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四氟乙烯粉末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088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四氟乙烯粉末混料装置,包括支撑腿、混料腔和搅拌杆,所述混料腔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腿,所述混料腔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上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该聚四氟乙烯粉末混料装置通过在混料腔的顶端设置有上料机构,当需要对物料进行混合时,工作人员首先启动第二伺服电机,在第二伺服电机的做功下带动转轴进行旋转,故带动分料板进行转动,此时工作人员将物料从上料口投放至上料腔的内部,随着分料板的旋转,可将物料定量的输送至混料腔的内部,同时通过设置有出料机构,在输送铲的做功下可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均匀出料,不易造成堵塞,也可对物料进一步混合,从而大大增加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四氟乙烯粉末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粉末混合
,尤其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粉末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四氟乙烯俗称“塑料王”,是一种以四氟乙烯为单体聚合制得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聚四氟乙烯由于具有耐寒、耐热性能好,抗酸抗碱、抗有机溶剂等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聚四氟乙烯在加工时,需要将其粉末进行混合,为了时聚四氟乙烯粉末的混合效果更好,所以就会使用到专门的聚四氟乙烯粉末混料装置;
[0003]但现有的聚四氟乙烯粉末混料装置结构较为简单,混合效率较低,不便对物料进行均匀定量进料,同时在出料时以造成堵塞,而降低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聚四氟乙烯粉末混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聚四氟乙烯粉末混料装置,该聚四氟乙烯粉末混料装置通过在混料腔的顶端设置有上料机构,当需要对物料进行混合时,工作人员首先启动第二伺服电机,在第二伺服电机的做功下带动转轴进行旋转,故带动分料板进行转动,此时工作人员将物料从上料口投放至上料腔的内部,随着分料板的旋转,可将物料定量的输送至混料腔的内部,同时通过设置有出料机构,在输送铲的做功下可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均匀出料,不易造成堵塞,也可对物料进一步混合,从而大大增加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聚四氟乙烯粉末混料装置,包括支撑腿、混料腔和搅拌杆,所述混料腔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腿,所述混料腔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腔、输送铲以及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出料腔安装于混料腔的底端,所述出料腔的内部安装有输送铲,所述出料腔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输送铲的一侧延伸至出料腔的一侧并与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侧固定,所述出料腔底端的一侧安装有出料口,所述出料腔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入料口,所述混料腔的内部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侧壁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旋转杆外侧壁的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安装有刮板,所述混料腔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混料腔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上料机构。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入料口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入料口之间关于出料腔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杆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搅拌杆在旋转杆的外侧壁呈等间距分布。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上料腔以及转轴,所述上料腔均安装于混料腔顶端的两侧,所述上料腔的顶端均安装有上料口,所述上料腔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上料腔的内部均安装有转轴。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均匀安装有分料板,所述分料板在转轴的外侧壁呈环形分布。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聚四氟乙烯粉末混料装置通过在混料腔的顶端设置有上料机构,当需要对物料进行混合时,工作人员首先启动第二伺服电机,在第二伺服电机的做功下带动转轴进行旋转,故带动分料板进行转动,此时工作人员将物料从上料口投放至上料腔的内部,随着分料板的旋转,可将物料定量的输送至混料腔的内部,同时通过设置有出料机构,在输送铲的做功下可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均匀出料,不易造成堵塞,也可对物料进一步混合,从而大大增加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上料机构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分料板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支撑腿;2、出料机构;201、出料口;202、出料腔;203、输送铲;204、第一伺服电机;205、入料口;3、混料腔;4、刮板;5、搅拌杆;6、旋转杆;7、连接杆;8、上料机构;801、第二伺服电机;802、上料口;803、上料腔;804、分料板;805、转轴;9、第三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6]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聚四氟乙烯粉末混料装置,包括支撑腿1、混料腔3和搅拌杆5,所述混料腔3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腿1,所述混料腔3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料机构2,所述出料机构2包括出料腔202、输送铲203以及第一伺服电机204,所述出料腔202安装于混料腔3的底端,所述出料腔202的内部安装有输送铲203,所述出料腔20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04,该第一伺服电机204的型号可为MR

J2S

20A,所述输送铲203的一侧延伸至出料腔202的一侧并与第一伺服电机204的一侧固定,所述出料腔202底端的一侧安装有出料口201,所述出料腔202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入料口205,所述混料腔3的内部安装有旋转杆6,所述旋转杆6的外侧壁安装有搅拌杆5,所述旋转杆6外侧壁的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均安装有刮板4,所述混料腔3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9,该第三伺服电机9的型号可为40ST

M00130,所述混料腔3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上料机构8。
[0017]所述入料口205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入料口205之间关于出料腔202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0018]所述搅拌杆5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搅拌杆5在旋转杆6的外侧壁呈等间距分布。
[0019]所述上料机构8包括第二伺服电机801、上料腔803以及转轴805,所述上料腔803均安装于混料腔3顶端的两侧,所述上料腔803的顶端均安装有上料口802,所述上料腔803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801,该第二伺服电机801的型号可为QS

750W,所述上料腔803的内部均安装有转轴805。
[0020]所述转轴805的外侧壁均匀安装有分料板804,所述分料板804在转轴805的外侧壁
呈环形分布。
[0021]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启动第二伺服电机801,在第二伺服电机801的做功下带动转轴805进行旋转,故带动分料板804进行转动,此时工作人员将物料从上料口802投放至上料腔803的内部,随着分料板804的旋转,可将物料定量的输送至混料腔3的内部,此时启动第三伺服电机9,带动刮板4和搅拌杆5进行旋转,对混料腔3内部的物料进行均匀搅拌混合,同时刮板4可将混料腔3内部附着的物料刮下继续混合,当混合结束后,转动入料口205上的阀门,然后启动第一伺服电机204,带动输送铲203进行旋转,将进入出料腔202内部的物料均匀的输送至出料口201的顶端,进行出料,同时输送铲203在输送物料时,也可对物料做进一步混合。
[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四氟乙烯粉末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1)、混料腔(3)和搅拌杆(5),所述混料腔(3)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腿(1),所述混料腔(3)底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料机构(2),所述出料机构(2)包括出料腔(202)、输送铲(203)以及第一伺服电机(204),所述出料腔(202)安装于混料腔(3)的底端,所述出料腔(202)的内部安装有输送铲(203),所述出料腔(20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04),所述输送铲(203)的一侧延伸至出料腔(202)的一侧并与第一伺服电机(204)的一侧固定,所述出料腔(202)底端的一侧安装有出料口(201),所述出料腔(202)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入料口(205),所述混料腔(3)的内部安装有旋转杆(6),所述旋转杆(6)的外侧壁安装有搅拌杆(5),所述旋转杆(6)外侧壁的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均安装有刮板(4),所述混料腔(3)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9),所述混料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