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Eco-iGDM技术的防积泥膜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108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E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Eco

iGDM技术的防积泥膜池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Eco

iGDM技术的防积泥膜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Eco

iGDM设备以浸没式超滤膜为核心处理工艺,将膜池、管路、阀门、自控、云平台集成于一体,设备上预留有外围管道的接口,设备到达现场后,只需与外围管路如进水管、供水管、排污管连接,再对系统进行调试后即可完成通水,安装简单,大大减少了现场工作量,具有施工周期短的特点。系统采用全自动化控制,物联网云平台远程监控,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广泛应用于村镇中小型供水厂。
[0003]超滤膜工艺对水体中细菌、病毒、藻类、红虫、幼卵等的去除率高达99.99%,常用的超滤膜柱有管式、中空纤维、板框式和卷式等,目前市政供水中通常采用中空纤维膜,中空纤维超滤膜又分为内压式和外压式两种。在实际应用中,超滤膜组件包括柱状膜和浸没式膜两种形态,其中柱状膜是指将膜元件收装在容器里。柱状膜一般用泵向容器内部压入待过滤水,可以承受的压力较高。柱状膜既可以是内压式,也可以是外压式;浸没式超滤膜是指将中空纤维膜浸入水槽或水池中,依靠前后的水位差或者抽吸泵进行过滤的一种膜形式,浸没式膜都属于外压式。浸没式膜池过滤系统由于采取外压式过滤,过滤过程中,被过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不断被截留且散落在膜池内,尤其是膜池底部,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膜池底部会出现积泥现象,导致过滤系统产水量降低和膜污染加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局限,提供一种通过对膜池底部结构以及排污装置的优化设计,使散落的污泥能够有效排出,防止膜池底部积泥的基于Eco

iGDM技术的防积泥膜池结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Eco

iGDM技术的防积泥膜池结构,包括微絮凝池和超滤膜池,微絮凝池侧壁上部设有通向超滤膜池的进水口,进水口内设有单向阀,超滤膜池的内底部设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多孔排泥管,多孔排泥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汇合后通过管道与排泥阀连接,超滤膜池内部设有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上部设有反洗装置,反洗装置通过管道与反洗水箱连接,反洗水箱设有通向超滤膜池的通水管道,通水管道上设有多个朝向超滤膜池内底面的喷射口,超滤膜组件底部设有产水口,产水口分别与反洗水箱和产水箱连接。
[0006]优选的是,超滤膜池内底面设置为斜坡结构,喷射口设置在斜坡结构的顶部,斜坡结构底部一侧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与排污管道连接。
[0007]优选的是,超滤膜组件下部与产水口连接,产水口分别与反洗水箱和产水箱连接。
[0008]优选的是,超滤膜池上设有药液投放口,药液投放口用于存放减缓膜污染的药剂。
[0009]优选的是,微絮凝池和超滤膜池外部设有集成式外箱。
[001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对膜池底部结构以及排污装置的优化设计,使膜池中散落的污泥能够有效排出,避免膜池底部积泥导致的过滤系统产水量降低和膜污染加剧问题的出现,同时将管路与泵等设备安置在膜池下部,对空间设备排布进行精确划分,便于检查与维修,设备集成度显著提高,处理工艺紧凑,膜池设备到达现场后,只需与外围管路如进水管、供水管、排污管连接,再对系统进行调试后即可完成通水,安装简单,大大减少了现场工作量,整个膜池结构基于Eco

iGDM技术即以“超滤技术”为核心,体现了水厂设计理念上的先进性,广泛适用于村镇中小型供水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超滤膜池内底部结构图;
[0013]图中标号:1

微絮凝池、2

超滤膜池、3

进水口、4

多孔排泥管、5

排泥阀、6

超滤膜组件、7

反洗装置、8

反洗水箱、9

通水管道、10

喷射口、11

斜坡结构、12

排污口、13

排污管道、14

产水口、15

产水箱、16

药液投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5]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Eco

iGDM技术的防积泥膜池结构,微絮凝池1和超滤膜池2,微絮凝池1上部设有絮凝剂投加装置,用于去除水源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减少后续膜过滤工艺环节中有机物造成的膜污染,降低膜丝的清洗频率,微絮凝池1侧壁上部设有通向超滤膜池2的进水口3,进水口3内设有单向阀,进水口3的设置高度高于超滤膜池2内的液面高度,原水可通过液位差自流,节约了动力能耗,超滤膜池2的内底部设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多孔排泥管4,多孔排泥管4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汇合后通过管道与排泥阀5连接,多孔排泥管4利用超滤膜池2内的静水压力对多孔排泥管4表面管孔附近的污泥产生挤压作用,这些污泥在有一定的含水率的情况下具有流动性,当排泥阀5开启后,带有污泥的水靠自身的压力进入多孔排泥管4,由管道排出超滤膜池2外,超滤膜池2内部设有超滤膜组件6,超滤膜组件6上部设有反洗装置7,反洗装置7通过管道与反洗水箱8连接,反洗水箱设有通向超滤膜池2内底面的通水管道9,通水管道9上设有多个朝向超滤膜池2内底面的喷射口10用于冲刷池底的残余污泥,由于超滤膜池2内底面设置为斜坡结构11,喷射口10设置在斜坡结构11的顶部,斜坡结构11底部一侧设有排污口12,污泥经过冲刷后通过排污口12进入排污管道13将污泥排出。超滤膜组件6底部设有产水口14,产水口14分别与反洗水箱8和产水箱15连接,产水箱15用于存放产水。以超滤膜净水技术为核心的过滤方式绿色环保,通过膜丝纳米孔的物理截留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胶体等,使出水浊度低于0.1NTU。同时,超滤膜组件6对水体中细菌、病毒、藻类、红虫、幼卵等的去除率高达99.99%,出水水质优异,保障饮水的微生物安全性。
[0016]超滤膜池2上设有药液投放口16,药液投放口16用于存放减缓膜污染的药剂。
[0017]微絮凝池1和超滤膜池2外部设有集成式外箱,使Eco

iGDM设备可进行标准化生产与模块化配置,与传统工艺相比,建设周期明显缩短,设备集成度显著提高,处理工艺紧凑,
占地面积减小,仅需传统处理工艺占地面积的2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Eco

iGDM技术的防积泥膜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絮凝池(1)和超滤膜池(2),所述微絮凝池(1)侧壁上部设有通向超滤膜池(2)的进水口(3),所述进水口(3)内设有单向阀,所述超滤膜池(2)的内底部设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多孔排泥管(4),所述多孔排泥管(4)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汇合后通过管道与排泥阀(5)连接,所述超滤膜池(2)内部设有超滤膜组件(6),所述超滤膜组件(6)上部设有反洗装置(7),所述反洗装置(7)与反洗水箱(8)连接,所述反洗水箱(8)设有通向超滤膜池(2)的通水管道(9),所述通水管道(9)上设有多个朝向超滤膜池(2)内底面的喷射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co

iGDM技术的防积泥膜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池(2)内底面设置为斜坡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梁恒赵应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诺莱智慧水务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