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栖架、温控和通风功能的气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111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栖架、温控和通风功能的气线装置,涉及畜牧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多个气线装置,所述气线装置用于鸡舍的温控及通风,所述气线装置包括管道风机、温控器和若干线管;所述线管内均穿设有加热线,所述加热线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所述线管的一端与管道风机连接,所述线管由多段空心管通过三通连接而成;所述线管穿设在每层鸡笼组合的底部,所述三通设置在相邻鸡笼的间隙;所述三通上位于同一轴线的两个管口分别与相邻的空心管连接,所述三通的另一管口朝向相邻鸡笼的间隙。解决现有的鸡舍存在的夏季鸡笼不同层鸡笼组合内空气交换不均和冬季通风和保温矛盾的问题。空气交换不均和冬季通风和保温矛盾的问题。空气交换不均和冬季通风和保温矛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栖架、温控和通风功能的气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畜牧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集栖架、温控和通风功能的气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鸡舍一般设有层叠式或阶梯式鸡笼组合,每层鸡笼组合内均设有若干个鸡笼;冬季鸡舍加热使用暖气或暖管道风机,通过使整栋鸡舍升温达到鸡笼内部升温的目的;在冬季会产生通风与鸡舍内保温相矛盾的问题,冬季鸡舍在通风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大量冷空气进入鸡舍,使鸡舍温度短时降低,温差起伏过大导致鸡的冷应激。
[0003]夏季负压通风和水帘降温时,鸡笼在载鸡情况下,各层鸡笼组合内部空气交换不均,即由于鸡笼中有鸡时风阻大,冷空气和各层鸡笼组合内部空间达不到充分的交换。中下层鸡笼组合内部散热不足,外周和上层鸡笼组合内部通风过量,易引起上层鸡笼组合内的鸡患呼吸道类疾病,中下层鸡笼组合内的鸡热应激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为解决现有的鸡舍存在的夏季鸡笼不同层鸡笼组合内空气交换不均和冬季通风和保温矛盾的问题,提供一种集栖架、温控和通风功能的气线装置。
[0005]技术方案: 一种集栖架、温控和通风功能的气线装置,包括多个气线装置,所述气线装置用于鸡舍的温控及通风,所述鸡舍内设有若干鸡笼组合,若干所述鸡笼组合成层叠式或阶梯式排列,所述鸡笼组合由多个鸡笼并排组成;所述气线装置包括管道风机、温控器和若干线管;所述线管内均穿设有加热线,所述加热线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所述线管的一端与管道风机连接,所述线管由多段空心管通过三通连接而成;所述线管穿设在每层鸡笼组合的底部,所述三通设置在相邻鸡笼的间隙;所述三通上位于同一轴线的两个管口分别与相邻的空心管连接,所述三通的另一管口朝向相邻鸡笼的间隙。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气线装置内若干线管的一端均通过连接管与管道风机连接;所述线管内穿设的加热线的一端从所述线管的另一端伸出且均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鸡舍包括育雏鸡舍、育肥鸡舍和种鸡舍;所述育雏鸡舍、育肥鸡舍和种鸡舍均设有所述气线装置;所述育雏鸡舍、育肥鸡舍和种鸡舍均设有若干鸡笼组合,若干所述鸡笼组合成层叠式或阶梯式排列,所述鸡笼组合由多个鸡笼并排组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育雏鸡舍内的每层鸡笼组合设有2

6根线管,其中至少一根线管悬空穿设在所述鸡笼组合的底部,其余线管穿设在所述鸡笼组合的底部且紧贴所述鸡笼组合的底框。
[0009]进一步的,所述育肥鸡舍内的每层鸡笼组合设有2

4根线管,其中至少一根线管悬空穿设在所述鸡笼组合的底部,其余线管穿设在所述鸡笼组合的底部且紧贴所述鸡笼组合的底框。
[0010]进一步的,所述种鸡舍内的每层鸡笼组合均设有1

2根线管,所述线管悬空穿设在
所述鸡笼组合的底部。
[0011]进一步,所述育雏鸡舍的鸡笼内还设有垫网;所述垫网铺设在紧贴鸡笼底框的线管上方。
[0012]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线为防水、耐高温、耐腐蚀型加热线。
[0013]进一步的,所述空心管为绝缘阻燃材料制成。
[0014]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在鸡舍内设置线管及管道风机,且线管设置在每层鸡笼组合底部,线管由多段空芯管和三通连接而成,三通的中管口位于相邻鸡笼之间,作为鸡舍内的通风口,设置在每层鸡笼组合的内部,为每层鸡笼组合底部的鸡笼输送入冷或热新鲜空气。
[0016]2)夏季各层鸡笼组合所在的空间直接送风从而使各层鸡笼组合内空气交换均匀,提高通风降温的效率。缓解中下层鸡笼组合底部通风不均散热不足,而外周和上层鸡笼组合底部通风过量的情况,避免上层鸡笼组合内的鸡患呼吸道类疾病,中下层鸡笼组合内的鸡热应激死亡的现象。
[0017]3)线管内穿设有加热线,在冬季可以为每层鸡笼组合所在空间均匀加热,连接管道风机通风时进入鸡笼的为新鲜热空气,有利保持鸡笼内部适宜温度,鸡笼外部温度舒适,缓解冬季保温和通风的矛盾。
[0018]4)三通的第三管口朝向相邻鸡笼的间隙,避免直接吹到鸡身,鸡笼内的鸡粪等异物也不易掉入三通的第三管口导致管口堵塞。
[0019]5)悬空穿设在每层鸡笼组合底部的线管,可作为鸡的栖架使用。
[0020]6)有利于为笼养式养殖,提供均衡、舒适和稳定的家禽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育雏鸡舍的气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2 为育肥鸡舍的气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种鸡舍的气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为:鸡笼

1;加热线

2;管道风机

3;温控器

4;空心管

5;三通

6;连接管

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26]一种集栖架、温控和通风功能的气线装置,包括多个气线装置,所述气线装置用于鸡舍的温控及通风,所述鸡舍内设有若干鸡笼组合,若干所述鸡笼组合成层叠式或阶梯式排列,所述鸡笼组合由多个鸡笼1并排组成;
[0027]所述气线装置包括管道风机3、温控器4和若干线管;所述线管内均穿设有加热线2,所述加热线2为防水、耐高温、耐腐蚀型加热线,所述空心管5为绝缘阻燃材料制成,所述空心管的口径16mm 或 20mm。所述加热线2与所述温控器4电连接;所述线管的一端与管道风机3连接,所述线管由多段空心管5通过三通6连接而成;所述线管穿设在每层鸡笼组合的底部,所述三通6设置在相邻鸡笼1的间隙;所述三通6上位于同一轴线的两个管口分别与相
邻的空心管5连接,所述三通6的另一管口朝向相邻鸡笼1的间隙。
[0028]所述气线装置内若干线管的一端均通过连接管7与管道风机3连接;所述线管内穿设的加热线2的一端从所述线管的另一端伸出且均与所述温控器4电连接。
[0029]所述鸡舍包括育雏鸡舍、育肥鸡舍和种鸡舍;所述育雏鸡舍、育肥鸡舍和种鸡舍均设有所述气线装置;所述育雏鸡舍、育肥鸡舍和种鸡舍均设有若干鸡笼组合,若干所述鸡笼组合成层叠式或阶梯式排列,所述鸡笼组合由多个鸡笼1并排组成。
[0030]如图1所所示,所述育雏鸡舍内的每层鸡笼组合设有5根线管,其中一根线管悬空穿设在所述鸡笼组合的底部,且与所述鸡笼组合底框的距离为15cm。其余4根线管穿设在所述鸡笼组合的底部且紧贴所述鸡笼组合的底框。所述育雏鸡舍的鸡笼1内还设有垫网;所述垫网铺设在紧贴鸡笼底框的线管上方。
[0031]如图2所示,所述育肥鸡舍内的每层鸡笼组合设有2根线管,其中一根线管悬空穿设在所述鸡笼组合的底部,且与所述鸡笼组合底框的距离为10cm。另外一根线管穿设在所述鸡笼组合的底部且紧贴所述鸡笼组合的底框。悬空穿设的线管,靠近所述鸡笼组合的后框,方便鸡在鸡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栖架、温控和通风功能的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气线装置,所述气线装置用于鸡舍的温控及通风,所述鸡舍内设有若干鸡笼组合,若干所述鸡笼组合层叠式或阶梯式排列,所述鸡笼组合由多个鸡笼(1)并排组成;所述气线装置包括管道风机(3)、温控器(4)和若干线管;所述线管内均穿设有加热线(2),所述加热线(2)与所述温控器(4)电连接;所述线管的一端与管道风机(3)连接,所述线管由多段空心管(5)通过三通(6)连接而成;所述线管穿设在每层鸡笼组合的底部,所述三通(6)设置在相邻鸡笼(1)的间隙;所述三通(6)上位于同一轴线的两个管口分别与相邻的空心管(5)连接,所述三通(6)的另一管口朝向相邻鸡笼(1)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栖架、温控和通风功能的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线装置内若干线管的一端均通过连接管(7)与管道风机(3)连接;所述线管内穿设的加热线(2)的一端从所述线管的另一端伸出且均与所述温控器(4)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栖架、温控和通风功能的气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鸡舍包括育雏鸡舍、育肥鸡舍和种鸡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栖架、温控和通风功能的气线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旋牛清顾彩菊周震祥倪建平黄启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