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回填再成孔的溶洞桩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116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回填再成孔的溶洞桩基,包括桩基本体,所述桩基本体的外侧壁下方安装有固定基底,所述桩基本体的外侧壁上方安装有第一加固板,且所述第一加固板底部与所述固定基底顶部连接,所述固定基底和所述第一加固板的内侧壁均安装有多个置物槽和卡接槽;通过第一固定柱将固定基底和溶洞内壁固定起来,通过第二固定柱将第二加固板和溶洞内壁也固定起来,将第一加固板放置在固定基底的顶端,并将第三加固板放置在卡接槽内部,令锁链从置物槽内部穿过,并利用锁链将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固定连接好,将桩基本体放置在第一加固板和固定基底的内部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在桩基本体的外端进行加固防护,有效保护桩基本体。桩基本体。桩基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回填再成孔的溶洞桩基


[0001]本技术涉及溶洞桩基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回填再成孔的溶洞桩基。

技术介绍

[0002]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目前所建设用地的部分位置存在串珠型溶洞较多分布不均匀,且大小深浅不一,地下水位较高,溶洞处理较复杂的问题,溶洞存在的位置应当结合采用混凝土回填再成孔施工方法,现有的溶洞桩基在固定的时候桩基侧面和溶洞的内壁固定不够稳定,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以及变形等情况,这样降低了溶洞装置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回填再成孔的溶洞桩基,具有加固设备,长时间使用也可以避免桩基本体出现松动以及变形等情况的优点。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回填再成孔的溶洞桩基,包括桩基本体,所述桩基本体的外侧壁下方安装有固定基底,所述桩基本体的外侧壁上方安装有第一加固板,且所述第一加固板底部与所述固定基底顶部连接,所述固定基底和所述第一加固板的内侧壁均安装有多个置物槽和卡接槽,且所述置物槽与所述卡接槽相互连通,所述卡接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加固板,且所述第三加固板一侧与所述桩基本体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三加固板远离所述桩基本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加固板,所述第二加固板与所述第三加固板之间安装有锁链,且所述锁链与所述置物槽的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锁链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所述第一扣环与所述第二加固板连接,所述第二扣环与所述第三加固板连接。为了便于锁链从第二加固板和第三加固板之间进行拆卸。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固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另一端延伸至溶洞的内部。为了便于对第二加固板进行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三加固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三固定柱另一端延伸第一加固板的内部。为了便于对第三加固板进行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基底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另一端延伸至溶洞的内部。为了便于对固定基座进行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桩基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十字型支撑柱,所述十字型支撑柱的端头与所述桩基本体之间通过弧形固定板连接。为了对桩基本体内部进行支撑。
[0011]优选的,所述弧形固定板的数量为四个。为了便于使桩基本体与十字型支撑柱之间均匀受力。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固定柱将固定
基底和溶洞内壁固定起来,通过第二固定柱将第二加固板和溶洞内壁也固定起来,将第一加固板放置在固定基底的顶端,并将第三加固板放置在卡接槽内部,令锁链从置物槽内部穿过,并利用锁链将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固定连接好,将桩基本体放置在第一加固板和固定基底的内部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在桩基本体的外端进行加固防护,有效保护桩基本体,长时间使用也可以避免桩基本体出现松动以及变形等情况。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桩基本体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弧形固定板的立体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十字型支撑柱的立体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固定基底;2、第一加固板;3、桩基本体;4、十字型支撑柱;5、弧形固定板;6、第一固定柱;7、第二加固板;8、第二固定柱;9、第一扣环;10、卡接槽;11、第三加固板;12、第二扣环;13、置物槽;14、锁链;15、第三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回填再成孔的溶洞桩基,包括桩基本体3,桩基本体3的外侧壁下方安装有固定基底1,桩基本体3的外侧壁上方安装有第一加固板2,且第一加固板2底部与固定基底1顶部连接,固定基底1和第一加固板2的内侧壁均安装有多个置物槽13和卡接槽10,且置物槽13与卡接槽10相互连通,卡接槽10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加固板11,且第三加固板11一侧与桩基本体3外侧壁连接,第三加固板11远离桩基本体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加固板7,第二加固板7与第三加固板11之间安装有锁链14,且锁链14与置物槽13的内部。
[0022]本实例中,使固定基底1和溶洞内壁固定,使第二加固板7和溶洞内壁也固定起来,将第一加固板2放置在固定基底1的顶端,并将第三加固板11放置在卡接槽10内部,令锁链14从置物槽13内部穿过,并利用锁链14将第二加固板7与第三加固板11连接,将桩基本体3放置在第一加固板2和固定基底1的内部即可。
[0023]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锁链1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扣环9和第二扣环12,第一扣环9与第二加固板7连接,第二扣环12与第三加固板11连接,通过使锁链14与第一扣环9和第二扣环12连接,可以方便工作人员使锁链14从第二加固板7和第三加固板11之间进行拆卸。
[0024]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二加固板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柱8,第二固定柱8另一端延伸至溶洞的内部,通过把第二固定柱8贯穿第二加固板7后插入到溶洞的内部,通过这样可以使第二加固板7固定在溶洞的内部。
[0025]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三加固板11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固定柱15,第三固定柱15另一端延伸第一加固板2的内部,使第三固定柱15贯穿第三加固板11后插入到第一加固板2的内部,通过这样可以使第三加固板11紧贴在第一加固板2的内部。
[0026]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固定基底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柱6,第一固定柱6的另一端延伸至溶洞的内部,通过使多个第一固定柱6贯穿固定基底1后插入到溶洞的内部,通过这样可以对固定基底1在溶洞处进行固定。
[0027]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桩基本体3的内部安装有十字型支撑柱4,十字型支撑柱4的端头与桩基本体3之间通过弧形固定板5连接,十字型支撑柱4和弧形固定板5是对桩基本体3起到支撑和加固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节约原材料。
[0028]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弧形固定板5的数量为四个,通过四个弧形固定板5安装在十字型支撑柱4的端头处,通过这样可以使十字型支撑柱4对桩基本体3均匀受力。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通过第一固定柱6将固定基底1和溶洞内壁固定起来,然后通过第二固定柱8将第二加固板7和溶洞内壁也固定起来,然后将第一加固板2放置在固定基底1的顶端,使得第一加固板2的底端和固定基底1的顶端对齐,并将第三加固板11放置在卡接槽10内部,令锁链14从置物槽13内部穿过,并利用锁链14将第一扣环9和第二扣环12固定连接好,此时便可以利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回填再成孔的溶洞桩基,包括桩基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本体(3)的外侧壁下方安装有固定基底(1),所述桩基本体(3)的外侧壁上方安装有第一加固板(2),且所述第一加固板(2)底部与所述固定基底(1)顶部连接,所述固定基底(1)和所述第一加固板(2)的内侧壁均安装有多个置物槽(13)和卡接槽(10),且所述置物槽(13)与所述卡接槽(10)相互连通,所述卡接槽(10)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加固板(11),且所述第三加固板(11)一侧与所述桩基本体(3)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三加固板(11)远离所述桩基本体(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加固板(7),所述第二加固板(7)与所述第三加固板(11)之间安装有锁链(14),且所述锁链(14)与所述置物槽(13)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凝土回填再成孔的溶洞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链(1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扣环(9)和第二扣环(12),所述第一扣环(9)与所述第二加固板(7)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想刘涛蓝繁荣杨文广胡国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广西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