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回转窑窑头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59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回转窑窑头罩,其避免窑头区域的漏风,便于拆卸与维修,且进料装置无需采用水夹套,不会产生返料现象。回转窑筒体的轴向端部中心设置有前凸接入套筒,前凸接入套筒的外环周内端焊接有第一连接法兰,前凸接入套筒的外端套装有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之间设置有柔性套筒结构,所述柔性套筒结构覆盖第一连接法兰、第二连接法兰所对应的前凸接入套筒的外环面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的外端环面上设置有外凸的密封内凹环槽,其还包括有密封挡圈,所述密封挡圈的朝向所述内凹环槽的部分设置有密封凸起环,所述密封内凹环槽内设置有石墨摩擦片,装配状态下密封凸起环间隙配合嵌装于所述密封内凹环槽内。所述密封内凹环槽内。所述密封内凹环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回转窑窑头罩


[0001]本技术涉及回转窑结构的
,具体为一种新型回转窑窑头罩。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危险废物的快速增加,使得国家对危废处置越来越重视,尤其对危废焚烧行业。目前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利用回转窑焚烧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回转窑焚烧炉由筒体和窑头罩组成。传统的窑头罩大多都是固定式的,回转窑筒体插入窑头罩内,筒体与窑头罩采用鱼鳞片或迷宫密封,窑头罩内衬有耐火材料,窑头罩上安装有进料装置接口以及检修门,进料装置采用水夹套型式,在窑头罩下部设置有返料排出口。
[0003]传统窑头罩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窑头罩内衬耐火材料,同时窑头罩比筒体直径大得多,因此投资较大;窑头罩和筒体之间采用鱼鳞片或迷宫密封,密封程度不好;进料装置需采用水夹套型式,在增大了进料装置尺寸的同时,当水夹套泄露时,冷却水喷射到高温耐火材料上会导致耐火材料损坏;窑内维修不便,一旦窑内出现问题需要进入炉内检修,只能通过检修门进入,由于空间限制检修门通常做的都比较小,使得检修工作费时费力;物料进入回转窑后,容易产生返料现象,对于高热值的危废,还可能导致着火后的废料从返料排出口排出,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回转窑窑头罩,其避免窑头区域的漏风,便于拆卸与维修,且进料装置无需采用水夹套,不会产生返料现象。
[0005]一种新型回转窑窑头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回转窑筒体,所述回转窑筒体的轴向端部中心设置有前凸接入套筒,所述前凸接入套筒的外环周内端焊接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前凸接入套筒的外端套装有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之间设置有柔性套筒结构,所述柔性套筒结构覆盖第一连接法兰、第二连接法兰所对应的前凸接入套筒的外环面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的外端环面上设置有外凸的密封内凹环槽,其还包括有密封挡圈,所述密封挡圈的朝向所述内凹环槽的部分设置有密封凸起环,所述密封内凹环槽内设置有石墨摩擦片,装配状态下密封凸起环间隙配合嵌装于所述密封内凹环槽内,所述密封挡圈的中心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布置于所述前凸接入套筒的外端区域,所述挡板的面域上排布有对应的进料装置接口、燃烧器接口、补风接口,所述进料装置接口、燃烧器接口、补风接口分别通过对应的管路通入所述回转窑筒体的内腔。
[000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07]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第二连接法兰通过环布的固定螺栓紧固形成整体结构,待安装状态下的所述第二连接法兰呈垂直安装地面的状态布置,所述密封挡圈通过支架小车正面平齐朝向第二连接法兰对应运动,使得密封凸起环通过压力间隙配合嵌装于所述密封内凹环槽,安装到位后、支架小车脱离密封挡圈;
[0008]所述补风接口的对应于所述回转窑筒体的内侧区域设置有布风板,所述布风板上设置有对应的进料装置连接孔、燃烧器接口连接孔;
[0009]所述布风板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小孔;
[0010]所述柔性套筒结构具体材质为布料、柔性耐热橡胶或金属波纹管。
[0011]采用本技术后,调节第二连接法兰使得第二连接法兰呈垂直安装地面的状态布置,之后通过外力将密封挡圈朝向第二连接法兰进行组装,使得密封凸起环间隙配合嵌装于密封内凹环槽内、且挡板布置于前凸接入套筒的外端区域,使得回转窑筒体的窑头区域不会漏风,且由于密封内凹环槽内设置有石墨摩擦片,回转窑筒体转动时、密封凸起环和密封内凹环槽发生相对转动,密封凸起不动,石墨摩擦片确保间隙连接的稳固可靠;当需要拆卸密封挡圈时,通过外力将密封凸起环从密封内凹槽中拉起即可,其减少了设备投资,安装拆卸安装方便,零泄露,无返料,进料装置无水夹套,便于操作人员进入回转窑内进行检修,尤其适合危废焚烧领域。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密封凸起环和密封内凹环槽脱离状态);
[0013]图2为本技术通过支架小车组装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密封挡圈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布风板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0017]回转窑筒体1、前凸接入套筒2、第一连接法兰3、第二连接法兰4、柔性套筒结构5、密封内凹环槽6、密封挡圈7、密封凸起环8、挡板9、进料装置接口10、燃烧器接口11、补风接口12、固定螺栓13、支架小车14、布风板15、进料装置连接孔16、燃烧器接口连接孔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一种新型回转窑窑头罩,见图1

图4:其包括回转窑筒体1,回转窑筒体1的轴向端部中心设置有前凸接入套筒2,前凸接入套筒2的外环周内端焊接有第一连接法兰3,前凸接入套筒2的外端套装有第二连接法兰4,第一连接法兰3和第二连接法兰4之间设置有柔性套筒结构5,柔性套筒结构5覆盖第一连接法兰3、第二连接法兰4所对应的前凸接入套筒2的外环面布置,第二连接法兰4的外端环面上设置有外凸的密封内凹环槽6,其还包括有密封挡圈7,密封挡圈7的朝向内凹环槽6的部分设置有密封凸起环8,密封内凹环槽6内设置有石墨摩擦片(图中未画出、属于现有成熟耐摩擦设置),装配状态下密封凸起环8间隙配合嵌装于密封内凹环槽6内,密封挡圈7的中心设置有挡板9,挡板9布置于前凸接入套筒2的外端区域,挡板9的面域上排布有对应的进料装置接口10、燃烧器接口11、补风接口12,进料装置接口、燃烧器接口、补风接口分别通入回转窑筒体1的内腔。
[0019]第一连接法兰3、第二连接法兰4通过环布的固定螺栓13紧固形成整体结构,待安装状态下的第二连接法兰4呈垂直安装地面的状态布置,密封挡圈7通过支架小车14正面平齐朝向第二连接法兰4对应运动,使得密封凸起环8通过压力间隙配合嵌装于密封内凹环槽6,安装到位后、支架小车14脱离密封挡圈7;
[0020]补风接口12的对应于回转窑筒体1的内侧区域设置有布风板15,布风板15上设置
有对应的进料装置连接孔16、燃烧器接口连接孔17;
[0021]布风板15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小孔;
[0022]柔性套筒结构5具体材质为布料、柔性耐热橡胶或金属波纹管。
[0023]其安装时,调节第二连接法兰使得第二连接法兰呈垂直安装地面的状态布置,之后通过外力将密封挡圈朝向第二连接法兰进行组装,使得密封凸起环间隙配合嵌装于密封内凹环槽内、且挡板布置于前凸接入套筒的外端区域,使得回转窑筒体的窑头区域不会漏风,且由于密封内凹环槽内设置有石墨摩擦片,回转窑筒体转动时、密封凸起环和密封内凹环槽发生相对转动,密封凸起不动,石墨摩擦片确保间隙连接的稳固可靠;当需要拆卸密封挡圈时,通过外力将密封凸起环从密封内凹槽中拉起即可,其减少了设备投资,安装拆卸安装方便,零泄露,无返料,进料装置无水夹套,便于操作人员进入回转窑内进行检修,尤其适合危废焚烧领域。
[00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回转窑窑头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回转窑筒体,所述回转窑筒体的轴向端部中心设置有前凸接入套筒,所述前凸接入套筒的外环周内端焊接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前凸接入套筒的外端套装有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之间设置有柔性套筒结构,所述柔性套筒结构覆盖第一连接法兰、第二连接法兰所对应的前凸接入套筒的外环面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的外端环面上设置有外凸的密封内凹环槽,其还包括有密封挡圈,所述密封挡圈的朝向所述内凹环槽的部分设置有密封凸起环,所述密封内凹环槽内设置有石墨摩擦片,装配状态下密封凸起环间隙配合嵌装于所述密封内凹环槽内,所述密封挡圈的中心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布置于所述前凸接入套筒的外端区域,所述挡板的面域上排布有对应的进料装置接口、燃烧器接口、补风接口,所述进料装置接口、燃烧器接口、补风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糜茂俊李志涛曾小明殷文若韩智超李良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宜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