此外,有一些病患必须采用纯度达标的“医用氧”进行救治,典型的,如煤气中毒等,还包括危重手术、麻醉等用氧,三甲医院规范操作都是采用合法合规的“医用氧”。
[0006]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仍然采用购买合法合规的“医用氧”满足临床救治需求,典型的,如购买医用液氧、瓶氧,运输至医院使用,但因为运输不便可能存在断供。液氧、高压瓶氧在运输、存储、操作使用等环节,因为其介质特性、压力,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r/>[0007]此外,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医院,因为液氧、瓶氧补给不便,采用“医用分子筛制氧”现场制氧,现场制气,即开即用,安全性好,成本低廉,但因为只能制取93%左右的氧气纯度,也称为“富氧空气”或者叫“93氧”,可满足一般恢复性治疗的氧气需求,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安全性等问题,缓解了供氧矛盾,但因为纯度不达国标、药典要求,不能为手术室、ICU提供合规的“医用氧”而受到一定的限制。
[0008]因此,为众多医院临床救治的手术室、ICU提供纯度达标的“医用氧”方面,亟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鉴于以上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噪音低、可靠性高的用于手术室、ICU的制供氧装置。
[0010]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手术室、ICU的制供氧装置,结合医院压缩空气源(如为手术器械提供气源、已经采用了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配套了压缩空气源等),将变压吸附净化技术与沸石膜分离技术耦合,直接自压缩空气中提取纯度≧99.5%的“医用氧”,从而有效解决医院目前的供氧问题。
[001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手术室、ICU的制氧供气装置,其结构参见图1、图2所示,包括:
[0012](1)至少一个压缩空气入口B,用以自B点接收医院提供的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还包括空气预处理装置(附图未示出),用于对原料空气的预处理,包括去除空气中杂质、水分等,此外还包括必要的压缩空气输送软管路;
[0013](2)至少一个医院原有的医用氧源接入口A,用以自A点接收医院提供的氧气,以及必要的输送软管,将医院原有的医用氧通过管路送到氧气输出口C,构成管路A
‑‑
C;
[0014](3)至少一个氧气输出口C,用以将本装置产生的氧气通过管路与管路A—C交联后送入氧气输出口C,记该交联点为Y;氧气输出口C接入终端用气设备,如呼吸机、麻醉机,还包括自本技术装置至终端用气设备之间氧气输送所需的供气软管;
[0015](4)至少一套医用膜分离制氧设备及供气回路B

Y,自B点接收医院提供的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后,产生氧气汇入Y点,参见图1所示,它包括:
[0016]1)顺序串联连接的至少两组及以上的分离器,(例如101A、M01A串联连接,101B、M01B串联连接),其中,前级(如101A、101B)是如公知技术的变压吸附干燥净化分离器,内部装有如活性氧化铝、13X等可以吸附水分、二氧化碳、总烃等的分子筛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后级(如M01A、M01B)是沸石膜分离器,内部安装有沸石膜分离材料,沸石膜分离器有三个接口:原料气侧进口、滞留气侧接口、渗透气侧接口;自滞留侧祛除氮气、氩气,自渗透侧产生氧气;此外,顺序串联连接系指前述变压吸附干燥净化分离器的产物端与沸石膜分离器的原料气端相连通;空气经过变压吸附干燥净化分离器处理,去除水分、二氧化碳、总烃等,可以保护后续沸石膜分离器不受压缩空气中含有的水分、二氧化碳污染;
[0017]2)顺序串联连接的至少两组及以上的变压吸附干燥净化分离器(如101A、101B)的进气端(原料气端)设有可分别将压缩空气引入的自动切换阀门与必要的管线,以及可分别将分离器内存留的气体排向大气的切换阀门与必要的管线;优选的,还包括在所述切换阀之后对大气排放前设置消音器以及必要的连接管线,以减少噪声;
[0018]3)顺序串联连接的至少两组及以上的沸石膜分离器(如M01A、M01B)的滞留气侧还设有可将两者连通的必要管线和调节阀门(如JV01),调节阀门用以限制流量;
[0019]4)顺序串联连接的至少两组及以上的沸石膜分离器(如M01A、M01B)的渗透气侧设有可分别将沸石膜分离器产生的氧气送至氧气缓冲罐(如PV101)的必要管线,以及在每个沸石膜分离器(如M01A、M01B)的渗透气出口设有逆止阀(单向阀)以防止送出的氧气倒流;
[0020]5)至少一个氧气缓冲罐(如PV101),缓冲罐的入口端用以接收来自沸石膜分离器渗透侧排出的氧气,出口端设有流量控制阀(如JV02)以及自动调节阀,该自动调节阀可自动控制输出的富氧,其流量输出范围可自0~100%;
[0021](5)至少一个由B

Y与A

Y并联的供气回路及必要的阀门、管线,用以自A点接收医院提供的氧源汇入Y点,并且A

Y之间设有自动切换阀门作为应急供气,满足当自B

Y的供气回路失效时,可以直接切换至采用医院原来使用氧源作为应急备份气源,该应急备份气源优选满足要求的医用氧,但不排除医院按医嘱使用富氧空气;
[0022](6)一套控制组件,用以对回路上的阀件进行必要的操作控制以实现安全供气,还包括但不限于含有检测分析仪器、报警器等组件。
[0023]与现有技术不同:
[0024]本方法以压吸附干燥净化分离技术耦合沸石膜分离工艺过程直接自空气中获得纯度99.5%以上的氧气,可全面满足医用氧技术指标的氧气纯度以及杂质气体含量的要求。
[0025]并且,本技术的耦合分离工艺不仅可在医院压缩空气源清洁度不高的情况下保护后级沸石膜分离器,满足其长期耐久使用,还可以确保医用氧技术指标的杂质气体含量,而且,因为耦合分离工艺,再生气来自沸石膜分离器的废气,提高了系统整体回收率。
[0026]并且,本技术采用的沸石膜分离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手术室、ICU的制氧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1)至少一个压缩空气入口B,用以自B点接收医院提供的有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还包括空气预处理装置,用于对原料空气的预处理,此外还包括压缩空气输送软管路;(2)至少一个医院原有的医用氧源接入口A,用以自A点接收医院提供的氧气,以及输送软管,将医院原有的医用氧通过管路送到氧气输出口C,构成管路A
‑‑
C;(3)至少一个氧气输出口C,用以产生的氧气通过管路与管路A—C交联后送入氧气输出口C,记该交联点为Y;氧气输出口C接入终端用气设备,包括呼吸机、麻醉机,还包括自该装置至终端用气设备之间氧气输送所需的供气软管;(4)至少一套医用膜分离制氧设备及供气回路B

Y,自B点接收医院提供的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后,产生氧气汇入Y点,该回路包括:1)顺序串联连接的至少两组分离器,其中,前级是变压吸附干燥净化分离器,内部装有分子筛吸附剂;后级是沸石膜分离器,内部安装有沸石膜分离材料,沸石膜分离器有三个接口:原料气侧进口、滞留气侧接口、渗透气侧接口;顺序串联连接系指前述变压吸附干燥净化分离器的产物端与沸石膜分离器的原料气侧接口相连通; 2)顺序串联连接的至少两组及以上的变压吸附干燥净化分离器的进气端设有可分别将压缩空气引入的自动切换阀门与管线,以及可分别将分离器内存留的气体排向大气的切换阀门与管线;还包括在所述切换阀之后对大气排放前设置消音器以及连接管线,以减少噪声;3)顺序串联连接的至少两组及以上的沸石膜分离器的滞留气侧还设有可将两者连通的管线和调节阀门,用以调节阀门用以限制流量;4)顺序串联连接的至少两组及以上的沸石膜分离器的渗透气侧设有可分别将沸石膜分离器产生的氧气送至氧气缓冲罐的管线,以及在每个沸石膜分离器的渗透气出口设有逆止阀以防止送出的氧气倒流;5)至少一个氧气缓冲罐,缓冲罐的入口端用以接收来自沸石膜分离器渗透侧排出的氧气,出口端设有流量控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二平谢东红申广浩汤池谢康宁景达姜茂刚翟明明刘娟颜择栋张晨旭李远辙罗鹏李新陈奕璇王晨顾修筑贾吉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